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5)
期刊文章(36)
图书(7)
学位论文(7)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0)
历史研究 (26)
战争概览 (24)
史料集锦 (15)
重要战役 (2)
按年份分组
2012(10)
2008(10)
2007(6)
2006(1)
2005(2)
1997(1)
1995(4)
1985(1)
1963(1)
193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97)
李鸿章发迹史17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发迹史17
李鸿章与俄国人的私下交易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与俄国人的私下交易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本观
作者:周秀梅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清政府本观  错误知觉  甲午战败 
描述:,而这种错误的认知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走向战争的失败。
洋务派的甲午战争
作者:王昭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派  甲午战争 
描述:本文研究了洋务派与甲午战争的关系,旨在从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教训中去吸取对我们今天改革与开放有价值的借鉴。
高尔基笔下的李鸿章
作者:童道明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高尔基  展览厅  翻译官  绿宝石  衣袖  玻璃盖  长篇小说  阿尔泰  大理石板 
描述:1896年5月,李鸿章参加尼古拉二世加冕礼。高尔基在长篇小说《克里木——萨姆金的一生》里,这样描写这位前清官僚:在阿尔泰展览厅里,李鸿章在各色宝石陈列台前停住,小胡子直抖动。翻译官马上要求打开
4月12日—6月20日邓世昌纪念馆闭馆改造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4月12日—6月20日邓世昌纪念馆闭馆改造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海军装备建设
作者:张家瑞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中国近代  海军装备  造船  江南制造局  曾国藩  洋务运动  海军史  海军建设  铁甲 
描述:李鸿章与中国近代海军装备建设
从儒家“中和”思想看晚清外交中的和战交锋:以李鸿章、张之洞为典型的考察
作者:曹波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晚清外交  和战交锋  李鸿章  张之洞 
描述:洞为代表,它的本质是以武力维权,最大程度上维护晚清政府的主权和尊严。这两种策略的提出及运用都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在晚清和战外交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李鸿章与张之洞两位晚清外交的重要大臣表现的尤为突出,终因在当时国内外的严峻形势下,晚清外交策略选择了以和为主,以战为辅的特殊形式。但“和”并没有给晚清政府带来和平稳定的外交局面,以及平等的对话权;而“战”也并没有为其获得应有的权益,使晚清政府发展强大起来。然而和战策略的运用,彼此相辅相成,让晚清政府在当时的局势下得以生存下来,并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成绩。它的提出也是在当时特定的外交环境下晚清政府综合考虑的结果,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在外交活动上的体现,也使得晚清外交最终形成了爱国与误国并存的外交事实。总而言之,晚清外交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从此之后逐渐走向消极的发展方向。从晚清和战外交策略的制定上来说,儒家“中和”的思想是其产生的主观条件,但从这一外交策略的具体实施来看,却又是对于儒家思想的真正偏离,并没有达到儒家思想中所要求的外交状态:共享利益,在平等的基础上和谐发展。究其因为是晚清政府本身的性质和孱弱的综合国力所致,晚清外交策略所要求协和万邦的理想状态并没有达到,但却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艰难的生存下来。通过儒家思想对晚清外交的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晚清外交策略以和为主,辅之以战,两者相互结合又相互补充,最终形成了其特殊的局面,以致于使晚清政府沦为了西方列强的附庸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强大起来。晚清外交的根本目的没有达到,从此以后晚清外交走向了消极的低谷。
李鸿章的幽默和机智
作者:王诵诗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的幽默和机智
只知“做事”不知“做人”的李鸿章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只知“做事”不知“做人”的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