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30)
期刊文章(294)
会议论文(15)
图书(15)
学位论文(13)
视频(9)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460)
历史研究 (91)
甲午人物 (87)
史料集锦 (25)
重要战役 (13)
按年份分组
2013(56)
2012(53)
2008(53)
2006(12)
2004(12)
2000(5)
1996(4)
1992(16)
1987(6)
1982(8)
按来源分组
其它(676)
甲午战争诗歌探析
作者:刘镇伟 郑淑秋 王英波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房毓琛  诗歌艺术  战争诗词  陈玉树  黄遵宪  民族觉醒  探析  台湾人民  清王朝 
描述:甲午战争诗歌探析刘镇伟,郑淑秋,王英波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年了,当时战争的结果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打败了落后的中国,日本侵略者迫使清王朝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将中国社会进一步推向半殖...
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
作者:龚书铎  年份:199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申报》  甲午战争  社会舆论  清政府  变法自强  日本侵略军  甲午中日战争  二十年  评论文章  李鸿章 
描述: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龚书铎1894至1895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结果签订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清政府在战争中的惨败和空前的丧权辱国,给朝野上下,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和影响。还在战争爆发之前,以及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人...
略论甲午战争期间的英日关系
作者:赵树好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是。本文拟对甲午战争期间的英日关系加以探讨,以期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研究。
翻译小说中的近代精神:以甲午战争至小说界革命间翻译小说为例
作者:孟丽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小说  科学精神  法制意识  民主自由精神 
描述: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积极传播西学、宣传变法。此时西方小说的译入主要以传播思想和输入文明为目的,其中最为译者所关注的乃是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民主自由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翻译小说中的近代精神给中国传统小说带来变革的原动力,进而引发小说界革命。
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产业近代化
作者:郑毅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甲午战争赔款与日本产业近代化
甲午战争中的那些悬念与误区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甲午战争中的那些悬念与误区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上海城厢的变迁
作者:冯绍霆  年份:198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国资本主义  甲午战争  城厢  鸦片战争前夕  上海港  租界  清政府  十九世纪  钱庄业  对外贸易 
描述:至明清之际,手工棉纺织业成为上海的一项重要的手工业,号称“衣被天下”。从事纺织的,除四郊乡村的妇女,城厢地区的也为数不少。明正德年间的《华亭县志》说:“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上海与华亭相邻,情况大致相仿。鸦片战争前,这里还有一些其他的手王业门类,如刺绣业,铁器业,铜锡器业等。有些产品堪称精良,出名的有顾绣、濮刀等。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日本佛教教团的动态
作者:肖平  年份:1999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日本  佛教教团  动态 
描述:却适得其反。本文是对甲午战争前后日本佛教教团之动态所作的历史性描述。
试论甲午战争中和战之争的性质
作者:吴廷桢 何玉畴  年份:198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鸿章  帝党  后党  中日甲午战争  朝鲜  甲午战争前夕  帝国主义  日本军国主义  主战派  丁汝昌 
描述:实际办法,所谓办法也只有一个“联英伐倭”,并不比李鸿章的“联俄拒日”好一些,甚至认为帝党主战,“纯系虚骄之气,非有知己知彼之明,慷慨陈词,语多高调,较之因循失机”,苦心求和的后党,“犹稍逊一
不能将甲午战争的失败定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作者:吴晓军  年份:1998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失败  近代历史  富国强兵  史学界  简单化 
描述:不能将甲午战争的失败定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吴晓军史学界长期以来有一种定论,即把甲午战争看成是洋务运动破产或失败的标志,原因在于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如果将洋务运动纳入中国近代历史整体中去考察,这种观点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偏颇,是把复杂曲折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