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
报纸(8)
学位论文(8)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25)
甲午人物 (10)
历史研究 (5)
史料集锦 (1)
按年份分组
2012(4)
2011(5)
2010(5)
2009(4)
2007(2)
2003(1)
2000(2)
1996(1)
1990(2)
198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1)
国足“洋务运动”败多胜少-中国足球未见质变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国足“洋务运动”败多胜少-中国足球未见质变
西班牙媒体质疑中国足协“洋务运动” 50个小孩3年花费至少400万欧元
作者:暂无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西班牙媒体质疑中国足协“洋务运动” 50个小孩3年花费至少400万欧元
请还甲午海战本来面目
作者:左立平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请还甲午海战本来面目
简析日本明治时期的教育法制
作者:于志家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本  明治维新  教育法 
描述:要原因在于日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走了一条“捷径”,即利用日本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落差”,学习并有效地借鉴欧美强国的教育促发展的经验。从1872年《学制》的颁布到1890年的《教育敕语》,日本相继以法、美、德等国的教育体制为蓝本,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令,日本在学习欧美教育经验的过程中,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了欧美各先进国家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实践的精华,并与日本教育体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使日本教育的发展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避免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低起点上徘徊探索过程,争取了时间,迎头赶上或超过了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根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试对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的过程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成功学...
近代日本亚洲观的演变及其特点
作者:罗晓红  年份:200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日本  亚洲观  意识共同体  华夷秩序  脱亚入欧  大东亚共荣圈 
描述:传统的亚洲观由华夷秩序观与神国思想结合而成,而近代的亚洲观则是传统亚洲观与近代西方亚洲观结合的产物。“盟主”意识是传统华夷秩序观念的延续,“脱亚入欧”则是西方观念的衍生物。“脱亚入欧”的口号又使日本
冯小宁暑期银幕再现甲午海战
作者:暂无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冯小宁暑期银幕再现甲午海战
三大海战葬送北洋水师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三大海战葬送北洋水师
解读“洋务运动”中的企业发展
作者:暂无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解读“洋务运动”中的企业发展
晚清王朝之殇(77)——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吕舒怀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晚清王朝之殇(77)——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从冈仓天心美术观考论其东洋文明论
作者:杨毓莹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冈仓天心  东洋  日本亚洲观  亚洲一体论  明治维新  近代化 
描述:及任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東洋部部長,持續努力發揚日本暨東洋美術之美。 岡倉天心一生所留下的著述不多,除其發表的美術評論外,共有四本著作,分別為『東洋的理想』(1903)、『東洋的覺醒』(寫於1902,發行於1938年)、『日本的覺醒』(1904)及『茶之書』(1906)。四本著作皆為他生涯後期著書,但維護東洋精神之信念,貫穿四書主軸,可謂系列之作。他對亞洲的論述,以一句「亞洲是一體的」(Asia is one),清楚點出其亞洲觀。這樣的亞洲一體論成為後人對他評論的要點。本論文從岡倉天心之美術評論和四本著作出發,以文獻探討方式並以明治時代為背景,回到岡倉天心論述之原點,理解他的文明觀,及他如何主張亞洲、日本、西洋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