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2)
学位论文(63)
会议论文(12)
报纸(10)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250)
甲午人物 (68)
历史研究 (42)
重要战役 (1)
史料集锦 (1)
按年份分组
2014(8)
2013(35)
2012(16)
2011(21)
2010(25)
2003(8)
2001(7)
2000(6)
1997(5)
1995(6)
按来源分组
其它(362)
李鸿章诗歌简论
作者:张志强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诗歌  诗风  多样化 
描述:晚清名臣李鸿章,存诗100首,按内容和风格可分为四个阶段,由此可以探寻到其内心变化:早年诗风雄放,表现实现个人抱负的紧迫感;后因家庭变故、仕途不顺变得深沉;入曾幕后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身感情的沉淀,进入高产期且内容、风格呈多样化;后仕途通达,创作日疏。
历史上的李鸿章
作者:林治波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历史  《走向共和》 
描述:历史上的李鸿章,绝非《走向共和》中美化的那样忍辱负重、功勋卓著,而是一个没有操守、乏善可陈的历史丑角。
李鸿章与晚清政治的关系
作者:郑华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晚清  政治关系 
描述:李鸿章是晚清的重要官员,他经历了晚清最后半个世纪的几乎所有重大决策。因此,研究李鸿章与晚清政治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晚清社会的重大转变。
中日早期艺术歌曲之比较
作者:朱依依 张小梅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艺术歌曲  创作手法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留学生  中国与日本  作曲家  早期  民族音乐  西方音乐 
描述:19世纪下半叶对同处于亚洲的中国和日本来说是一个改变各自命运的时代。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国力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亚洲的霸主。相对于日本改革的成功,中国在30年后的戊戌变法则只能算作是清政府的苟延残喘。这两场改革的结局直接导致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改变。政治改革势必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续四):为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而作
作者:吴玉章  年份:196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人民虽不满意于绅商把持路政,而对清朝政府把路权卖与外国,则尤其反对。1911年初,清朝政府与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建议以借款为资本,实行跌路国有政策。
ST重实(000738) “北洋水师”开进嘉陵江
作者:余凯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洋水师  嘉陵江  公司对外担保  股权转让  重庆商社  北洋集团  第一大股东  债务重组  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 
描述:公布董事会决议公告:1、聘任庞伟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戴起来为公司财务总监。2、成立债务重组委员会对公司进行清产核资、经营审计。
一部颇有新意的专著《明治维新》
作者:立明  年份:199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明治维新  著者  资本主义  发展过程  唯物史观  政权  具体表现  近代教育  情报中心  专著 
描述:,
刍议中法战争在洋务运动中引起的两个问题
作者:王健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  清朝政府  经济利益  交通事业  资本主义  外国  依赖性  工商业  企业 
描述:本主义有极大限度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又受到清朝政府“官办”或“官商督办”等极端腐败制度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不仅本身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并且成为阻碍中国民间工商业自由发展的镣铐。在这个时期中,洋务派官僚还用大量金钱向外国购买枪炮和舰船,来扩展自己派系的势力。因此,洋务运动从它开始进行的那一天起,就不可能带来洋务派所宣传的“自强”和“求富”,它最后走上失败的道路,乃是必然的。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维新变法时期学校音乐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于慧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与日本  学校音乐教育  思想比较研究  维新变法  明治维新  音乐教育思想  汉文化圈  中曾根康弘 
描述:在音乐教育思想,文化特征等发展上有极大的共通之处,研究日本的教育思想的发展概况并比较两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上的差异,对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洋务运动“平反”记
作者:刘永峰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历史研究  大讨论  曾国藩  中国近代史  积极作用  肯定论  洋务派  新中国史学  戏剧性 
描述:20世纪60年代,上海钢铁五厂轧钢车间管理材料账目的普通工人姜铎掀起了一场关于洋务运动的大讨论。这一场争论不仅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影响,也改变了姜铎的人生。然而,20年后,姜铎的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60年代反对全面否定洋务运动的"激烈派",一变而为反对洋务运动全面肯定论的"保守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