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018)
报纸(3757)
学位论文(375)
图书(209)
会议论文(133)
视频(54)
图片(6)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938)
战争概览 (2569)
历史研究 (1481)
史料集锦 (385)
重要战役 (179)
按年份分组
2006(192)
2005(188)
2004(183)
2001(114)
2000(97)
1999(99)
1995(171)
1994(283)
1993(81)
1991(63)
按来源分组
其它(8552)
甲午开战与“陆奥外交”——以日本“六·二出兵”为中心
作者:戚其章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陆奥宗光  日本外务大臣  日本史学  中日外交史 
描述:研究。
“甲午战争研究资料中心”成立
作者:苏爱荣  年份:200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战争研究  资料中心  甲午战争  博物馆陈列  国家图书馆  北洋海军  藏书建设  爱国主义教育  图书馆馆长  复本图书 
描述:1999年10月19日,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共建“甲午战争研究资料中心”协议签字、挂牌揭彩仪式在山东威海举行。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周和平,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长戚俊杰,分别代表两馆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周和平同志与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戚遵烈共同为“甲午?..
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兼论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的新发展
作者:余明侠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前  甲午战后  张之洞  铁路建设  中国铁路  修建铁路  甲午战前  洋务企业 
描述:路的愿望更为迫切,并提出通过修路发展经济,建议提高关税、筹借外债、征集商段解决修路经费问题。在李鸿章的密切关注下,甲午战后,铁路修建成为清政府的一项“实政”。由此,并针对史学界存在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的观点,作者从各个方面进行考察论证,提出洋务运动并未因甲午之战失败而彻底破产,相反,因受甲午战争的刺激,获得更为广泛的发展的观点。
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
作者:张振鵾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  清政府  中日甲午战争  江华条约  前引书  中日两国  中朝关系  宗藩关系  李鸿章  陆奥宗光 
描述: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张振鵾一、一场东亚地区性战争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但是谈到这场战争决不能仅谈中国和日本,还必须谈到朝鲜。当然往往也要谈到其他一些国家,例如,要谈英美,要谈俄德法,等等。不过,朝鲜与其他国家在甲午战争中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上海创办的学校述论
作者:周德喜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上海学馆  日本  书院 
描述: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立体式调查,为日本侵略中国服务;在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充当随军翻译、间谍,在中国的要塞搜集情报,成为日本侵华的帮凶。学校的兴衰也随着中日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主要探讨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上海创办学校的过程。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作者:成伟明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国家意志  国民精神 
描述:注定清政府不可能形成坚强的战争意志,进取的大国精神。清政府的腐败和战争意志的薄弱以及国民精神的颓废决定了战争的结果。这是构成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得出,国家意志的正确和坚强以及国民精神的奋发向上也是硬道理。这也是维系一个国家能否由弱到强,长盛不衰的永久的动力支持。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的日本净土真宗
作者:何劲松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佛教  真俗二谛  天皇  佛教思想  甲午战争  佛教界  世界宗教  信徒  日俄战争  王法 
描述: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的日本净土真宗
关乎中日甲午战争性质定位的两个话题:正义与仁爱
作者:周颂伦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条约体系  李鸿章  近代日本  正义  仁爱  清朝  朝鲜半岛  中日两国  袁世凯  历史认识 
描述:2009年12月,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会议,标志着第一期研究正式结束。关于共同研究到底取得了怎样的结果,由于研究的大部分成果已有所流布,故正如各界所了解的那样,对日本在近代向中国发动了侵略这一事实,双方给予了确认,但在诸多问题上还存在着不一致。中
中日留学教育之比较
作者:李杨杨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留学教育 
描述:本文对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留学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了中日留学教育之间的差异。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前后中日数学人才培养之比较
作者:丘成桐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学家  明治维新  比较研究  数学史 
描述:求老百姓全面向西方学习乃原因之一,而中国人由于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信念,因而在追求真理的态度上始终不能全面以赴,也不失数学及其他科学落伍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早期学习西方以应用科技为主,缺乏对数学的热情,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还没有认识到当代最先进的数学,始终未接触到学问的前沿。另外,日本数学的迅速兴起与其学习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做学问的热情,没有崇高的志愿,不可能产生杰出的数学家。今日中国数学的前途,端赖于年轻一代数学家的培养,研究生的培养则溯源于中学生的教育。期望重新燃烧起中国人对数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