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44)
报纸(249)
学位论文(54)
会议论文(15)
图书(14)
视频(3)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372)
甲午人物 (244)
历史研究 (229)
重要战役 (21)
史料集锦 (14)
按年份分组
2013(48)
2011(120)
2010(35)
2009(37)
2007(30)
2006(26)
1999(22)
1958(3)
1957(3)
1956(2)
按来源分组
其它(880)
李鸿章幕僚与洋务运动
作者:刘传金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鸿章幕僚与洋务运动
试论明治和制汉词对中国现代文学兴起的影响性研究─以白话文为中心
作者:周圣来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和制汉词  中国现代文学  白话文  五四运动  美意识 
描述:,由“文言”过渡至“白话”,在形体上出现了新奇的创造,不仅如此,文学精神与作家创作的态度,同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拟从和制汉词的诞生及其出现的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入手研究其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文人
武士新岛襄的基督教之路
作者:郭伟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岛襄  同志社大学  日本  明治维新  武士  美国  基督教  私立大学 
描述:,通过分析解答笔者在阅读新岛襄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意识,结合他生涯中一些典型事迹,尤其是他在创立同志社大学过程中的一些表现,来分析他短暂一生中的思想发展历程,以此来一窥他是如何处理日本传统的武士
甲午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研究
作者:潘向明  年份:199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清朝政府 
描述: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以至整个东亚地区的近现代历史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关于中国清朝政府之所以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迄今尚无客观明确、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出现。为汲取这次战争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并把甲午战争史的研究向前推进,本文以此次战争中的决定性一战即黄海海... >> 详细
旅顺、威海卫建港与北洋水师
作者:费双应  年份:201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旅顺  威海卫  北洋水师  海防 
描述: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随后便积极筹建海防。在此过程中最大的成就即是北洋水师的建立和旅顺、威海卫军港的建成。本文针对19世纪中期之后清政府内部存在的海防与塞防之争,用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争议言论证明当时海防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同时也对李鸿章所持观点给予了客观评价,指出了其“海防”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本文通过对旅顺、威海卫建港的原因分析,认为选择两地建港不仅有地理条件的优势,同时还有历史继承。旅顺、威海卫都位于环渤海附近,既可满足西卫京师,北顾满族发源地辽东的目的,又有水面深阔,四季不冻的良好条件;同时,从明朝开始,旅顺、威海卫两地就已经作为停泊船只的港口使用,具有较长的沿用历史。因此,在旅顺、威海卫建港,就成为当时的不二选择。文章还重点介绍了两港的兴建过程与规模,北洋水师的组建与装备等。旅顺港经过两期建设而成,并拥有一座大型船坞;威海卫港的建设相对顺利。以两港为基地组建了北洋水师,再通过购买军舰,初步装备起了一支具备一定战斗力的海军。海防建设初见成效。北洋水师的建立以及两大海军基地建成后,曾对捍卫国家的海疆安全发挥了一定作用,不仅对日本产生了威慑,也对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李鸿章与清季购舰政策研究:1874-1891
作者:黄宇暘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北洋舰队  购舰政策  中国海军史 
描述:見的軍機處檔案、密諭與李鴻章和同僚間的私人信函,這些史料在以往的研究中並未有效利用。而本研究以《李鴻章全集》為史料基礎,發現李鴻章經營江南製造總局的背景、為了探悉西方海軍技術所設置的私人情報網絡,以及政治上的突發事件,正是購艦政策的內容不斷改變的主因。   本文著重指出,購艦政策的演進,與李鴻章個人海軍知識的發展過程密切相關,前後有過四次重要的改變,分別為:李鴻章在征討太平軍時和西方軍隊的第一次接觸、自製軍艦失敗後購艦取向的轉變、海防籌議後著手擬訂購艦政策的內容,和中法戰爭後購艦活動的高峰與停滯。透過對這四個階段的史事考究,本研究當能對清季購艦政策的全貌,提供較為完整的補述。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比较研究的历史考察
作者:张喜云  年份:200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社会改革  近代化进程 
描述:的局限性,主要是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当事人回忆记述为主,通过对比中日两国近代史上的两次改革结局的异同,使时人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政治、经济、科技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留日学潮,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为后来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第二个历史阶段(1950-1966)的研究,因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尽管成果较少,但比以前有很大的突破:一是档案资料的系统梳理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步入正规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研究从立场到观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三个历史阶段(1978-2006)是该领域研究蓬勃发展的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历史特点的现代化道路,而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借鉴。 三个历史时期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比较研究表明,正确认识两次社会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日本财阀治理
作者:滕新凤  年份:200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治维新  财阀  家族宪章  多下属体系  控股公司 
描述:予以说明和分析。本文是在详细考察日本财阀历史的基础之上,从治理的角度对日本财阀进行研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问题,(1)...
创智的“洋务运动”
作者:黄智勇  年份:2002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外籍人才  企业战略 
描述:它留给我们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的企业是否需要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怎样去吸收?有什么样的障碍在阻碍我们的吸收?怎样消除这些障碍?本文试图从创智的吸收西方先进管理方法的实践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历史比较教学法在综合探究课中的运用:以明治维新为例
作者:徐小燕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学历史  综合探究课  比较教学法  合作学习 
描述:。与旧教材编排相比,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大变化。 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同属于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却有成有败。为什么地域相同,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