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8)
学位论文(47)
会议论文(6)
报纸(1)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甲午人物 (139)
战争概览 (62)
历史研究 (21)
重要战役 (1)
按年份分组
2013(18)
2012(18)
2011(21)
2010(15)
2009(19)
2007(11)
2004(6)
2003(7)
1997(6)
1994(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3)
合肥传承:包家祠堂李家修李鸿章家族与合肥文教发展
作者:甘政权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合肥传承:包家祠堂李家修李鸿章家族与合肥文教发展
从大沼枕山的诗看明治维新
作者:暂无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从大沼枕山的诗看明治维新
李鸿章为何“忽悠”朝廷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为何“忽悠”朝廷
晚清外交体制研究(1861-1901年)—总理衙门与北洋大臣
作者:吉正芬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外交体制  总理衙门  北洋大臣  李鸿章 
描述:清外交体制经历了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这一演变同时也反映了晚清外交观念从夷务—洋务—外务的一个转变过程。 本文主要探讨的重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考察总理衙门设置的缘起,简述清代早期的对外关系,及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设立总理衙门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总理衙门外交权责的分配及其运作方式。其二,论述北洋通商大臣权责的演变,并进一步探讨其外交职掌范围及其与总理衙门的关系。其三,论述晚清外交权利结构的二元性特征—总理衙门与北洋大臣在外交上的合作与竞争。因奕訢文祥与李鸿章的合作关系,使得二者的合作达到高峰,其后,文祥去世,奕訢遭受打击,被逐出总理衙门,总署权力下降,沦为—备咨询的顾问机构,北洋大臣李鸿章独掌对外交涉。在李鸿章下台后,清廷外交又短暂地回复到督抚外交的局面,直至外务部的成立,才结束了晚清外交权力机构混乱、政出多门的局面。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晚清外交体制的演变长达40年,其间形成的外交权力重心双元化对晚清对外交涉的影响,致使总理衙门和北洋大臣处理外交事务都没有独立的主导权,相互受到牵制。晚清外交失利,固然与清朝的国势有关,但这种外交机构权责分配的混乱,外交体制的落后,导致的对外交涉时政策的反复与被动,则不是一句“弱国外交”可以修饰的。
阿胶与李鸿章英国“扬眉吐痰”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阿胶与李鸿章英国“扬眉吐痰”
动用关系网赴津上书李鸿章力言改良 佛照楼里孙中山幻想破灭
作者:连志刚 冷启迪 付希华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动用关系网赴津上书李鸿章力言改良 佛照楼里孙中山幻想破灭
民族英雄左宝贵
作者:廉成灿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民族英雄左宝贵
李鸿章绝联骂“鬼子”
作者:暂无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绝联骂“鬼子”
李鸿章差点成为中国首任总统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差点成为中国首任总统
李鸿章的扬州房产在哪里?
作者:暂无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的扬州房产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