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5)
报纸(99)
学位论文(27)
会议论文(10)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150)
历史研究 (122)
甲午人物 (114)
史料集锦 (18)
重要战役 (8)
按年份分组
2014(43)
2012(42)
2011(32)
2010(24)
2009(22)
2008(22)
2001(6)
1994(22)
1986(7)
1980(5)
按来源分组
其它(412)
王韬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看法:读苏州博物馆藏《王韬致谢家福函稿》
作者:谢晓婷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藏  王韬  中日甲午战争  清政府  日本  李鸿章  洋务运动  西方各国  北洋水师  马关条约 
描述:自强。此后,曾赴日本,晚年定居上海,任格致书院掌院,与洋务派人物有往还,并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苏州博物馆藏《王韬致谢家福函稿》,均为原稿,经裁割后粘贴于一书中
“五海”撑残局: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海军重建
作者:张子宇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坞(1905年,清政府把江南制造总局划分为江南船坞和江南制造局),也只造了4艘几百吨的小炮艇,而且造船所用的原料、机器、舰船上所用的武器弹药都完全依靠外国买来的旧品。
满江红(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有感)
作者:朱佳木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年里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日本右翼势力却不甘心失败,频频向中国及邻国挑衅,妄图重走军国主义老路。故有感而赋“满江红”一首。
朝鲜半岛地缘战略价值的历史审视--自甲午战争以来历次涉华战争的朝鲜
作者:郑志辉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朝鲜半岛  地缘战略价值  中国 
描述: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价值极其重要,自中日甲午战争开始,及其之后的日俄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朝鲜战争,这四次战争中都显示出了其重要性。本文通过梳理这四次战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来揭示朝鲜半岛为何具有如此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从而以史为鉴来指导我们当前的工作。
论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作者:傅玉能  年份:1995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对华政策  日本军事战略  甲午战争前  壬午兵变  大陆政策  日本政府  清政府  军事侵略  库页岛  基本国策 
描述:论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傅玉能广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心是所谓的"富国强兵",并以此作为日本的基本国策。本来,这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日本是把"强兵作为富国之本,而不是富国为强兵之本"①。它宣称要"安抚尔等亿兆,开拓万里波...
甲午战争与后清流
作者:杨宝杰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后清流  主战 
描述:成果。但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大都集中于前清流,而关于后清流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因而有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必要。 中日甲午战争是后清流崛起的契机。后清流的最重要的活动和言论都是围绕甲午战争展开的。因而这篇论文以甲午战争为背景,来考察后清流的活动及其对战争的影响。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论部分:总结了清流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晚清前后清流的兴替问题;第一章:按照甲午战争的进程,考察分析了后清流的主战观点及其围绕这一观点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第二章:整理讨论了后清流在甲午战争中所提出的具体战略战术,并简要分析了其实际效果;第三章:分析了后清流主战的动机,同时给予后清流一个整体上的评价。 通过论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在肯定后清流的爱国动机的同时,应对其盲目主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批判。此文的写作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对史学界一味褒扬清流的倾向有所调整。二、对现在或将来遇到类似历史事件时有所借鉴。
李鸿章游俄记事
作者:王光祈  年份:1971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李鸿章游俄记事
中日甲午战争与其政治关系
作者:吕曉村撰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中日甲午战争与其政治关系
满江红·甲午战争120周年有感
作者:朱佳木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满江红·甲午战争120周年有感
甲午战争使中日关系易位
作者: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甲午战争使中日关系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