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54)
报纸(517)
学位论文(85)
会议论文(33)
图书(26)
视频(12)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876)
甲午人物 (297)
历史研究 (291)
史料集锦 (34)
重要战役 (30)
按年份分组
2012(132)
2011(174)
2010(78)
2009(93)
2008(86)
2007(50)
2006(40)
1997(20)
1996(28)
1994(49)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28)
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
作者:王瑛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晚清条约  条约体系 
描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学术史回顾,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结构、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并对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 正文部分共七章。第一章考察了李鸿章条约活动的思想基因,其中华夷秩序到条约体系的转变是李鸿章条约交涉的时代背景,而传统文化的浸润与近代外交观念的汲取是其条约思想形成的思想因子。传统文化的积淀给予了李鸿章息事怀柔、诚信待人的条约策略合理内核,近代外交理念则为李鸿章条约交涉中实施以理为据提供了斗争手段。两种外交理念的交织不可避免会使李鸿章条约交涉行为及思想打上新旧杂糅的印记。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李鸿章对条约关系认同的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四个阶段体现了李鸿章从传统订约思想到条约公法思想的转变。第三章、第四章则对李鸿章在晚清的主要订约类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考察。第五章探讨了李鸿章以“诚信”为前提、以“力保和局”为目的、以增强国民守约意识为举措的“谨守约章”思想。这一条约思想,深刻体现了李鸿章与清政府对条约体系在近代国际交往中不可抗逆性的接受与调适。第六章主要通过1867年李鸿章所上《筹议修约事宜折》,阐述了李鸿章以自强为基础的修约观。并对李鸿章因国而异的修约原则,徐图缓之的修约方法以及成效甚微的修约实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释。第七章主要涉及复杂局势下李鸿章条约交涉的方略,如以理为据、惟力是视、区别对待、以夷制夷、情感沟通。 结语部分则结合历史人物评价标准,李鸿章在晚清条约交涉中的地位以及对晚清外交转型的推动等方面对李鸿章的评价进行了再思考,得出了李鸿章条约交涉屈辱是其对条约、公法的过分依赖,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的结果,更是时代的局限、国力的孱弱、体制窒碍的结果。
李鸿章与滇案交涉
作者:方英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威妥玛  马嘉理案  总理衙门 
描述:与赫德之间、李鸿章与总理衙门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分析这四对矛盾对滇案交涉进程与结局的影响;分析李鸿章在滇案交涉中从积极关注到奉命在津交涉到烟台全权主持订约的角色转变,旨在说明李鸿章接办滇案多是在威妥玛
简析日本明治时期的教育法制
作者:于志家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本  明治维新  教育法 
描述:要原因在于日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走了一条“捷径”,即利用日本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落差”,学习并有效地借鉴欧美强国的教育促发展的经验。从1872年《学制》的颁布到1890年的《教育敕语》,日本
兰学的传播发展及其对明治维新的影响
作者:王兵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兰学  洋学  幕府  明治维新 
描述:对明治维新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学习日本摄取西方文化的经验,给国内西方文化的吸收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兰学的产生。本章首先介绍了兰学的定义以及它的内涵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
作者:周瑾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律移植  明治维新  启示 
描述:背景进行分析,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三个领域的转变对这一时期的日本法律移植产生的影响进行事实阐述,用以论证法律移植不是单一的移植法律的过程,法律移植是与社会变迁紧密相连的。其次,通过对日本
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近代化思想的比较
作者:姚传德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近代化思想的比较
壬午至甲午韩中关系研究
作者:赵仁坤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中关系  朝中关系  甲午战争  清史 
描述:本文截取从壬午到甲申的韩中日近代史为背景,考察韩中宗藩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探讨近代韩中关系的性质和意义。 清承明制,其边疆周围有不少藩属国。所谓藩属国,是指那些在中国周围的许多由中国保护的国家。韩国... >> 详细
《申报》视野中的甲午战争
作者:易耕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申报》  甲午战争  知识分子 
描述:多是正面报道,对日军多是负面报道;而反思时,对清军的负面报道才开始涌现;当提倡改革时,大量批评议论清军,对日本的报道也逐渐客观起来。舆论决定新闻的选择,这是本文的横线,每章依此展开。 通过纵横两条线
傅兰雅在华传播西学的历史考察
作者:赵红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傅兰雅  西方传教士  西学传播  基督教思想  启蒙思想  洋务运动 
描述:傅兰雅在华传播西学的历史考察
晚清幕府与洋务运动
作者:陈艳杰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以再度复兴,此时已基本完备定型。 道光朝时期,社会危机愈益严重,政治、经济极端败坏。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晚清内忧外患、内外交困的历史局面为幕府制的新发展提供了外在的推力和契机。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之后,地方督抚的权力不断扩大,对幕僚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洋务运动的兴起,使洋务大员对精通洋务的新式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洋务派对散于社会上的各类新式人才也广为收罗。幕府则成为这类人才的集散地,由此造成了晚清幕府的兴盛。 洋务运动时期幕府之盛,可从曾国藩与李鸿章两位洋务大员的幕府构成窥见一斑。 二、晚清幕府与幕僚 聘请西学人才任幕僚是洋务派罗致人才的重要手段。曾、李、张等洋务大员极力延揽新式人才入幕。正是由于洋务大员们不拘一格地广收人才,才使“有一材一艺之能者,无不争擎于其门”,改变了传统幕府的智力结构和人才结构。洋务大员还把幕府作为造就人才、培养人才的场所,锻炼其幕僚的学识才干。为使幕府中的新式人才能发挥作用,洋务大员尽其所能,以各种方式保举幕僚,使其得到社会相当的人出身于洋务官僚的幕府。 (二)幕府与洋务思潮: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纲领的洋务思潮的兴起、演进都有洋务幕僚的作用在内。 (三)幕府与近代工业:洋务运动时期,洋务幕僚是洋务企业的主持者,他们在近代工业的创办上或提议或出谋划策或亲自主持,成绩是非常突出的。 (四)幕府与近代教育和科技:幕僚冯桂芬、周馥、容闳、华蘅芳、李善兰以及徐寿父子在推进近代教育和科技方面的贡献卓著。 (五)幕府与外交:洋务大员及其幕僚首开近代外交的先河,他们冲出了封建外交思想的藩篱。李鸿章等人的外交思想有不少内容就是由幕僚提出的。另外,一些幕僚出任驻外使臣,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四、简短的结论 晚清幕府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功绩之卓著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毕竟是对古代旧幕府的一种延续,所以其消极面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