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62)
期刊文章(242)
学位论文(13)
图书(11)
视频(9)
会议论文(9)
按栏目分组
战争概览 (454)
甲午人物 (42)
史料集锦 (26)
历史研究 (17)
重要战役 (7)
按年份分组
2013(52)
2012(49)
2006(12)
2005(9)
2004(12)
2001(3)
1999(5)
1992(13)
1987(6)
1983(4)
按来源分组
其它(546)
论洋务运动时期的科技与教育
作者:李强  年份:2005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科学技术  教育 
描述:个方面入手,分别考察了洋务运动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科技教育队伍形成以及中国近代科技、教育与近代工业企业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论文内容如下:    第一章  探讨洋务运动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考察了这一时期引进先进科技知识的积极倡导者,引进科技知识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另外考察了当时科技著作的翻译和出版情况。    第二章  探讨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教育。曾国藩、李鸿章、容闳、丁日昌倡议设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以及改革考试制度。    第三章  探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科技教育队伍的形成,产生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批工人,产生了新的社会生产力,当时聘用的外国科技人员也对中国科技教育队伍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第四章  探讨洋务运动时期近代科技在中国近代工业企业中的运用,洋务派认为学习西方发达科学技术,要兴办工矿企业,要抓好教育,这些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余论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洋务运动的一些实践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洋务运动时期的满汉联合
作者:马艾民  年份:2014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本文论述的是满汉统治阶级的联合。清入关之时,满洲贵族自称旗汉一体,实行的却是强满抑汉。洋务运动时期满汉仍有矛盾。但以联合为主。“汰满用汉”成为这一时期不同于此和甲午战后的政治特色。
李鸿章形象研究
作者:高波  年份:201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鸿章  李鸿章形象  历史人物评价 
描述:但与朝廷和清流派不同,他们着重肯定李鸿章所办洋务的功绩。维新派虽然对李鸿章颇有微词,但基本肯定了李鸿章是个正面人物。革命派全面否定李鸿章,认为他是“汉奸”。民国遗民型学者延续了鉴戒史学对李鸿章的评价,认为他是个“忠臣”。近代化论者坚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事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而与此观点相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却抨击李鸿章是“万恶的民贼”、“反革命的魁首”、“满洲人的奴才”、“永远的投降派”。1949年以后马克思主义学者支配史坛,李鸿章成为“卖国贼”,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李鸿章形象被重塑,成为中国“迈向现代化的第一人”。从清末、民国到新中国,李鸿章形象的变化很大。笔者认为影响李鸿章形象的因素有三个,政治因素、价值观变化和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变化,并逐一进行了较深刻地分析。结语探讨了李鸿章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重新的认识,并对人物评价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