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3)
报纸(18)
学位论文(18)
视频(5)
图书(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96)
甲午人物 (34)
历史研究 (23)
史料集锦 (5)
按年份分组
2013(18)
2012(13)
2011(23)
2009(11)
2007(4)
2004(3)
2003(5)
2000(5)
1999(6)
1998(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8)
李鸿章与中国铁路
作者:朱从兵  年份:199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铁路 
描述:评价李鸿章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必须将他创办铁路的有关问题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大背景之下进行分析,这样,就必须考案洋务运动与近代铁路建设的关系,剖析阻碍近代铁路建设的种种因素,洋务运动启动了铁路建设的引擎,反过来,铁路建设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
洋务思潮史论
作者:周辉湘  年份:1996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洋务思潮史论
近代中日技术引进与发展比较研究
作者:文涛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科学体制化  技术教育 
描述:。对于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结果的原因,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外的学者们主要从中日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得出了一些普遍共识的结论,但从技术角度探讨的相对较少。研究的时间从科技史的视角确定为
日本外來語研究—以外來語充斥之社會現象為主—
作者:黃美娥  年份:2006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來語  外語  充斥  社會現象  明治維新  國際化  英語 
描述:亦有直接使用像「宅急便」等的日文經驗。更可在一般的電視節目及廣告中聽到或看到日文。也野x灣尚未像日本一樣,有外來語充斥的現象,但隨著國際化及全球化而產生的外來文化衝擊,台灣也不得不探討隨外來文化而置的外來語議題。因此,筆者希望借由對日本外來語的研究,以作為日後台灣研究外來語問題之參考。本論文共計四章。首先,序章旨在闡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及目的、以及研究範圍、方法及特色。第二章則在闡述外來語的定義及時代背景。第三章則在探討外來語使用現狀之比較及日本人喜歡用外來語的原因及理由。第四章則為終章,旨在闡述將來的傾向及今後之展望。
李鸿章与晚清宗藩体制的瓦解
作者:黄俊华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晚清  宗藩体制 
描述:在处理越南问题时,起先变相地承认法越新约,使宗主权名存实亡;后又坚持对越之宗主权;最后则曲意放弃对越宗主权。他对传统宗藩政治的扬弃及法国的不断进攻,使中国失去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第三
洋务时期驻外使节群体及其中西文化观研究
作者:周文海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外交  洋务运动  使节  中西文化  传统学术 
描述:晚清政府先后向欧洲、美洲、日本派出驻外使节二十余人次,形成了一个奔走于东西洋之间、专门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的使节群体。驻外使节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是以传统官僚的身份去切实感受资本主义文明,在中西学术文化激突的前沿行使自己的使臣职责。虽然每个人的情形不尽相同,但他们共有的出使经历都促使其在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成为导致其从传统官僚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思想活跃,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并不仅仅只是中国的外交官员,同时也是向西方求教的学生与融汇中西学的学者。他们从各个角度审视西方世界的方方面面,加剧了自身对传统儒学的质疑与批判。在中西对比的过程中,他们体现出三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就一些有关中西学术与文化的问题阐发了新的主张。本文拟就对洋务时期的出使背景及该群体成员在功名、籍贯、年龄、有无佐幕经历、出使前官职与品秩、回国后的归宿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他们共同所有的群体性特点。并就他们在中西对比中的三种思维与一些新问题上达成的共识进行一定的论述。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档案思想研究
作者:姚从光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档案思想  总理衙门  新载体档案 
描述:动的开展对腐朽的清政府及其封建统治制度形成很大冲击,使国家机关和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影响当时的档案机构以及档案工作。洋务运动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档案思想及档案意识,他们或参与档案工作的改革,或重视并培养档案专业人才,或利用档案保家卫国等,总之,他们都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档案思想及为档案工作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研究重视。本文采用原始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生平及留存的档案资料进行系统分析,重点研究了他们的档案思想,包括他们档案思想的形成,对档案进行搜集、保管、利用的意识,档案保密意识,重视档案工作,重视档案人才等。并在此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重视档案的共同因素,通过这几个人物的对比找出他们拥有档案思想的共同特点和规律,以期探索他们对当时尚处于萌芽时期的我国档案事业的贡献。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在清政府中央主要是恭亲王奕诉,在地方上主要指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他们是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对整个洋务运动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他们自幼大多渴望功名(生于皇族的奕诉除外),饱读诗书,但又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从而造就了他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立马定乾坤”的格局。洋务运动对我国档案机构的变革以及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其中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功不可没。奕诉掌管总理衙门期间,对总理衙门的档案工作非常重视,专门设立司务厅和清档房两个档案机构;曾国藩对档案的搜集保管异常重视,曾多次派人去太平天国搜集档案材料;李鸿章在办理外交、开办企业的活动中多次利用档案材料,《西国近事汇编》就是多次利用档案资料的成果;左宗棠在新疆用兵时随身携带大量舆图档案,开垦边疆时也利用了大量林则徐留给他的档案材料;张之洞无论担任巡抚总督还是开矿办厂,始终不忘调取档案资料以供参考。他们的档案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档案工作,对我们现在的档案研究仍然有借鉴意义。
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土地政策看我国农地流转制度
作者:穆飒莎  年份:2013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日本明治维新  土地政策 
描述:是其整个经济社会进入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关键步骤,其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农地流转限制的解除。本文从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土地政策的考察着眼,通过对我国目前农地流转制度存在的主要症结的分析,得出可以从农地
影像中的“社会记忆”变迁:以李鸿章形象为例
作者:徐新闻  年份:2010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社会记忆  影像叙事  社会叙事 
描述:影像中的“社会记忆”变迁:以李鸿章形象为例
福泽谕吉与日本现代化
作者:吴群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泽谕吉  明治维新  现代化  启蒙思想  精神生产 
描述:关于日本现代化的研究,中外学者已有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汗牛充栋的论文著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但至今尚未见到专门从人物角度探析其与现代化关系的著述.福泽谕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