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
学位论文(8)
报纸(7)
会议论文(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8)
甲午人物 (11)
历史研究 (7)
史料集锦 (3)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3(3)
2012(2)
2011(6)
2004(2)
1998(1)
1997(1)
1996(1)
1994(1)
199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9)
李鸿章的实学观与早期现代化意识
作者:严亚明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实学观  早期现代化意识  洋务运动 
描述:李鸿章的实学观与早期现代化意识
岛国根性下的中日五战
作者:李樱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丰臣秀吉  日本史  忽必烈  朝鲜半岛  白江口  中日关系  北洋水师  中国文化  侵华战争  三四十年代 
描述:渗透到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当中,在排他主义的作祟下,往往使本民族的人们格外团结,在大举侵华的战争中,如果没有本国人民的支持,恐也难以成行。与此同时,日本千年的各国征伐和战备状态,让适应战争的武士成为特权阶层。"尚武"不断印证着这个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国文化和佛教文化在日本普及发展,也未能淹没其尚武精神,反助其发展成高尚的道德规范,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武士道"精神。元朝忽必烈进攻日本失败,让岛国的民族自信更加漫溢,武士文化发展到丰臣秀吉所处的安土桃山时代,引发日本与明朝的"文禄·庆长之役"。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者以效忠天皇的形式体现武士道精神,成为社会伦理观念,尔后又形成现代的法西斯武士道精神,清朝时的甲午海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便是其产物。二战结束让帝国主义时代"领土扩张主义"终结。核武器、洲际导弹和弹道导弹的出现,军事边界线失去意义。跨国公司出现让资源具有可流动性,武力争夺领土不再是主题。二战后的"经济主义"时代,武力不再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方式,和平崛起是一种最新的成本最少的战略。巧妙而不卑不亢地将中国周边的和平环境继续保持下去,也许是中国成为地区性、乃至世界性大国的重要一步。
晚清筹办北洋海军时引进军事装备的思路与渠道:从一则李鸿章致克虏伯的署名信谈起
作者:孙烈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克虏伯  信函  北洋海军  军购  技术引进 
描述:伯等西方军火制造商保持直接的交往,双方相互派员成为北洋引进军事装备和相关技术的重要渠道。
洋务运动中的官商矛盾
作者:张增祥 孟艾芳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官商矛盾  洋务派  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的  近代中国  向西方学习  重大影响  近代科学技术  两次鸦片战争 
描述:,有一个始终搅扰着它的生存阻碍着它的发展的矛盾——官商矛盾。研究这一矛盾,对于
试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内外因素
作者:张随彦 林成河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件,它不但波及了当今的日本,而且影响到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为
李鸿章与台湾洋务新政
作者:马骐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李鸿章与台湾洋务新政
李鸿章错过共和之路
作者:舒蠹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之位擦肩而过的呢?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军也被打得一败涂地。万般无奈之下,清廷只好派李鸿章赴日本谈判,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日本从战争中获益,其他外国列强自然不甘落后,迅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900年,义和团改“反清复明”口号为“扶清灭洋”,发起反帝爱国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8国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北京城。有资料记载说,“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算”,“但闻枪炮轰击声,妇幼呼救声,街上尸体枕藉”。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11国同时宣战。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接到慈禧的“宣战诏书”后,立即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