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66)
报纸(1952)
学位论文(208)
图书(93)
会议论文(50)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015)
战争概览 (1490)
历史研究 (125)
重要战役 (37)
史料集锦 (6)
按年份分组
2014(222)
2013(369)
2012(512)
2011(578)
2010(390)
2008(321)
2004(95)
2002(67)
2001(66)
1993(58)
按来源分组
其它(4673)
近代化视角下的洋务运动教学
作者:祁红霞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近代化  高中历史教学 
描述:试。洋务运动涉及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一度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它虽然没能挽救中国,但它不仅顺应了世界近代化运动的历史潮流,成为世界近代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为中国的进步、中国
十九世纪中日韩近代化改革与改革中的经济思想
作者:刘群艺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化改革  经济思想  明治维新  甲午更张  戊戌变法 
描述:化过程中强调的产权与自由来作为评价的标准。 中国、日本与韩国的改革背景不尽相同,虽然都是以身份等级制度为特征,但江户时代的身份制度要比朝鲜朝的更加具有刚性,从而为体制外的社会改革力量提供了一个改变的理由;朝鲜朝的身份制度较为宽松,有改变的可能性,几个君主也多次采取措施改变各阶层的身份定位,所以身份制度并没有成为改革的一个推动源泉。而且日本是武家社会,朝鲜则是文班统治。中国与上述两国的不同之处较多。等级制度比朝鲜朝的更为宽松,民族差别是统治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朝鲜、中国和日本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甲午更张、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相比,无论是改革前的思想准备,还是改革时的思路,都有很多可以互相比照之处。荻生徂徕、丁若镛和张之洞对传统儒家理论的质疑、重新解释与调适,福泽谕吉、俞吉浚和严复对西洋思想的传播,武士、两班与维新派采取的改革措施,都在展现三个国家类似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改革的措施来看,日本选择的是先确立中央与地方的经济附属关系,再进行全面的改革的实施顺序,改革的措施贯彻得比较彻底。但由于改革的主体是武士,维新之前的雄藩也有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基础,日本的专制体制保留了下来。四民之间的平等也并没有真正实现,而且强大后的日本对邻国的朝鲜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和政治征服。日本处理对外经济关系的失败对于日后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同样是改革,朝鲜则是匆忙上阵,在还没有理清社会内部经济结构时就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再加上邻国的干预,以甲午更张为中心的三次近代化尝试虽然采用了类似的经济改革措施,但都没有成功。改革前后,朝鲜朝的君主与臣属的经济关系倒置,这种倒置是否应该改变还不能下定语;四民的平等关系还是有所实现,对于普通民众思想的吸收是朝鲜的特色;但对外经济关系的处理是改革的一个最大失误,事大与门户开放都没有确保朝鲜独立的国际经济地位。中国的改革虽然酝酿已久,但真正对当政者产生冲击的是甲午战争,可以说外力冲击比内部危机更容易促成改革的发生。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引论,提出三次改革的问题,设定进行经济改革思想比较的框架;接下来的文章主体按照三次改革的时间顺序分为三章,即第二章日本明治维新,第四章甲午更张,第五章戊戌变法。第三章作为一个插叙描述中日甲午战争对于东亚区域的影响;最后一章是结论,比较三次改革的异同,探索三次近代化改革的近现代意义。
近代日本亚洲观的演变及其特点
作者:罗晓红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日本  亚洲观  意识共同体  华夷秩序  脱亚入欧  大东亚共荣圈 
描述:传统的亚洲观由华夷秩序观与神国思想结合而成,而近代的亚洲观则是传统亚洲观与近代西方亚洲观结合的产物。“盟主”意识是传统华夷秩序观念的延续,“脱亚入欧”则是西方观念的衍生物。“脱亚入欧”的口号又使日本披上了东西方文明结合体的外衣,为充当“盟主”提供了理论依据。亚洲,于近代日本而言,既是具有“非文明”共同特征的意识共同体,又是华夷秩序支配下的现实区域共同体。近代日本的意识中,它不属于前者范畴,却是后者的当然盟主。尽管日本民间曾有过真正的亚洲连带提携的意识,但是最终却与日本政府的亚洲观融合,形成了以侵略周边国家为目的的“亚洲观”。 在这种亚洲观支配下推出的“大东亚共荣”等侵略计划和行动虽然均已告失败,但影响尤存。日本只有认真反省其亚洲观的历史,才能与亚洲各国建立真正的互信互助关系,重返亚洲。
洋务运动时期和明治维新时期的技术引进比较
作者:陈健  年份:198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洋务运动时期和明治维新时期的技术引进比较
兰学的传播发展及其对明治维新的影响
作者:王兵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兰学  洋学  幕府  明治维新 
描述:源来重新探索明治维新更是缺乏专题研究。本文试图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兰学的发展状况以及兰学对明治维新的影响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探讨,以求将兰学的发展状况较客观的展现在读者眼前,并了解兰学对明治维新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学习日本摄取西方文化的经验,给国内西方文化的吸收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兰学的产生。本章首先介绍了兰学的定义以及它的内涵,说明兰学是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至幕末开国前关于西方科技、学问的知识及其研究;接着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探讨兰学产生的必然性;最后简要介绍了兰学的早期发展状况。第二部分阐述了兰学的发展与兴盛。《解体新书》的翻译是兰学诞生的标志,此后“兰学如滴油入水迅速布满全池”,兰学兴盛时期到来。本章首先...
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
作者:周瑾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律移植  明治维新  启示 
描述:背景进行分析,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三个领域的转变对这一时期的日本法律移植产生的影响进行事实阐述,用以论证法律移植不是单一的移植法律的过程,法律移植是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的。其次,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利用阐述事实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制定的明治宪法、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法院组织法这几大法典进行逐一分析。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各部门法典在制定和应用中产生的矛盾冲突进行对比分析,使读者清晰的认识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是一个从早期的“全盘西化”,逐渐转向本土法与外来法相融合的过程。从中也可以分析出,法律移植不等于全盘照搬别国法律,法律移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国的传统法律习惯和人民的接受度,尊重本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再次,通过从日本这一时期的法律移植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产生的影响着手分析,得出这一时期的法律移植是一次成功的法律移植。通过这一时期的法律移植,日本的法律制度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法制步入近代化,经济迅速发展,初步实现了明治维新改革之初提出的“富国强兵”的目标。另外,日本这一时期法律移植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选择了正确的法律移植对象,合理的处理了外来法与本土法的冲突问题,拥有开明的领导法律移植的主体,选择了正确的法律移植本土化策略这几个方面。最后,通过对上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的分析论述,总结得出对后发展国家进行法律移植的启示。一方面从这一时期影响日本法律移植的动因着手分析,认为既要考虑这一时期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对法律移植所起的作用,也要考虑来自西方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指的是对日本国土的侵略行为,也包括文化特别是法律文化的冲击。通过对上述动因的分析,目的是使读者认识到,法律移植的过程是内因与外因交织而成的过程,是一系列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是一个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的矛盾冲突的过程,也是传统法律文化在面对外来法律文化如何迎接挑战,从而实现创造性转换的过程。所以法律移植过程中如何处理外来法与传统法的关系,是后发展国家进行法律移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三方面的启示是,如何把握法律移植过程中的自主性问题。法律移植应该是一个自愿接受的过程,如果没有自发寻求法律移植的决心,法律移植是无法成功进行的。另外,也对法律移植过程中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法律移植必须要在本土资源和国际化相关联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后发展国家在进行法律移植时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本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的看待外来法与本土法的冲突,在合理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法律经验的前提下,不抛弃本国自有的法律习惯,将外来资源与本土资源相融合,以便更好的进行法律移植。
革命黨游說李鴻章(1823-1901)參加反清運動研究
作者:Siu man Wong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革命黨游說李鴻章(1823-1901)參加反清運動研究
从汉冶萍公司的兴衰看晚清的宪政缺失
作者:周佳佳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冶萍公司  汉阳铁厂  晚清政府  有限政府  宪政缺失  近代化洋务运动 
描述:。对于该问题的分析,学界通常的观点是资金的短缺,人才储备的不足,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以及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而甚少从政治环境以及法律环境来进行剖析。在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宪政的概念也随之步入了晚清统治者的视野
江户时代的尊王思想与明治维新
作者:刘琳琳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江户时代尊王思想  近代化  幕藩体制 
描述:家统治阶级的尊王意识和尊王政策,以及民众和下级武士的尊王意识。通过这些考察可以认为:江户时代尊王思想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无条件地崇拜和服从权威,但它在封建国家体制中的功能却具有两面性。即一方面它用天皇的万世一系为封建等级制度赋予了合理性,从而具有维护封建统治、强化幕府政权合法性的功能。另一方面,尊王思想把天皇抬高到封建国家最高君主的地位,这就在客观上降低了幕府的政治地位,削弱了其权威。由于尊王思想具有这种特异的性质和功能,所以它在幕末时期能够促使下级武士打破封建等级观念和藩本位意识的束缚,积极投入倒幕维新运动,推动了近代国家体制所要求的全民一致效忠国家意识的形成,从而在日本近代化起步阶段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取法西洋:洋务运动时期旅西游记中的西方海防
作者:李尹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  出洋国人  旅西游记  海防文明  洋务运动 
描述:手认识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本文在对洋务运动时期出洋国人所作的游记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试图重现这一时期中国人亲历西方、考察海防文明的心路历程,继而揭示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