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9)
甲午人物 (9)
历史研究 (3)
重要战役 (1)
按年份分组
2009(1)
2003(1)
2002(2)
1997(1)
1994(5)
1990(2)
1989(2)
1988(1)
1987(1)
198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2)
伊藤博文玄孙担任日本外相 松木刚明称将秉承前原诚司政策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伊藤博文玄孙担任日本外相 松木刚明称将秉承前原诚司政策
甲午战后清廷曾努力保台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甲午战后清廷曾努力保台
晚清李鸿章外交策略述论
作者:张凌宇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一、晚清外交的国际、国内环境 大清帝国从乾隆后期开始,国势日趋衰落。而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在日益崛起。 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升的势头相反,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华民族包括统治阶级都蒙受了奇耻大辱,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化,综合国力日渐衰微。 李鸿章独揽当时中国军、政、外交大权达30年之久,参与并主持了几乎所有的清朝重大外事交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李鸿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外交思想及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外须和戎”、“实力外交”以及“以夷制夷”等几个方面。 二、“外须和戎”的策略 “和戎”实际上就是维持和局。李鸿章的“和戎”观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有关:第一,中国当时的国力状况及其与西方列强对比的过分悬殊。第二,致力于为中国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第三,当时远东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清政府“借师助剿”政策是促成李鸿章“外须和戎”策略的外部因素。第四,“和戎”外交策略是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提出、制订到实施都贯彻和体现着儒家的思想。 “和戎”列强,实现和平,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通过变法以求自强自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问题在于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这一目
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
作者:年子敏编注  年份:1960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
甲午战争遗址摆教育课堂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甲午战争遗址摆教育课堂
北海舰队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北海舰队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
北洋海军腐朽说”误读甲午海战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北洋海军腐朽说”误读甲午海战
北洋海军的撤旗事件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北洋海军的撤旗事件
追寻北洋水师遗迹之二:镇远、济远舰
作者:萨苏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追寻北洋水师遗迹之二:镇远、济远舰
《回忆三部曲》:“脱亚入欧”的日本幻想
作者:江晓原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回忆三部曲》:“脱亚入欧”的日本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