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8)
报纸(42)
学位论文(19)
图书(3)
会议论文(2)
视频(2)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126)
历史研究 (16)
战争概览 (11)
史料集锦 (3)
按年份分组
2013(15)
2012(29)
2011(22)
2008(11)
2007(6)
2006(6)
2003(3)
1996(3)
1995(2)
1994(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6)
李鸿章与晚清军事近代化
作者:刘振军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锋,中国最先受到西方威胁的也是船炮,因而中国的近代化是从军事上开始的。李鸿章是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先驱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李鸿章在晚清军事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阐述。 一、李鸿章与淮军近代化,说明了淮军近代化的原因、途气历史过程及结果等。 二、李鸿章的洋务军事工业与军事近代化。阐述了李鸿章办洋务军事工业的原因,具体情况以及这些军事工业与军事近代化的关系. 三、派留学、兴学堂 陈 述了李鸿章派留学、兴学堂的原因,具体情况.及在军事近代化中的历史作用。 四、李鸿章与近代化海军。概括了李鸿章对近代化海军的认识,李鸿章与近代化海军的关系。 五、李鸿章的军事自强思想。介绍了李鸿章军事自强思想的来源及其主张,李鸿章之中西军事比较观。 最后,分析了李鸿章的近代化海阶军为何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李鸿章在晚清军事近代化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甲午战争与翁同龢
作者:常熟市人民政府中国史学会合编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甲午战争与翁同龢
李鸿章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作者:张强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经济伦理思想  官督商办  国利  民利 
描述:年在清政府为官期间的洋务运动实践,应该说,他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理论学习和洋务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他复杂的思想内在和现实的时代背景。具体而言,主要在国富与国强关系辩证、国利民利的辩证关系和对外通商的经济伦理反思这几个方面。李鸿章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历史刻痕,即就是为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苟延残喘寻找救治良方,他的具体活动也非常清楚,大致有三个方面:政治管理、经济治理和军事准备,这三个方面体现为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国家富裕与强大。为了实现这个政治目的,李鸿章认为,通过自上而下的商业观念的转变,以洋务运动为主要经济手段,通过改善经济状况为训练新军和政权稳定提供支撑。他认识到自强和求富之间的关系,就是国富与国强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李鸿章看来,要实现国富与国强,必须是先自强以求富,才能寓强于富,他们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论基础在于言利求富的功利论。李鸿章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因为一切利益只有在国家利益这个层面上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民利就是为国利而存在的,国利在李鸿章的意识中并未体现其对民利的保护。就国利和民利的实现途径而言,李鸿章认为就是大力发展军工业与相关产业链,不断积累财富和力量,以达到对封建政权的保护和一定程度上对列强的抵抗。自鸦片战争失败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为洋商的顺利向华倾销打开了通道,这个时候,一部分开明的具有商业经济意识的知识分子发现在军事战争之下,掩藏着资本主义列强通过经济侵华的狼子野心,由于西方经济技术及其管理经营的发达,侵华产品在价格、质量、科技含量、成本和种类上比华商在自然经济形态下手工作坊所生产的商品有着非常明显的竞争力。李鸿章等人提倡兴办洋务就是为了给中国的商品业注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因素,以便在竞争中不至于被动挨打,为抵制西方商品倾销做技术上和理念上的准备。其实,这也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理念在经济中的实际应用。相对于清朝政府内部的保守派而言,李鸿章算得上是一个改革派,可是与真正借鉴西方政治经济体制成功经验为改革理论之根本的改革派相比,李鸿章却又是一个十足的保守派。如果说重官利轻民利是其社会角色造成的必然结果的话,那么他坚持中体西用则体现其保守之本色,他经济伦理思想的这些特征构成了他充满争议的理论研究话题。李鸿章及其洋务运动之评价,和其经济伦理思想之评价是不同的,作为一种经济伦理思想,李鸿章的那些思想的提出和实践本身既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具有一定的思想认识局限和个人文化传统之影响,以及当时在某种特定历史境遇下他所做的缺乏严肃性但却后果严重的行为。就李鸿章经济伦理思想的积极性而言,李鸿章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加速中国近代化进程和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消极方面表现为国利大于私利的义利观指导下的官督商办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以及对民族资本的搜刮,不利于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加剧了半殖民地的深化。
1861--1905年沙俄对朝鲜半岛的争夺
作者:贾晋坤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沙俄  朝鲜半岛  甲午战争  日俄战争 
描述:改革,从而走上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对原料产地以及销售市场的渴求使其转变其传统的外交场所,开始了向中亚以及远东地区的扩张。而此时的朝鲜半岛也面临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国的危难形势,相对于日、英、美等国
李鸿章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作者:王芳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描述:艰难的历史使命。 晚清之际,中国传统教育开始变得空疏无用,无论是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各级各类的学校都成了科举制的附庸。学校教育丧失了独立性,从教学内容到学生的考课,都以科举入仕为宗旨。由封建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一心钻研八股文,对八股之外的世界一无所知。随着洋务运动的启动,以奕、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与西方列强日益接触频繁。他们意识到中国的科技、军事、教育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他们亲眼目睹了西方教育下的人才辈出,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变革意识。他们冲破重重阻力,对传统封建教育加以变革,拉开了洋务教育的帷幕。 作为洋务派的首领及中坚力量,李鸿章在教育领域提出了一些先进的教育主张,并身体力行地去办教育。例如,他主张改革传统的科举取士制度,试图建立新的教育体制;积极倡导...
张佩纶前半生事迹考论
作者:潘静如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張佩綸  張印塘  李鴻章  清流  馬江戰役 
描述:增多,主要集中在他的“清流”身份,仍有很大的開拓和挖掘空間。因此,本文試圖另闢蹊徑,採取詩史互證的方式,在剔除不實記載的同時,辨正、还原出若干重要問題的本来面目。在體例上,既不同於譜錄的因年編次,也不同於一般論文的分類論述,而是年經事緯的交錯開來。這樣一來,局部章節可能顯得突兀或支離,但在整體上脈絡會分明一點。本文主要考述了張佩綸的家世,早年的生活,與李鴻章等人的交遊或關係,以及馬尾戰敗後流戍張家口的一些活動。因篇幅所限,都下十年的“清流”活動時期,雖然非常重要,也只能一筆帶過。題目作“前半生”,實際是籠統言之。論文末附《張佩綸著述考》一篇,希望有助於讀者了解他的學問和才情。
中俄东三省交收谈判(1900-1901)
作者:鲍庆干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俄关系东三省谈判李鸿章  张之洞  刘坤一  盛宣怀  列强  拒约 
描述:章担心拒约会引起俄国与中国决裂,主张与之即刻订约。而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起而请求清廷拒约,以为此约订则东三省无异为俄人所有,列强必群起瓜分。这一派人又深受英、日之影响,持论更坚定。双方争持不下。盛宣怀向清廷提出一个中间性的建议,认为可以借列强之干涉,将条款删改妥当之后,即与俄国订立,以为两全之地。这成为清廷的基本对策,虽然仍有过游移。条款由俄国作了一次不充分的修改,但列强仍未满意,仍旧警告中国不要画押。清廷求助列强无望,最终在内外压力之下,拒绝在约稿上画押。交涉至此中断。
革命党游说李鸿章(1823-1901)参加反淸运动硏究
作者:黄少文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革命党游说李鸿章(1823-1901)参加反淸运动硏究
国殇——从甲午战争至甲辰战争
作者:杨惠萍 穆景元 郑学元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史料 
描述:国殇——从甲午战争至甲辰战争
李鸿章与直隶教育
作者:张晓飞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直隶  文教  近代化  学堂 
描述:人,这些文人或是直接参与、或是被李鸿章荐举为直隶地方官而间接从事文教建设。李鸿章与他们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而且作为地方官的文人也能够尽职尽责,从而在客观上为直隶文教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人才保障。更重要的是李鸿章等人的文教观念正处于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一、兼通汉宋,以义理之学为先。这一观念由曾国藩提出,而主要体现于他的《劝学篇示直隶士子》一文中,因而在直隶文教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二、突出实学,改革科举制度。突出实学是对科举制度的偏离,而李鸿章、吴汝纶等人则直接提出了改革科举甚至废除科举的主张,李鸿章最初是指斥章句试帖,主张改革科举制度,也曾有过废除科举的言论,但他的基本观点是变通。吴汝纶抨击科举制度较晚,但其主张却极其鲜明,即废除科举。三、讲求西学,培养新式人才。由于对科举制度弊端有充分的认识,李鸿章、吴汝纶等人大力倡导西学,以图培养适应于时代需要的人才。这些文教思想虽然不能严格区分先后,但却体现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化,况且它们都曾在直隶的文教建设方面得到具体运用,从而为直隶学风的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部分则是对新式学堂教育的论证。李鸿章的学堂教育思想开始形成于同治二年(1863年)的《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而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筹议海防折》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李鸿章在直隶建立的军事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是他学堂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这些学堂在学生的招收、教师的选聘、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具有更加明显的近代属性,成为直隶近代学校的萌芽,正如现代人所说:“洋务运动虽然成效不佳,但在此期间培养的一批新式人才对祖国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他们中许多人被李鸿章招到直隶和北洋任职,在直隶早期近代化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李鸿章及其幕僚在直隶进行文化教育建设的研究,揭示了他们在直隶文教近代化方面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文章的结论是:李鸿章是清末直隶文教发展的推动者,他直接促成了直隶文教近代化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