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07)
学位论文(103)
报纸(61)
会议论文(20)
图书(13)
视频(6)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715)
历史研究 (49)
甲午人物 (35)
史料集锦 (7)
重要战役 (4)
按年份分组
2013(55)
2012(59)
2011(50)
2010(43)
2009(57)
2008(33)
2007(36)
2001(19)
2000(13)
1991(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810)
李鸿章与中法战争
作者:何东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中法战争  中法和谈 
描述:自强运动,他选择了避战求和的对法策略,并与法国鉴订了《宝海三条》。当法国挑起战争后,李鸿章又适时推行以战谋和的对法策略,一方面对前方战局进行战术指导和物资支援,另一方面,推动中法和谈议结越南事宜。使两国先签《天津条约》,后订《中法新约》,最终结束战争。法国通过这场战争实现了预定目标,中国虽未落败,却为此战争支付浩繁。以致延误了随后的海防建设,使李鸿章早先拟定的国防、外交战略无从实现。
《佐治刍言》在晚清的译介与影响
作者:鲁紫鹃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佐治刍言》  傅兰雅  洋务运动时期  晚清时期  翻译策略 
描述:的译著则较为稀少,因此,在西方社会只是一本普及读物的《佐治刍言》,在晚清社会却成为人们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书籍,对当时人的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佐治刍言》是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的产物,可它的广泛传播却是在维新运动期间,其在知识界的影响也主要集中在维新派人士之间,对维新运动的发展贡献了一臂之力。
武士新岛襄的基督教之路
作者:郭伟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岛襄  同志社大学  日本  明治维新  武士  美国  基督教  私立大学 
描述:述了新岛襄的一生,幕末武士出身的他为何选择信仰基督教以及他在美国的教育经历和信仰历程,归国后为创办基督教大学所经历的艰辛与在同志社发展过程他的思想变化。本文主要从时间上把握新岛襄一生中的三个阶段,通过分析解答笔者在阅读新岛襄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意识,结合他生涯中一些典型事迹,尤其是他在创立同志社大学过程中的一些表现,来分析他短暂一生中的思想发展历程,以此来一窥他是如何处理日本传统的武士伦理与西方基督教信仰之间的关系的。本文大致上分为3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介绍国内外对于新岛襄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为新岛襄的生涯,包括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以及他为何选择了基督教信仰、他秘密脱逃到美国之后遇到的对他后来有重要影响的人以及在美国的的生活和学习、在美国学成归国后的传教及教育活动三个阶段,以问答的形式来论述;第三部分论述新岛晚年思想部分向日本的回归。第四部分是简单的结语部分。
明治政史中超然主义的兴起与衰落
作者:孙志鹏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超然主义  伊藤博文  山县有朋 
描述:朋的“超然主义”表示不打算与民党合作,想以藩阀集团为主支撑明治政府的态度,其中明显包含了藩阀政治家对民党的蔑视与保守倾向。但是通过第一届帝国议会的攻防,“超然主义”显示出了它的空想性。由于伊藤博文的组党计划得不到政府高层的支持,所以伊藤转而谋求与自由党土佐派的提携,这是对“超然主义”在事实上的抵抗。而彻底的“超然主义使徒”山县此时亦组建政府党,将大成会组成国民协会。在经过九次议会之后,伊藤与自由党之间公然提携,表明了伊藤博文在实践上对山县有朋的反对。同时,自由党总裁板垣的入阁表示政党开始接近权力,已经一脚跨入政府的大门。松隈联立内阁的成立表示,在明治宪法体制下,藩阀不能无视民党的存在,只是此时的联立尚未固定化,在遇到各自切身利益之时就互不相让。伊藤博文第三次组阁后,开始第二次实施自己的组党计...
袁世凯与中韩宗藩关系
作者:片忠范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袁世凯  宗藩关系  闵泳翊  闵妃集团  大院君  李鸿章 
描述:袁世凯与中韩宗藩关系
李鸿章与近代中国的经济主权(1870-1895)
作者:王春华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近代中国  经济主权 
描述:步的认识,但并未形成明确的经济主权观念。70年代以后,面对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主权大量丧失,利源外泄的严重局面,加上近代国际法输入中国和幕友同僚的影响,李鸿章在外交和办理洋务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较为明确清晰的经济主权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轮船、采矿、铁路、电报等是中国主权或自主之权,保利权,渐收利权等。李鸿章的经济主权实践主要集中在外交和经济两个方面,在外交上,李鸿章通过商约谈判极力阻止欧美列强对中国经济主权的侵夺,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延缓了中国经济主权的丧失进程。在经济上,李鸿章在自办近代民用企业,抵制欧美列强对中国经济主权的侵夺,保我利权或渐收利权的同时,在对外经济交涉中,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或并购外资企业,或购回外商擅设的铁路电报,或与外商订立齐价合同,部分收回经济主权。从总体上说,李鸿章的...
沈葆楨思想關於台灣之全球在地化模式的論述--兼論清代洋務運動對資本主義進程的回應
作者:李東順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開山撫番  移駐巡撫  牡丹社事件  發展政策  臺灣  沈葆楨  全球化  全球在地化 
描述:綜其生平,沈葆楨高瞻遠矚,允為臺灣邁向現代化之前驅,厥功甚偉。當國家民族遭逢重大危險之時,領導人物所最需要的便是這種冒險犯難、義無反顧的忠勇精神。質此,這正是沈葆楨所最值得則傚之處,更何況他在臺灣還更多極具價值的建樹。印證晚清洋務運動對臺灣全球化的融入,社會發展演變,在地化模式的回應、變遷和轉型成「全球在地化」的成熟模式是相當成功的,亦是晚清治臺政策的重大轉捩點。
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
作者:朱高云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须和戎  理势情  谨守约章  以夷制夷 
描述:李鸿章外交思想研究
试论19世纪80年代朝鲜自主外交——以遣使欧美为中心
作者:朴帝炫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藩关系  李鸿章  袁世凯  朴定阳 
描述:利益。清政府感到为了维护自己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保障东北的安全,需要加强对朝鲜的宗主权,自然引起了朝鲜方面的不满。“壬午兵变”后,清朝进一步加强对朝鲜内政外交的积极干涉,使朝鲜朝野对中国的离心倾向与日增大,因而脱离清朝控制,实现独立自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要求具体表现为“甲申政变”和“朝俄密约”等事件。1885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更加粗暴地干涉朝鲜的内政外交,对于袁世凯的蛮横干涉一直感到不安的朝鲜政府,为了摆脱清政府的控制,决定在与各国签订的修好通商条约基础上,派遣使节到欧美各国,利用西方势力以牵制中国。 1887年8月,朝鲜政府任命朴定阳为驻美全权公使。清政府以违背属邦体制为由出面阻拦,中韩两国就派使问题进行交涉。结果,清政府准予使臣赴任,但必须遵守“另约三端”。其内容包括:朝鲜使节初至各国,应先赴中国使馆具报,请由中国钦差率同赴外部;公开外交场合,朝鲜使节应随中国钦差之后;若有紧要事项,应先与中国钦差密商。但是,朝鲜全权公使朴定阳到美国后,违背“三端”中的第一端“先赴同赴”,自主地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因此,清政府诘责朝鲜政府,并向朝鲜政府施加压力,最后迫使朴定阳在任职一年后被召回。 朝鲜政府向欧美各国派遣全权公使的目的,是向国际社会宣告自己为主权国家,借外交活动来寻求独立自主。朴定阳以朝鲜驻美全权公使的身份,力排清政府的干涉,完成了与美国开展外交关系的重任。朝鲜政府遣使欧美以及朴定阳在美国进行的自主外交,表现出了朝鲜在清朝的控制之下力图要求独立自主的努力,在韩国外交史上的意义重大。
傅兰雅在华传播西学的历史考察
作者:赵红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傅兰雅  西方传教士  西学传播  基督教思想  启蒙思想  洋务运动 
描述:傅兰雅在华传播西学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