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90)
报纸(145)
学位论文(131)
图书(23)
会议论文(17)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371)
甲午人物 (228)
历史研究 (190)
史料集锦 (11)
重要战役 (7)
按年份分组
2014(64)
2013(61)
2012(64)
2011(72)
2010(59)
2003(23)
1999(21)
1996(12)
1995(21)
193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07)
福泽谕吉研究——以政治思想为中心
作者:贺雷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泽谕吉  明治维新  脱亚论  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 
描述:与东亚的态度却有明显的不同,同时他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观也可以进一步分为对日本深受其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现实中对如何处理中国事务的建议。而在这一部分,我对福泽的亚洲观的上述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近代陆军的缺失与晚清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作者:冯勇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陆军  北洋海军  地缘战略  地面战场  社会动员力 
描述:意义则是指近代化陆军对于晚清近代工业和社会动员能力成长的积极作用。而近代海军特别是北洋海军的建设很难承担起上述近代陆军对晚清而言的军事意义和社会意义。近代海军的建设,不能满足晚清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因为最终是地面战场决定了晚清反侵略战争的胜负;并且北洋海军的建设有着种种的先天不足,除了技术含量太高、成本太大、规模有限之外,建设北洋海军只能培养出极少数精英来保卫国防,不具备培养社会动员能力的功能。建设近代陆军所带来的军事意义和社会意义表明,近代陆军对于晚清反侵略战争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近代陆军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晚清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洋务派科技引进研究
作者:王宜凯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科技引进  科技创新  科技观 
描述:。 应当承认,洋务派的科技引进活动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也相当有限。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洋务运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洋务派不仅引进了部分先进的近代科技,而且在科技引进的基础上
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输入及其影响
作者:宋红霞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自然科学  输入  影响 
描述:的推动作用。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逐步传入中国,而近代自然科学比较全面、系统地输入中国,则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所包括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药等各门学科
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作者:王艳华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华文化  多元一体  中体西用  洋务派  洋务运动  文化发展 
描述: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重新审视“中体西用”,在实践中积极推进“多元一体”文化模式,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大有裨益。 除了序言和结论部分外,本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中华民族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作者:郭联想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律移植  策略  法律规范  司法制度  法律教育 
描述:位一体的、整体的、渐进的移植策略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的重要影响。其后分别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规范、司法制度以及移植司法制度运作的主体的辅助手段——法律教育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三者在移植过程中的各自特点。基于以上的分析,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法律移植的成败进行评价,进一步得出对我国当代法律改革的启示。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漠河金矿
作者:廖晓红  年份:198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漠河金矿
洋务实业教育述论
作者:张旭辉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洋务派  实业教育 
描述:面阐述了洋务派实业教育实践:倡办实业教育机构、派遣游学、翻译西方近代科技书籍、对实业人才的重视;最后对洋务实业教育的特点、局限性和历史定位进行了客观评价。结论认为洋务实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既定目标,完成了使命,总体上看是成功的,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并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洋务派是当时社会中的精英群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私立大学缘起分析
作者:张坤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私立大学  资本主义 
描述:问题的研究,是从私立教育发展的历史、私立大学兴起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方面来解析日本私立大学缘起。通过这几个方面分析得出明治维新时期的私立大学的兴起是历史的一种延续与发展,同时也是在政治
国家神道与台湾殖民地统治
作者:吕芳麟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  明治维新  国家神道  台湾殖民地统治 
描述:改變。
由於國家神道有三大支柱: 「祭政一致」「日本帝國憲法」「教育敕語」, 而明治政府充分利用此三大支柱來推行國政, 並普及教育到國家的每一角落及每一國民。原本的司祭者 ― 天皇 ― 又兼任最高統治者的職位, 而且二三十年來上述三大支柱均一再地灌輸有關對天皇忠誠, 對國家效忠的民族主義政治思想(Ideology) ,以致當時的日本國民人人均有「隨時可為國家聖戰 ,為天皇效命在所不惜」的強烈意識 , 再加上日俄戰爭及中日戰爭的相繼戰勝超大國家 , 終於造成軍國主義高漲而出兵對外侵略, 最後必須走上不可收拾的毀滅之路。
1895年(明治28年) 中日戰爭的結果, 漢清政府大敗而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從此開治50年的台灣殖民地統治, 在此論文當中論述日本國家神道的政治演變及在制度上的改變, 相對其統治台灣時所實施的宗教政策的相關。也證明了日治時期的台灣宗教政策與日本國家神道政策是息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