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64)
报纸(590)
学位论文(120)
会议论文(36)
图书(28)
图片(3)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历史研究 (1265)
战争概览 (306)
甲午人物 (104)
重要战役 (62)
史料集锦 (5)
按年份分组
2014(494)
2011(71)
2009(72)
2008(65)
2007(43)
2006(50)
2003(24)
2002(31)
2001(24)
1995(6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42)
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续四):为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而作
作者:吴玉章  年份:196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人民虽不满意于绅商把持路政,而对清朝政府把路权卖与外国,则尤其反对。1911年初,清朝政府与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建议以借款为资本,实行跌路国有政策。
关乎中日甲午战争性质定位的两个话题:正义与仁爱
作者:周颂伦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条约体系  李鸿章  近代日本  正义  仁爱  清朝  朝鲜半岛  中日两国  袁世凯  历史认识 
描述:2009年12月,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会议,标志着第一期研究正式结束。关于共同研究到底取得了怎样的结果,由于研究的大部分成果已有所流布,故正如各界所了解的那样,对日本在近代向中国发动了侵略这一事实,双方给予了确认,但在诸多问题上还存在着不一致。中
中日早期艺术歌曲之比较
作者:朱依依 张小梅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艺术歌曲  创作手法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留学生  中国与日本  作曲家  早期  民族音乐  西方音乐 
描述:19世纪下半叶对同处于亚洲的中国和日本来说是一个改变各自命运的时代。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国力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亚洲的霸主。相对于日本改革的成功,中国在30年后的戊戌变法则只能算作是清政府的苟延残喘。这两场改革的结局直接导致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改变。政治改革势必
ST重实(000738) “北洋水师”开进嘉陵江
作者:余凯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水师  嘉陵江  公司对外担保  股权转让  重庆商社  北洋集团  第一大股东  债务重组  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 
描述:公布董事会决议公告:1、聘任庞伟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戴起来为公司财务总监。2、成立债务重组委员会对公司进行清产核资、经营审计。
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
作者:祝天智 黄汝娟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政治文化  政治心态  政治价值观  政治人格 
描述:甲午战争是中国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标界 ,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出现于甲午战后。甲午战争推动了中国政治心态的转换 ,加速了中国政治价值观的革新 ,促成了知识精英政治人格的激变
清流派与甲午战争
作者:张登德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流派  甲午战争  北京师范大学 
描述:清流派与甲午战争
战之胜败与国之安危-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反思
作者:王树增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北洋舰队  发展  失败教训  国家实力 
描述:战之胜败与国之安危-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反思
如何自学分析历史教材——以《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为例
作者:倪超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国联军侵华  中日甲午战争  历史教材  学分  高中学生  课文内容  材料分析题  历史教科书 
描述:中)第一册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为例说明如何自学历史内容。
刍议中法战争在洋务运动中引起的两个问题
作者:王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  清朝政府  经济利益  交通事业  资本主义  外国  依赖性  工商业  企业 
描述:本主义有极大限度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又受到清朝政府“官办”或“官商督办”等极端腐败制度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不仅本身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并且成为阻碍中国民间工商业自由发展的镣铐。在这个时期中,洋务派官僚还用大量金钱向外国购买枪炮和舰船,来扩展自己派系的势力。因此,洋务运动从它开始进行的那一天起,就不可能带来洋务派所宣传的“自强”和“求富”,它最后走上失败的道路,乃是必然的。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维新变法时期学校音乐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于慧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与日本  学校音乐教育  思想比较研究  维新变法  明治维新  音乐教育思想  汉文化圈  中曾根康弘 
描述:在音乐教育思想,文化特征等发展上有极大的共通之处,研究日本的教育思想的发展概况并比较两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上的差异,对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