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6)
学位论文(9)
图书(7)
报纸(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58)
甲午人物 (37)
历史研究 (20)
重要战役 (1)
按年份分组
2012(5)
2010(2)
2009(7)
2008(6)
2005(2)
1999(3)
1996(7)
1994(7)
1989(4)
1985(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6)
明治维新前后武士的经济思想研究:通过五代友厚的生平探究士族的经济思想
作者:赵勍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士族  明治时期  五代友厚  经济思想  士族授产 
描述:治维新,通过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这场改革维新的中坚力量是武士。他们发动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拥立天皇亲政,实现了近代国家的统一。之后又制定出“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全面效仿西方,推行日本的近代化改革,最终成为近代亚洲少有的独立国家并跻身列强一员。 维新后士族(旧武士)失去了俸禄和大多数特权,但他们仍然是改革的领导力量。一部分士族成为国家领导者,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另一部分士族投身实业,开始经营新式企业。这些士族阶层引导日本接受西方技术和经营思想,开创近代工商业、航海业、金融业,形成了三菱、安田、涩泽等大财团,另一方面同样也留下了“士族的商法”、“大名买卖”等词语。通过研究士族阶层的经济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明治维新以...
甲午后的李鸿章
作者:陈益萍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后  李鸿章  晚清政局 
描述:研究。究其原因,既是先前研究的忽视,也是史料的局限。随着新版《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和史料数字化的展开,甲午后的李鸿章研究有待深入。权倾一时的李鸿章固然值得研究,但其失势后的研究,或许更容易接近李的性格及其本心。本文拟通过梳理李鸿章在归辽东半岛谈判、《中日商约》谈判、甲午后的铁路和矿务、第三期借款(“英德续借款”)、百日维新、山东治河、两广总督诸事件中的表现,重点考察李鸿章的外交能力和政治态度,进而体会他的心态,并以李鸿章的视角为切入点,增进对晚清政局的了解。
日俄战后日本政府对“满洲”经营政策的讨论
作者:王蕾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满洲”问题  “满洲”军政  伊藤博文 
描述:且沦为双方角逐的场所。1905年9月5日,日本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通过《朴茨茅斯条约》从俄国手中继承了其在“满洲”的相关权益,其势力正式侵入“南满”。但是在战争中日本无视中国的主权,肆意在所到之处建立军事行政机构实行所谓军政,最终引起了清政府的抗议;同时日本凭借军事上的优势排挤英美商人的政策,也与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发生严重的冲突,同样引起了英美的不满和抗议。这样在日俄战后,日本就面临了一个所谓的“满洲”问题。面对这种状况,日本政府内部就对“满洲”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政策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备受英美压力的外务省以加藤高明为代表,主张在“满洲”实行“门户开放”,而在战争中得势的陆军却对此态度消极,从而引起外务省的不满;同时对此问题陆军内部的意见也并不统一,以山县有朋为首的陆军中央和以儿玉源太郎为代表的“满洲”驻军之间分歧最为明显。面对这种状况,1906年5月伊藤博文主导召开了有山县有朋、首相西园寺公望等元老阁臣参加的“满洲”问题协议会,使各方的意见实现了初步的统一,做出了在“满洲”废军政、实行“门户开放”决定,从而使矛盾得到暂时的缓和。本文主要通过对日俄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内部在“满洲”问题上出现的分歧和其对“满洲”经营政策的讨论过程进行研究,从而揭示这一时期日本“满洲”经营政策的特点和成因。
洋务运动在巩固中国近代西北边防中的作用
作者:何永明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边防思想  边防建设  西北边防 
描述:外国的侵略,后来魏源的《海国图志》更成为以后洋务运动的边防思想的基础。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首先突破“夷夏之防”,从开始对西方“坚船利炮”的认识到海陆边防布局的思索,洋务派的边防思想随着边防形势的变化不断的在发展,并与中国的近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倡学习西方,加强军备建设、陆海军建设等;国防格局思想注重海陆立体防御,确立海防、塞防并重。洋务派的边防思想对中国国防产生很大的影响,军事工业建设、军队建设、外交建设、经济建设等诸方面都取得了进展,边防实力有所增强。在军备建设方面,洋务运动的军事局厂为淮军、湘军、练军提供大量近代化的武器装备,以较为先进的洋枪、洋炮为主,改变了以前八旗、绿营时期军备落后的状况。在军队的军事素质方面,洋务运动以较为合理的湘军体制或西方军队体制编练湘军、淮...
清末朝鲜领选使研究
作者:王元崇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领选使  金允植  李鸿章  薛斐尔  《阴晴史》  《天津谈草》 
描述:下,与中国会商如何同美国缔约的使命与之发生了合流,并且几乎完全主导了领选使一行。纵而观之,领选使使行,以朝日条约签订之后朝鲜半岛局势日渐演变,李鸿章借美使东来欲与朝鲜缔约通商之机再度劝说朝鲜与西方各国广为立约以行牵制自保之策为其外交上之一大背景,以朝鲜国王高宗派遣领选使督率工徒赴中国学习制器练兵以期富国强兵为发轫,以金允植最终充当领选使在军械学造的名义下出使中国与李鸿章等人就朝美如何立约通商等问题进行谈判,并居津督率朝鲜留学生学习军械制造为其主要经过,最后以朝美立约为其最大成果,又以“壬午兵变”爆发之后领选使最终率领所学无几的朝鲜留学工徒悉数归国为终结,而又以朝鲜委托天津机器局代为购买机器而后在汉城成立机器厂承其余绪。领选使的两重使命中,军械学造不到一年即被迫中断,朝鲜未获自强之基;朝美立约使朝鲜国门自此洞开,朝鲜被逐步编入西方条约体系中来。在这一时期,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也日益演变,成为近世宗藩关系演变整体过程之中的重要而微妙的一环。而中国在这一时期内依照传统宗藩关系的原则以宗主国的身份对朝鲜外交所进行的诸多指导,使得中国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不可能置身事外,不得不一再跻身于半岛事务,甚至越俎代庖,结果造成了余绪至今仍可窥见一二的东北亚国际政治外交上的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
清末民初公债思想研究
作者:宋长旭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公债思想  内债  外债  清末民初  李鸿章  梁启超  孙中山 
描述: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深入思考之后提出的,有很大可行性,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第四部分,论文的第六章,文章的总结部分,在全面回顾总结了近代中国公债思想的发展演变之后,总结出规律,得出能够为
清末直隶西医教育研究
作者:白金艳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直隶西医教育  李鸿章  袁世凯  医学堂 
描述:鸿章和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他俩率先先创办了了北洋医学堂、北洋军医学堂、保定医学堂、北洋女医学堂等一系列各种类型的医学校,同时派遣大批留学生赴日本、美国等地学习西医。此外,还在一些综合大学开设医学课程,普及医学知识。清末直隶西医教育具备师资优秀、生源广泛、学科齐全、机构健全、经费充足等特点。 清末直隶西医学堂培养了众多的卫生行政、医学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各级各类人才,同时支援了东北的医疗需要,带动了周边地区教育的发展,改善了公共卫生环境。整体把握直隶的西医教育状况,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全国西医教育的由来和发展。
李鸿章的中日结盟观
作者:武雪彬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晚清  日本  结盟 
描述:日外交之路。但在实践中其对日结盟观却屡次被日本打破,中日冲突不断。李鸿章在妥协退让、息事宁人的消极对日结盟观指导下加以处置,这反而助长了日本的肆意妄为。随着日本侵略野心的日益明显化,琉球丧失,李鸿章的结盟观产生了动摇。经朝鲜壬午兵变、甲申政变,李鸿章开始积极防御日本。《天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李鸿章对日结盟观的最终瓦解。李鸿章的对日结盟观不但没有使中日结盟得以实现,反而加速了中日安全困境的形成。
伊藤博文与明治时期宪政发展研究
作者:李洋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伊藤博文  帝国宪法  立宪政体 
描述:僚、特别是伊藤博文作出实现立宪的选择;第二章论述伊藤博文赴欧洲展开宪法调查、起草宪法以及确立宪法体制的过程;第三章主要分析议会、特别是早期议会中民党势力与“藩阀”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如何促进宪政体制的发展,伊藤博文如何纵横捭阖于各种政治力量之间推进宪政体制的调整;第四章分析伊藤博文内阁策动对外战争,并利用战争促进宪政体制发展和近代国民国家的形成;第五章分析20世纪初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藩阀”开明派如何创建政党以推动新时期宪政体制的发展。在结论部分,本文认为伊藤博文对近代日本宪政体制发展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对外战争对宪政建设和国民国家形成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宪政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相对同时期西方国家的独特性、宪法是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并在实施中形成一种妥协机制等。在其基础上,本文对明治时期在国家政权主导下追赶西方、同时将国民纳入政治体制内的过程进行的实证性动态分析为客观理解近代日本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同时对日本早期宪政体制发展过程展开的分析也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宪政体制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