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
期刊文章(18)
学位论文(7)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6)
历史研究 (8)
战争概览 (1)
按年份分组
2014(6)
2012(3)
2011(4)
2010(4)
2009(8)
2008(2)
2006(1)
2005(2)
2003(2)
1954(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5)
薛福成研究
作者:黄树生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薛福成  晚清  洋务运动  思想  文学评论 
描述: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他是鸦片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早年怀抱“匡时济世”的雄心,以文章和见识崭露头角,为“曾门四弟子”之一;旋又应邀进入北洋戎幕,追随李鸿章办理洋务有年,以通达“时务”、力主变法称名朝野;中法战争期间出任浙江宁绍台道,因筹防抗敌政绩卓著,被擢为湖南按察使。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以通晓“洋务”著名的薛福成,钦命出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他在对西欧各国的政俗民情进行悉心考察的过程中,还致力于“收利权于西国,念流寓于南洋”,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外侨胞的利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难能可贵的是,薛福成不仅是一位忠于职守、兴利除弊、政声卓著的能员干吏,而且还是个敢于直面丧权辱国之痛、积极进取,以自己的智慧和心血苦苦探索民族复兴的改革思想家。他几乎全程亲历了洋务运动,在为之出...
北洋海军覆灭的原因:从软实力视角剖析
作者:高轶鹏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北洋海军覆灭的原因:从软实力视角剖析
对现行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甲午战争部分的解析、设计与思考
作者:张华影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必修一  课程标准  甲午战争 
描述:,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对此事件的描述并不尽一致。本文主要就四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联系学术界对教科书上一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教学内容适应教学实际,使学术界的新观点融入教学过程,从而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861--1905年沙俄对朝鲜半岛的争夺
作者:贾晋坤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沙俄  朝鲜半岛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描述:改革以来沙俄对朝鲜半岛的试探性扩张,到甲午战后俄国在朝鲜半岛的势力不断扩大,再到日俄战争后俄国势力退出朝鲜半岛的历史进程作一探讨,考察近代俄国对朝政策的缘起、发展、演变及其后果,以期对当代朝鲜问题的来龙去脉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共包括引言、正文三个章节以及结语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主要论述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正文第一章主要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沙俄被迫进行农奴制改革,从而走上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对原料产地以及销售市场的渴求使其转变其传统的外交场所,开始了向中亚以及远东地区的扩张。而此时的朝鲜半岛也面临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国的危难形势,相对于日、英、美等国在该地业已形成的优势,沙俄显然已经是一个迟来者了。正文第二章主要论述甲午战争后,由于清政府退出了对朝鲜半岛的争夺,异军突起的日本对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造成威胁。以“三国干涉还辽”为标志,沙俄全面介入了对朝鲜半岛的争夺。此后,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外交手段,沙俄逐步取得了同日本在朝对等的政治优势,日俄矛盾随即成为主导东北亚局势的主要矛盾。正文第三章主要论述日俄战争前后两国在朝鲜半岛的争夺。日本的迅速崛起以及日英同盟的形成,对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造成重大威胁。日俄战争爆发后,由于俄国轻敌、后勤供给不足,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造成了沙俄的惨败,并退出了对朝鲜半岛的争夺。结语部分总结了沙俄在这一历史时期对朝鲜半岛的争夺,分析了其最终退出对朝争夺的原因。浓厚的封建残余,畸形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使其无法仿照英法一样在全球推行殖民扩张,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复杂性,使其传统的军事扩张遭到重创。本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当代朝鲜问题的发生与发展颇有裨益。
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王登芝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科学技术
曾国藩传·李鸿章传
作者:王定安 梁启超著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曾国藩传·李鸿章传
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比较研究
作者:单玉梅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教育  明治维新  “中体西用”  “和魂洋才”  洋务学堂 
描述:一时期与中国一衣带水且有着相似命运的日本也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转折,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其中,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对日本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颁布新学制、开设新式学校和派遣留学生等。同是教育改革,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就清末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首先,本文研究和比较了两者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和民族文化,借以探讨两者相似的的举措而不同的效果的深层原因。其次,研究和比较了两者在指导思想上的异同。再次,研究和比较了两者新式学堂教师聘用、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异同。第四,研究和比较了两者在留学教育方面的异同。最后,本文还研究和比较了两者在教育改革的领导阶层的异同——科第出身的洋务大员与经受西方文明洗礼的维新领袖。 通过一番认真研究、比较和分析影响中日两国历史上相似的两次教育改革运动的诸因素,认识到了影响教育改革运动成败的因素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教育改革运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