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2)
学位论文(8)
报纸(7)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55)
历史研究 (5)
甲午人物 (5)
史料集锦 (2)
按年份分组
2014(8)
2012(5)
2011(6)
2010(5)
2008(1)
2007(2)
2003(1)
2000(4)
1999(5)
199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67)
丁汝昌故里寻访记
作者:暂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丁汝昌故里寻访记
伊藤博文玄外孙担任日本新外相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伊藤博文玄外孙担任日本新外相
修缮大悲院西院有重要文物发现玉佛殿内顶惊现千秋带记载李鸿章修造等内容百余文字未见史载
作者:暂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修缮大悲院西院有重要文物发现玉佛殿内顶惊现千秋带记载李鸿章修造等内容百余文字未见史载
明治初年地税征收制度改革研究:以大藏省租税司的施政为中心
作者:刘峰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征税制度  地税改革  租税司 
描述:时随着实物纳租方式顽症的不断暴露以及殖产兴业政策的实施,而逐步加快改革地租缴纳方式;第三章论述政府解除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及整理藩的土地领有关系,消除了其在征税及管理上给政府施政造成的障碍;第四章
近代中国幼童留美问题研究:兼论中国近代化成败的外部动因
作者:曾妍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幼童  留学美国  晚清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留学教育 
描述:思想文化影响幼童们的价值观,提前撤回这批幼童,导致此计划就此夭折。此事件处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化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未能像日本一样走上强国之路,就学习西方这一角度为基本出发点来分析,是因为未能全面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和社会制度、思想文化,仅强调学习单一的器物技术的狭隘认识造成的。幼童能够成功派出美国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当时客观历史条件迫使清政府派出幼童到美国学习。然后是容闳与清政府洋务派核心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共同促成了这次计划的完成。最后是《蒲安臣条约》地签订为这次幼童留美计划能够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由于幼童留美计划在展开过程期间管理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清政府认为学生们受到了西方思想制度文化的影响,中途则撤回了他们。尽管留学生们中途被撤回,但是他们回国后,在邮电、矿冶、铁路兴建、外交等方面对中国的近代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政府组织之下的这次留学之所以没有完成原定的学习计划,也没能使中国变得富强。是因为包括洋务派在内的清朝统治集团,为了利用学生们学到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传统的封建统治。所以极不愿意学生们留美期间,接受或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以免对传统封建统治造成冲击和威胁。近代中国人对接受西方先进事物经历了漫长的认识过程,具体来说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向制度的过程。这些过程告诉我们无论哪个阶级在为中国近代化努力奋斗过程中,都没办法逃避经济基础都要有与之适应的上层建筑这个科学原理。幼童留美事件留下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人深思。
甲申至甲午间北洋在海军建设上的若干失误
作者:罗肇前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军建设  巡洋舰  北洋舰队  海防舰  左宗棠  甲午战争  铁甲舰  日本  快船  大东沟 
描述:甲申至甲午间北洋在海军建设上的若干失误
三十年来曾国藩与洋务运动研究述要
作者:成赛军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国藩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研究者对曾国藩所从事的洋务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曾国藩洋务思想产生的原因;曾国藩兴办洋务的目的;曾国藩从事洋务的主要内容和成就;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中国产业革命的起点——洋务运动
作者:骆敬兴  年份:199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产业革命  洋务派  中国社会  经济进程  以史为鉴  学习西方  新生产力  历史作用  中国近代 
描述:用,重新审视、评价洋务运动,以史为鉴,为经济建设服务,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
李鸿章与名士郭嵩焘
作者:路芳  年份:2003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郭嵩焘  近代化  洋务 
描述:李鸿章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之一。而郭嵩焘则是一名羽扇纶巾的儒士,但二人却相知良深,私谊笃厚。郭嵩焘是李鸿章的洋务高参,李鸿章则是郭嵩焘政治生命的保护人。
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的两点反思
作者:周锐武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新课标  历史课  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洋务运动  《纲要》  信息传输设备  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媒体  甲午中日战争 
描述: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的两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