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6)
报纸(14)
学位论文(4)
视频(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1)
战争概览 (22)
历史研究 (13)
史料集锦 (2)
按年份分组
2013(3)
2012(4)
2011(17)
2009(3)
2007(3)
2005(2)
1999(2)
1998(1)
1997(1)
1994(4)
按来源分组
其它(68)
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
作者:马昌华编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
北洋水师洋教头曾劝李鸿章 提前与日本开战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北洋水师洋教头曾劝李鸿章 提前与日本开战
北洋海军之痛
作者:暂无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北洋海军之痛
晚清王朝之殇(82)——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吕舒怀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晚清王朝之殇(82)——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日本副外相松本刚明接任新外相 他是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玄外孙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日本副外相松本刚明接任新外相 他是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玄外孙
日本新外相选定伊藤博文玄外孙 今天下午在皇宫举行认证仪式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日本新外相选定伊藤博文玄外孙 今天下午在皇宫举行认证仪式
张荫桓与美国排华运动
作者:薛改霞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荫桓  张之洞  李鸿章  排华惨案  排华律  自禁条约 
描述:予华人赴美的自由,自此大量华人涌入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华人在美人数达到10万多人。虽然自华工踏上美国领土之日起,迫害华工事件便时有发生,但作为国家政策,美国政府仍然欢迎和鼓励华工来美。 但自从1869年太平洋铁路建成以及70年代席卷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一直存在的美国种族主义歧视,排华浪潮随之也在不断高涨。美国的排华逐渐从地方蔓延到全国,成为中美交涉的主要问题之一。此时,晚清政府的侨务政策已由漠不关心转向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加以保护。自1876年起,清政府就曾不断对美国迫害华工提出抗议,并专门派出代表团深入华工重地,调查华工在美国的情况,并于1878年正式成立驻美大使馆和旧金山总领事馆来保护在美华工的权益。这一时期的排华事件还只是地方性的,但最后美国两大政党为了拉拢选票,开始逐步修改、制定法令来阻止华工来美。1880年《中美续修条约》的签订,给美国政府排华提供了法律依据。最终,在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从此结束了华工自由赴美的时代。此后,美国资产阶级不断策动排华暴行,在美华工和其他华侨的处境每况愈下。 在美国排华运动最剧烈的时期,晚清政府派张荫桓担任驻美公使,与美国就排华惨案和排华律进行交涉。张荫桓凭着个人的外交才能与美国政府竭力交涉,最终使美国同意赔偿华工惨案。而在与美国谈判“排华律”问题上,张荫桓制订了“自禁条约”,试图以禁止华工赴美的让步,换取在美华工和其他华人的安全以及其余华人赴美的权利。但最终因为在美华人、张之洞及李鸿章等官员的反对,特别是因为美国企图彻底根除在美的华人,因而使“自禁条约”的交涉最终破裂。美国政府单方面地通过了“斯科特法案”,并规定:凡华工无论曾在美,或现时,或将来,一离美境,均不准复来居住,一切已离美华工一律禁止来美国。虽然以张荫桓为代表的驻美使节及清政府设法努力挽回华侨权利,但因为当时的中国国力衰弱,又已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因此带来外交上的软弱无能,最终在中美“排华律”的交涉中,成为失败的一方。
从经济视野探析中日早期现代化进程成败的原因
作者:张宗华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品经济  领主制与地主制  洋务运动  殖产兴业 
描述:19世纪中期以前中日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高低水平不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与领主土地所有制的牢固程度的不同;中日两国封建统治者在实施近代化改革进程中的指导方针、具体措施的不同,是导致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一成一败命运的根本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义务教育普及与保障过程
作者:"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治维新时期  教育普及  教育财政  等教育  日本  发展线索  发现教育  政策变化  分阶段  相似之处 
描述:与我国的相似之处。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大力推行初等教育,经
方伯谦冤案辨析
作者:敬木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伯谦  北洋舰队  丁汝昌  李鸿章  二十年  黄海海战  北洋大臣  冤案  军机处  清政府 
描述:称:“前饬丁汝昌查明海军接仗详细情形,顷据电称:‘查十九丑刻,济远先回旅,据称船头轰裂漏水,炮均不能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