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7)
学位论文(16)
报纸(8)
会议论文(3)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32)
甲午人物 (26)
历史研究 (7)
重要战役 (1)
按年份分组
2013(6)
2012(6)
2011(6)
2010(5)
2009(7)
2006(3)
2003(4)
2002(2)
1998(2)
1990(3)
按来源分组
其它(66)
章高元与中日甲午战争——兼论章高元在胶州湾事件中的表现
作者:马庚存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章高元  爱国将领  中日甲午战争  胶州湾事件 
描述:清军将领章高元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奉命增援前往辽东战场 ,在盖平战役中他不畏强暴 ,奋勇杀敌 ,建树了英雄业绩 ,虽败尤荣 ,表现了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章高元在胶州湾事件中坚持抵抗态度 ,但违心服从清廷旨意 ,对其后丧地负有一定责任。应肯定章高元是一个有作为的抵抗派人物 ,是功大于过的爱国将领。
李鸿章研究系列——李鸿章处世艺术
作者:李鸿章原著 舒乡 李小圣编注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人生哲学 中国 清代 
描述:李鸿章研究系列——李鸿章处世艺术
民族英雄左宝贵
作者:廉成灿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民族英雄左宝贵
评李鸿章的外交活动
作者:吴福环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外交活动  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  中国近代史  总理衙门  中外条约  领事裁判权  中国外交  洋务运动 
描述:的外交活动,不但关系到对李鸿章个人的评价,也关系到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外交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本文拟对李鸿章的外交活动进行概略的分析,以求教于大家.
从儒家“中和”思想看晚清外交中的和战交锋:以李鸿章、张之洞为典型的考察
作者:曹波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晚清外交  和战交锋  李鸿章  张之洞 
描述:洞为代表,它的本质是以武力维权,最大程度上维护晚清政府的主权和尊严。这两种策略的提出及运用都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在晚清和战外交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李鸿章与张之洞两位晚清外交的重要大臣表现的尤为突出,终因在当时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下,晚清外交策略选择了以和为主,以战为辅的特殊形式。但“和”并没有给晚清政府带来和平稳定的外交局面,以及平等的对话权;而“战”也并没有为其获得应有的权益,使晚清政府发展强大起来。然而和战策略的运用,彼此相辅相成,让晚清政府在当时的局势下得以生存下来,并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成绩。它的提出也是在当时特定的外交环境下晚清政府综合考虑的结果,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在外交活动上的体现,也使得晚清外交最终形成了爱国与误国并存的外交事实。总而言之,晚清外交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从此之后逐渐走向消极的发展方向。从晚清和战外交策略的制定上来说,儒家“中和”的思想是其产生的主观条件,但从这一外交策略的具体实施来看,却又是对于儒家思想的真正偏离,并没有达到儒家思想中所要求的外交状态:共享利益,在平等的基础上和谐发展。究其因为是晚清政府本身的性质和孱弱的综合国力所致,晚清外交策略所要求协和万邦的理想状态并没有达到,但却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艰难的生存下来。通过儒家思想对晚清外交的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晚清外交策略以和为主,辅之以战,两者相互结合又相互补充,最终形成了其特殊的局面,以致于使晚清政府沦为了西方列强的附庸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强大起来。晚清外交的根本目的没有达到,从此以后晚清外交走向了消极的低谷。
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洋务思想比较
作者:高翠莲  年份:198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的不同,具体方法上的不同,也有涉及实质性的东西和根本分歧.比较他俩的洋务思想拟分以下几个方面: 1、对局势的认识和因应之方。2 两人洋务思想的形成和办洋务的目的。3,对洋人的认识和采取的对策 4.创办军事工业
李鸿章发迹史(35)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发迹史(35)
李鸿章与杂烩菜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与杂烩菜
李鸿章曾暗助革命党3万光洋 谋求与孙中山会晤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曾暗助革命党3万光洋 谋求与孙中山会晤
“李鸿章杂碎”正申遗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杂碎”正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