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
报纸(2)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5)
甲午人物 (2)
历史研究 (1)
史料集锦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2(1)
2011(1)
2010(2)
1999(1)
1996(1)
1994(1)
199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9)
李鸿章取代曾国藩之谜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取代曾国藩之谜
从李鸿章与伊藤的一段对话谈起
作者:刘悦斌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从李鸿章与伊藤的一段对话谈起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档案思想研究
作者:姚从光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档案思想  总理衙门  新载体档案 
描述:动的开展对腐朽的清政府及其封建统治制度形成很大冲击,使国家机关和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影响当时的档案机构以及档案工作。洋务运动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档案思想及档案意识,他们或参与档案工作的改革,或重视并培养档案专业人才,或利用档案保家卫国等,总之,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档案思想及为档案工作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研究重视。本文采用原始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生平及留存的档案资料进行系统分析,重点研究了他们的档案思想,包括他们档案思想的形成,对档案进行搜集、保管、利用的意识,档案保密意识,重视档案工作,重视档案人才等。并在此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重视档案的共同因素,通过这几个人物的对比找出他们拥有档案思想的共同特点和规律,以期探索他们对当时尚处于萌芽时期的我国档案事业的贡献。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在清政府中央主要是恭亲王奕诉,在地方上主要指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是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对整个洋务运动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他们自幼大多渴望功名(生于皇族的奕诉除外),饱读诗书,但又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从而造就了他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立马定乾坤”的格局。洋务运动对我国档案机构的变革以及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其中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功不可没。奕诉掌管总理衙门期间,对总理衙门的档案工作非常重视,专门设立司务厅和清档房两个档案机构;曾国藩对档案的搜集保管异常重视,曾多次派人去太平天国搜集档案材料;李鸿章在办理外交、开办企业的活动中多次利用档案材料,《西国近事汇编》就是多次利用档案资料的成果;左宗棠在新疆用兵时随身携带大量舆图档案,开垦边疆时也利用了大量林则徐留给他的档案材料;张之洞无论担任巡抚总督还是开矿办厂,始终不忘调取档案资料以供参考。他们的档案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档案工作,对我们现在的档案研究仍然有借鉴意义。
北洋舰队曾逼迫日本支付赔偿金
作者:墨菲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来到日本的港口呢? 一切还要从当时的朝鲜危局说起。 19世纪80年代,朝鲜半岛开始出现复杂的局势,因其有利的战略位置,一直被英、美、俄、日觊觎,其中尤以日本为甚,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为了摆脱殖民命运,决心大力往海外拓展。 1886年,朝鲜局势又发生变化,当时在朝鲜负责防务的袁世凯向李鸿章报告说,朝鲜内部有人要联合俄国发起兵变。为了防备俄罗斯,清政府决定由丁汝昌和吴安康分别率领北洋、南洋舰队前往朝鲜的永兴湾,希望借此展示清政府强大的海军实力,制止俄罗斯可能的侵略。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清政府当时的海军实力很是强大,在全球位居前八,特别是北洋舰队,那是李鸿章的看家宝贝,拥有六艘排水量巨大的铁甲舰,在东北亚海上可谓独树一帜。 在永兴湾巡防之后,丁汝昌又奉命率领舰队护送吴大遒前往海参崴,返程时清政府下令丁汝昌率领“定远”、“镇远”、“济远”和“威远”等四艘军舰前往日本长崎进行大修,其实大修的背后不乏有警告日本不要对朝鲜有所动作的意思。
武进民企的新“洋务运动”
作者:马叶星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武进民企的新“洋务运动”
李鸿章外甥在甲午战争中不屈殉国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外甥在甲午战争中不屈殉国
关于幕末及明治期天皇地位的研究
作者:张剑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天皇  地位  宪法  教育  宗教 
描述:研究,并认为在幕末时期,各倒幕势力因天皇的权威联合到一起,以天皇的名义倒幕,最终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随后,明治新政府成立,天皇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明治天皇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从法律上规定了天皇的政治、文化地位,规定了天皇的地位至高无上;国家神道的推行、教育敕语、军人敕谕的颁布,使得人民和军队对天皇产生了狂热的崇拜。此外,明治天皇从小就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这对他在天皇的位置上带领日本前进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拥有如此无上地位的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举国团结一致,成功实现了近代化、西方化,成为了列强的一员。
浅析甲午战争后十余年间中日关系的特征
作者:湛贵成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关系  “大陆政策”  全面侵华战争  两国关系  日韩合并  朝鲜半岛  中国东北 
描述:敲诈勒索、军事入侵等各种手段,零刀割肉式地蚕食中国领土,侵夺中国主权,最终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那么,在1895~1910年这15年间,中日关系明显处于一个从传统的平等友好向因日本的不断侵掠而导致关系紧张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中日关系呈何持点?导致这些特征背后的因素又有哪些呢?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祭奠甲午战争捐躯将士 全国军港舰艇齐鸣汽笛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祭奠甲午战争捐躯将士 全国军港舰艇齐鸣汽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