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
学位论文(6)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8)
甲午人物 (7)
历史研究 (7)
按年份分组
2014(3)
2013(2)
2012(1)
2011(2)
2010(3)
2009(3)
2002(1)
1994(3)
1991(1)
1958(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
北洋水师错失全歼日军机会
作者:暂无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北洋水师错失全歼日军机会
声名远扬李鸿章杂烩国家队食谱
作者:暂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声名远扬李鸿章杂烩国家队食谱
“李鸿章办洋务”我们对它该怎样认识?
作者:赵克毅 任凤阁  年份:195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人民革命力量  办洋务  太平天国  两次鸦片战争  巩固统治  清政府  人民起义  认识  资本主义国家 
描述:民革命力量,他们认识洋枪洋炮是镇压人民绞杀革命的有效工具,因此他们就对外屈膝投降,依靠资本主义国家来购买外国武器,开办机器工广,学习外国操法,训练新式军队,以达到其巩固统治镇压人民的目的,于是在这批官僚军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年)
作者:张海荣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实政改革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描述:甲午战争给予中国的打击实在太大了。面对割地赔款的巨大国耻与接踵而来的“瓜分”危局,背负着财政困窘与军队腐败的双重压力,清朝上下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非“变”不可。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社会舆论层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在现实政治生活中。那就是清政府推行的新一轮以“救亡图存”、“富国强兵”为目的,以经济、军事和教育改革为重心的实政改革。实政改革发起的标志,是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七日(1895年7月19日)光绪帝颁布“改革谕旨”,该谕旨以“卧薪尝胆”相号召,动员各地将军督抚“力行实政”,其内容包括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产、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整顿厘金、严核关税、稽查荒田、汰除冗员等。这道谕旨基本可以囊括未来五年间,清朝中央与地方高层改革活动相对集中的领域。特别是关乎新政的铁路、矿务、银行、邮政、新军、学堂等项,是清朝上下改革实践的重点。 实政改革的提出,适应了国家财穷兵弱的当前状况,多少获得慈禧太后及若干王大臣的首肯,也在相当程度上引起一些比较开明的督抚、军事将领及中下层官绅的共鸣。正是由于有了多方力量的参与,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积极介入,实政改革在改革规格和速度、深度、广度上明显超过洋务运动;在改革政策的讨论、制定、实施诸环节,也较前者更具全局性和持续性。在 1895-1899 年短短五年时间里,几项重要的新政多少获得落实。其中,既有成效显著,若邮政、新军者,也有误入迷局,若铁路、矿务者;既有波澜不兴,若中国通商银行者,也有潜滋暗长,若新式教育者。而制约各项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除国际环境的加速恶化与列强的横加插手外,中央与地方政治权力的构成、取向、运作、博弈,经常直接地,甚至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左右着各项改革的发展走向及其成败得失。“百日维新”正是鉴于实政改革(包括此前的洋务运动)的种种不足,试图谋求从上层政治到制度层面的全盘改革,却因缺少足够新社会力量的支持和轻率躁进、处处树敌的行动,而被“戊戌政变”强力扼杀。实政改革虽然也同时遭到挫折,但是并没有就此中断,尤其是在军事改革方面,实有更进一步的表现。 纵观中国改革史,很少有一个短暂的五年,像甲午战后这样,新旧双方围绕“变”与“不变”的问题,斗争如此尖锐,反复拉锯;政府政策的变动,也很少像这一时段这样倏忽变幻,各趋极端。如果说“百日维新”主要提供了政策层面的初步构想,此时的实政改革则检验了清政府的实践能力。深入研究和总结这一时段的成败得失,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戊戌前后清朝的改革形势,切实评估清政府可能的决断力和行动力,也为我们更好认识晚清改革史的连续性,深入反思近代中国改革的基本命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走向近代化的东方对话: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作者:江秀平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走向近代化的东方对话: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刘冠雄与中日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
作者:暂无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刘冠雄与中日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
土耳其“脱亚入欧”之路:何处是尽头
作者:赵俊杰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土耳其“脱亚入欧”之路:何处是尽头
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去世曾扮演《甲午风云》邓世昌
作者:暂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去世曾扮演《甲午风云》邓世昌
洋务运动时期英语课程研究:以圣约翰大学和京师同文馆为例
作者:索晓晨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英语课程  布朗课程设置理论  圣约翰大学  京师同文馆 
描述:布朗的教学大纲设计理论,从析学生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和目的,检测目标落实情况,编写或修订教材,实施教学活动,全面评估大纲设计过程种的各个环节六个方面对当时的英语课程设置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研究洋务运动时期教会学校和官立学校的英语课程分别有什么特点?2.力图用先进的课程理论从多方面来分析官办学校和教会学校办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并研究其对目前的学校英语课程设置有何启迪意义?由于对外交流的需要,英语教学在洋务运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十分广泛,本文针对当时的英语教育,引入国外的课程理念,用西方的课程理论来分析当时的英语教育。分别选取了官办学堂和教会学堂中最典型的例子,京师同文馆和圣约翰大学进行分析。力图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回顾当时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当时的英语课程设置找到理论支持,意在为当今的英语课程设置寻求借鉴之处。本文的研究涉及历史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术领域。采用文献分析法,依照布朗的课程设计模式对洋务运动时期教会学校和官办学堂的英语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尤其是选取典型案例,京师同文馆和圣约翰大学的英语课程进行分析。对于当前的英语课程与教学,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措施以及英语师资培养等方面有所借鉴。尤其是在教学与教学方法方面,应当注重实践和口语,并且注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希望对目前的学校英语教学改革有启迪意义。
韩国人眼中的中日甲午战争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韩国人眼中的中日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