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
报纸(3)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8)
甲午人物 (7)
历史研究 (2)
重要战役 (1)
按年份分组
2013(3)
2012(3)
2011(2)
2010(1)
2009(1)
2002(1)
1999(3)
1996(1)
1994(1)
196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
松本刚明将任日本新外相 他是日首任首相伊藤博文的玄外孙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松本刚明将任日本新外相 他是日首任首相伊藤博文的玄外孙
明治维新在日本科学史上的意义
作者:李廷举  年份:198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政府  六十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人  三十年  历史进程  半殖民地  明治维新  西方国家  社会变革 
描述:的因素。在日本科学史上,有两个重要的转折期:一是明治维新前后,日本近代科学的创业期;再一是二次大战后,日本现代科学的变貌期。一个国家科学的发展,就象赛跑一样,先是起跑,然后经过一定的积累,再进入最后的“冲刺”。如果说,日本科学在战后的变貌期相当于“冲刺”的阶段,那么,明治维新前后的创业期,就是它的起跑阶段。当然,战后日本科学的发展,已不再是简单地在旧传统的延长线上前进。但是,没有起跑也就不可能有“冲刺”,创业期的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打算着重讨论一下创业期的情况。
李鸿章率团参加奥运会?
作者:暂无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率团参加奥运会?
评李鸿章对日和局外交思想
作者:王香莲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日本  和局外交思想 
描述:李鸿章对日本的外交活动是受制于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其外交实践虽有卖国之嫌,对中国造成了一些不可估量的历史损失。但站在外交这一视角,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之,不难发现,李鸿章对日交涉实践亦不失有务实的成分,迎合了是时的国情。
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
作者:年子敏编注  年份:1960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李鸿章致潘鼎新书札
把历史的包袱转化为现实的财富(附照片)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把历史的包袱转化为现实的财富(附照片)
中日两国近代科技发展道路比较研究
作者:胡燕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科技观  科学体制化  科技引进 
描述:度去寻找原因。因此,对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及其科技观进行全面地比较分析,有利于找出中国近代科技远远落后于日本的根本原因,对当今中国科技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变革目的都是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变革内容上,洋务派以学习西方先进军事为主,而明治维新除了引进西方科技外,还进行了较彻底的体制改革。出现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二国的科技观不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科技观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对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技术在更深层次上植根于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结构、思想观念,“中学为体”的思想阻止中国向西方学习这些体制和观念,中国的科技发展就得不到支撑和保障。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出现的“和魂洋才”思想,对日本科学教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魂洋才”思想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应变能力,推动东西方思想的交流和融合。日本注重学习西方体制,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保障。由于科技观的差异,中日两国在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科技引进和发展策略上等方面表现迥异。日本采用西方教育模式,而此时的中国依旧采用科举教育制度。中国只注重科学的应用,不求甚解地直接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日本却是从制度和科学学问上着手,逐渐实现技术的本土化,并建立自己的科学体系,发展本国科技。科学体制化是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能够在制度上保障科学的发展。比较中日在现代技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学术组织的兴起、研究机构的成立等方面的差异,不难发现科学体制化的落后是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源之一。中国未能实现科学体制化,是洋务运动没能实现强兵富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知白山水31万李鸿章对联6.2万
作者:暂无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刘知白山水31万李鸿章对联6.2万
甲午的殇思
作者:刘新如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甲午的殇思
丁汝昌到底有没有投降?
作者:王琪鹏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丁汝昌到底有没有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