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2)
学位论文(109)
报纸(13)
图书(10)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31)
甲午人物 (83)
历史研究 (56)
重要战役 (1)
按年份分组
2014(14)
2013(21)
2012(22)
2011(23)
2009(23)
2007(15)
1996(5)
1994(11)
1988(3)
193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71)
上安徽网也能报名扮“中堂”如果您有兴趣扮演李鸿章与游客交流,不妨上网填填报名表
作者:暂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上安徽网也能报名扮“中堂”如果您有兴趣扮演李鸿章与游客交流,不妨上网填填报名表
李鸿章日本遇刺始末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李鸿章日本遇刺始末
福泽谕吉研究——以政治思想为中心
作者:贺雷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泽谕吉  明治维新  脱亚论  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 
描述:步辨明日本明治时期新文学发生的语境,同时也为我们把握明治时代的主流话语奠定基础。本文试图较为全面地对福泽的理论进行概述,首先我想从发生学的角度对福泽思想的渊源进行考察,虽然作为一个致力于在日本传播西方思想的思想家,福泽对日本传统思想的评价并不高,但仍旧可以在福泽的思想中发现很多日本传统思想脉络的延续。然后我想简要地介绍一下福泽的生平,在这部分我主要选取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部分进行概述。在对福泽的思想进行考察时,我尝试从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角度来把握福泽的思想。虽然福泽的文明论明显受到来自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但与西方强调免于受到公权力压制的自由主义思想相比,福泽更强调“官民调和”以一致对外,为此他对西方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进行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解,而这种特色就在于他始终将日本的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个人自由对于福泽来说并非是抵御公权力的武器,而是配合政府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这种带有显著民族主义色彩的理解构成了他的文明论的核心。福泽思想的民族主义色彩还显现在他的亚洲观中。众所周知,福泽提出了著名的脱亚论,并且在其晚期成为一个狂热地主张向亚洲扩张的军国主义者,但他对待西方与东亚的态度却有明显的不同,同时他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观也可以进一步分为对日本深受其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现实中对如何处理中国事务的建议。而在这一部分,我对福泽的亚洲观的上述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文章的最后,我还将简要介绍我对部分文章中涉及的问题的思考。在理论及方法论方面,我导师提出的文化发生学的原理给我很大的启发,我将尝试从该理论出发来探讨福泽思想生成的脉络。此外西方政治理论中有关自由主义及民族主义的部分也为我对福泽的分析提供了基础。同时我导师所倡导的原典实证的方法也是我认为在进行学术研究中所必须采用的工具,在本文中我主要引用福泽的著作来展开对福泽思想的讨论。
“征韩论”与中日甲午战争
作者:杨秀祖 侯雪峰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征韩论  中日甲午战争  中国与日本  日本军国主义  明治政府  日本政府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大久保利通  资本主义经济  壬午兵变 
描述:本文揭示了十九世纪末叶日本征讨韩国论调的出笼过程、产生背景及产生原因。并认为“征韩论”的出笼是日本走向对外扩张的开始,在实施过程中日本同中国之间发生的冲突,使“征韩论”的内容由开始的单一对朝鲜用兵发展成为对朝鲜、中国同时进行侵略,“征韩论”的炮制及实施,当被视为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一个内在原因。
甲午战争的历史反思
作者:陈映侨 张杰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原因教训  现实启示 
描述:,扎实推进海军现代化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必须唤起全民族牢固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海权观,为建设海洋强国而奋斗。
福建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初探
作者:徐晓望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志  福建省  编纂  洋务运动 
描述:福建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初探
从《申报》看甲午战后国人心态
作者:赵兴元  年份:1997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申报》  甲午战后  清政府  《马关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侵略者  割地赔款  台湾  光绪皇帝  辽东半岛 
描述:从《申报》看甲午战后国人心态赵兴元历时9个月的中日甲午战争以《马关条约》的签订而告结束。《马关条约》是一个空前可耻的大卖国条约,其割地之多,赔款之巨,都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这样一个卖国条约的订立,不能不引起全中国的巨大震动。不能不给国人的心理以沉重打...
李鸿章与大连建市
作者:余成龙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大连湾  旅顺口  大连市民  北洋海军  辽东半岛  大连地区  清政府  甲午战争  海军基地 
描述: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左手挽黄海,右手牵渤海,八面临风,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大连市民中,据说有80%的人是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后代;大连的建市纪念日,被定为1999年9月19日,相当于沙俄在大连湾的开港日。而事
近代陆军的缺失与晚清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作者:冯勇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陆军  北洋海军  地缘战略  地面战场  社会动员力 
描述:意义则是指近代化陆军对于晚清近代工业和社会动员能力成长的积极作用。而近代海军特别是北洋海军的建设很难承担起上述近代陆军对晚清而言的军事意义和社会意义。近代海军的建设,不能满足晚清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因为最终是地面战场决定了晚清反侵略战争的胜负;并且北洋海军的建设有着种种的先天不足,除了技术含量太高、成本太大、规模有限之外,建设北洋海军只能培养出极少数精英来保卫国防,不具备培养社会动员能力的功能。建设近代陆军所带来的军事意义和社会意义表明,近代陆军对于晚清反侵略战争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近代陆军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晚清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北洋海军将领群体自杀研究
作者:姜峰  年份:2009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洋海军  高级将领  群体式自杀  晚清 
描述:的自杀率?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北洋海军高级将领这一群体的特点与其成员自杀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自北洋海军成军之日起,其内部力量就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特别是闽籍将领与非闽籍将领之间矛盾尖锐,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