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
报纸(18)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20)
甲午人物 (15)
历史研究 (10)
史料集锦 (1)
按年份分组
2014(9)
2012(6)
2011(9)
2010(5)
2007(1)
2003(1)
2001(1)
1997(1)
1990(2)
197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6)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的外债(下)
作者:徐义生  年份:195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期  清政府  借款利率  甲午战争  行市  西历  海关  本息  英德  到期日 
描述:~~
甲午战争後之韩国王室
作者:林子候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甲午战争後之韩国王室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上层人物的心态
作者:孔祥吉  年份:20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上层人物的心态
巨文岛事件与甲午战争前中日关系之变化
作者:郭海燕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巨文岛事件  中日关系  甲午战争  《天津条约》 
描述:体制的较量。以巨文岛事件为契机,《天津条约》签订后中日在朝鲜对等地位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中国掌控东亚外交主动权,日本孤立被动的格局。中国成功地在东亚国际关系中强化了中朝宗属体制,将《天津条约》签订后,朝鲜为中日两属之国的状态,恢复到之前的中国专属状态,并给日本的"属邦批判"论和朝鲜"独立国"论彻底打上封印。1885年中国在巨文岛事件外交上的胜利,使日本失去了在《天津条约》中取得的外交优势和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鲜问题的途径,巨文岛事件发生之后的十年期间,《天津条约》一直呈现出一种空洞化状态。
沙俄与中日甲午战争
作者:王少普  年份:198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国际资本主义  侵略罪行  侵略战争  殖民地  世界范围内  积极参与  日本  中日战争  清政府 
描述: 中日甲午战争不但是日本对中、朝的侵略战争,也是国际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斗争的组成部分。沙俄积极参与了这场战争,对中、朝人民犯下严重的侵略罪行。 (一)
我市史学界纪念 甲午战争120周年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我市史学界纪念 甲午战争120周年
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中日甲午战争
作者:穆良平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史  中日甲午战争  国际环境  资本积累  纺织业  资本主义 
描述: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中日甲午战争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二十七辑 大清北洋海军章程
作者: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编  年份:1987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二十七辑 大清北洋海军章程
甲午黄海海战“西战场”说质疑
作者:孙克复 张立真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海海战  游击队  方伯谦  大鹿岛  调转航向  大连湾  左舷倾斜  靖远  经远号  北洋海军 
描述:甲午黄海海战“西战场”说质疑孙克复张立真近年来,一些主张为北洋海军济远管带方伯谦正法案辨冤的论者,提出了一个黄海海战“西战场”说。此说的主要内容是:黄海海战至午后3时30分致远舰沉没后,被日本第一游击队追击的济远,与敌奋战,且战且走,以一抵四,开辟了...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年)
作者:张海荣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实政改革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描述:甲午战争给予中国的打击实在太大了。面对割地赔款的巨大国耻与接踵而来的“瓜分”危局,背负着财政困窘与军队腐败的双重压力,清朝上下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非“变”不可。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社会舆论层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那就是清政府推行的新一轮以“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为目的,以经济、军事和教育改革为重心的实政改革。实政改革发起的标志,是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七日(1895年7月19日)光绪帝颁布“改革谕旨”,该谕旨以“卧薪尝胆”相号召,动员各地将军督抚“力行实政”,其内容包括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产、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整顿厘金、严核关税、稽查荒田、汰除冗员等。这道谕旨基本可以囊括未来五年间,清朝中央与地方高层改革活动相对集中的领域。特别是关乎新政的铁路、矿务、银行、邮政、新军、学堂等项,是清朝上下改革实践的重点。 实政改革的提出,适应了国家财穷兵弱的当前状况,多少获得慈禧太后及若干王大臣的首肯,也在相当程度上引起一些比较开明的督抚、军事将领及中下层官绅的共鸣。正是由于有了多方力量的参与,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积极介入,实政改革在改革规格和速度、深度、广度上明显超过洋务运动;在改革政策的讨论、制定、实施诸环节,也较前者更具全局性和持续性。在 1895-1899 年短短五年时间里,几项重要的新政多少获得落实。其中,既有成效显著,若邮政、新军者,也有误入迷局,若铁路、矿务者;既有波澜不兴,若中国通商银行者,也有潜滋暗长,若新式教育者。而制约各项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除国际环境的加速恶化与列强的横加插手外,中央与地方政治权力的构成、取向、运作、博弈,经常直接地,甚至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左右着各项改革的发展走向及其成败得失。“百日维新”正是鉴于实政改革(包括此前的洋务运动)的种种不足,试图谋求从上层政治到制度层面的全盘改革,却因缺少足够新社会力量的支持和轻率躁进、处处树敌的行动,而被“戊戌政变”强力扼杀。实政改革虽然也同时遭到挫折,但是并没有就此中断,尤其是在军事改革方面,实有更进一步的表现。 纵观中国改革史,很少有一个短暂的五年,像甲午战后这样,新旧双方围绕“变”与“不变”的问题,斗争如此尖锐,反复拉锯;政府政策的变动,也很少像这一时段这样倏忽变幻,各趋极端。如果说“百日维新”主要提供了政策层面的初步构想,此时的实政改革则检验了清政府的实践能力。深入研究和总结这一时段的成败得失,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戊戌前后清朝的改革形势,切实评估清政府可能的决断力和行动力,也为我们更好认识晚清改革史的连续性,深入反思近代中国改革的基本命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