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7)
报纸(14)
学位论文(5)
图书(3)
视频(2)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33)
战争概览 (23)
历史研究 (13)
史料集锦 (2)
按年份分组
2013(3)
2012(2)
2011(17)
2009(3)
2008(4)
2007(4)
1999(2)
1998(1)
1997(1)
1994(4)
按来源分组
其它(71)
李鸿章的社会整合与控制思想研究
作者:田淑芳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社会整合  社会控制  社会建设 
描述:的儒学教育,因而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忧患意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与“以和为贵”的处事原则是其社会整合与控制思想的文化基因。而在与西方接触交涉的过程中,李鸿章又意识到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学习西方当属救国之急务。于是,李鸿章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与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之间、在因循守旧与立志革新之间徘徊游走,从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等层面提出了整合方案,并付诸实践。在社会制度层面,李鸿章提出“中体西用,道器兼备”,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制度的主体地位,认为中学可以“治人心”,具有精神价值;而西学可以“应世事”,具有物质价值,论证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兼容并蓄的方式,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这一思想有效地减少了改革的阻力、维护了民族尊严,能够防止社会迅速解体。在社会组织层面,李鸿章提出“团、练合一,守望相助”。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李鸿章回到家乡安徽,基于乡邻、亲族、门生故旧等地缘、血缘和业缘关系,努力发展团练,一方面对广大民众进行教育,使其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不敢藏留匪患;另一方面,组织军事训练,共同抵御外敌,形成了一支整齐可用的团练势力,对于维护安徽乃至整个清王朝的社会秩序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价值观念层面,李鸿章提出“改革科举,兴学育才”。一方面维护科举制度在形成价值认同、促进社会流动等方面发挥的社会整合作用,另一方面,改革科举制所带来的人才禁锢等种种弊端,努力变革考试功令,兴办新式学堂,派遣幼童出国,引导有志之士明习洋务,使科技强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在价值观念层面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整合与控制。与身处同一时代的康有为相比,李鸿章社会改革的步伐更加平稳缓慢,他的社会整合与控制思想更加务求实效。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李鸿章社会整合与控制思想存在缺陷和不足,其根本目的亦是在于维护晚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但是,李鸿章的种种努力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道路,对当前的社会建设也存在一些有益的参考。
影像中的“社会记忆”变迁:以李鸿章形象为例
作者:徐新闻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社会记忆  影像叙事  社会叙事 
描述:影像中的“社会记忆”变迁:以李鸿章形象为例
历史比较教学法在综合探究课中的运用:以明治维新为例
作者:徐小燕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学历史  综合探究课  比较教学法  合作学习 
描述:。与旧教材编排相比,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大变化。 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同属于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却有成有败。为什么地域相同,国情相似,但结果却有所不同?这就是值得探究的地方。 有关三国改革的历史知识浩如烟海,纷繁复杂,如何让学生有效地从烦杂的历史知识中找出相似知识的本质规律。我们在教学中适宜采用的方法就是历史比较教学法。在明治维新综合探究课中,如果恰当地运用比较教学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特点、本质、规律及其影响。如何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呢?在本文中,笔者通过选择短小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通过设问激起学生探究的悬念、精心选择相关的史料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探究课中,老师还要注意克服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教学效果平平淡淡的缺陷,主导好探究课的评价,以期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
作者:马昌华编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
张荫桓与美国排华运动
作者:薛改霞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荫桓  张之洞  李鸿章  排华惨案  排华律  自禁条约 
描述:予华人赴美的自由,自此大量华人涌入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华人在美人数达到10万多人。虽然自华工踏上美国领土之日起,迫害华工事件便时有发生,但作为国家政策,美国政府仍然欢迎和鼓励华工来美。 但自从1869年太平洋铁路建成以及70年代席卷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一直存在的美国种族主义歧视,排华浪潮随之也在不断高涨。美国的排华逐渐从地方蔓延到全国,成为中美交涉的主要问题之一。此时,晚清政府的侨务政策已由漠不关心转向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加以保护。自1876年起,清政府就曾不断对美国迫害华工提出抗议,并专门派出代表团深入华工重地,调查华工在美国的情况,并于1878年正式成立驻美大使馆和旧金山总领事馆来保护在美华工的权益。这一时期的排华事件还只是地方性的,但最后美国两大政党为了拉拢选票,开始逐步修改、制定法令来阻止华工来美。1880年《中美续修条约》的签订,给美国政府排华提供了法律依据。最终,在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从此结束了华工自由赴美的时代。此后,美国资产阶级不断策动排华暴行,在美华工和其他华侨的处境每况愈下。 在美国排华运动最剧烈的时期,晚清政府派张荫桓担任驻美公使,与美国就排华惨案和排华律进行交涉。张荫桓凭着个人的外交才能与美国政府竭力交涉,最终使美国同意赔偿华工惨案。而在与美国谈判“排华律”问题上,张荫桓制订了“自禁条约”,试图以禁止华工赴美的让步,换取在美华工和其他华人的安全以及其余华人赴美的权利。但最终因为在美华人、张之洞及李鸿章等官员的反对,特别是因为美国企图彻底根除在美的华人,因而使“自禁条约”的交涉最终破裂。美国政府单方面地通过了“斯科特法案”,并规定:凡华工无论曾在美,或现时,或将来,一离美境,均不准复来居住,一切已离美华工一律禁止来美国。虽然以张荫桓为代表的驻美使节及清政府设法努力挽回华侨权利,但因为当时的中国国力衰弱,又已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因此带来外交上的软弱无能,最终在中美“排华律”的交涉中,成为失败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