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对现行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甲午战争部分的解析、设计与思考
作者:张华影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历史必修一 课程标准 甲午战争 
描述:,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个版本的教科书对此事件的描述并不尽一致。本文主要就四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联系学术界对教科书上一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教学内容适应教学实际,使学术界的新观点融入教学过程,从而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论甲午战争期间的中俄关系
作者:廖勤  年份:1993-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 中俄关系 “联俄拒日” 三国干涉还辽 
描述:甲午战争期间的中俄关系是甲午战争外交史研究的重心,其重要性几乎可以与中日关系相比拟。这一时期的中俄关系十分复杂,且变化多,一彼三折,尤其是俄国的对华政策及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但史学界对这方面内容涉及不多,且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也存在着分歧,因此有加强研究的心要...
晚清最后十余年间爱国诗研究
作者:崔月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爱国主义 甲午战争 爱国诗 黄遵宪 秋瑾 
描述:人中最典型的代表,他们的爱国情感一直激励着后人。在晚清的最后十余年间,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他们写下了大量的感人至深的爱国诗篇,对激发民族精神起了重大作用。 黄遵宪的诗歌主张和实践,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他追求的目标是:“旧风格含新意境”,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反映近代史上的重大事变,特别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他的诗通常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诗是时代激流中的浪花,他既能以感人诗句抒发其忧国忧民之情,以激发国人的醒悟意识,又能以激扬文字表达其不甘屈服于侵略者的顽强战斗意志,以启迪国人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丘逢甲的大量诗作洋溢着爱国爱乡的激情,饱含着台湾人民和他自己的辛酸血泪,记叙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要...
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后勤研究:以陆路战场为中心
作者:宫贤鹏  年份:2005-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后勤研究:以陆路战场为中心
福泽谕吉的中国观:近代日本(1853-1895)对华外交思想背景的一个探讨
作者:孙攀河  年份:2013-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福泽谕吉 中国观 文明论 中日关系 甲午战争 
描述:环境,其所接受的儒学、洋学教育,以及爱动手勤思考的性格特征,对其中国观的形成产生的影响等内容。福泽幼年艰辛的生长环境,以及父母、兄长、师友等的影响,造就他在学术态度上比较重视以西洋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实学”,而相对轻视对日常生活没有直接收益的“虚学”。福泽少年时代接受的儒学教育,不仅将福泽塑造成一个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他提供了理解日本,了解中国以及世界的基本框架。这不仅表现在他文笔流畅,说理层层展开又平白易懂的汉文风格的散文文体方面,更体现在他思想深处朱子学的思维结构方面。正是因为具备这种思维结构,才使得他在开始接受《万国公法》中的国际法理念时,倾向于自然法的理解。第二章考察了福泽在日本幕末时期的三次海外经历。福泽的海外经历是他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继而确定学习西方文明的重要转机。本文主要考察了他海外经历中,与现实中国的邂逅及对其思想的影响。福泽对当时正在发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林则徐等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有别于同行的其他日本人,这种区别正是他思想中对日本自我认同的开始。在福泽的思想构造中欧美诸国与中国同样都是作为他者存在的,但又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在“中国”逐渐成为日本应该克服的对象的同时,“西方”也渐渐成为日本应该奋斗的目标。应该指出,这两个概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是福泽为了近代日本的独立与发展而建构出来的。第三章通过对日本幕末至明治政权交替之时,福泽代表作《唐人往来》、《西洋事情》等的分析,考察他在幕末攘夷和开国风潮下,复杂政治局势中的政治主张,及其与中国的关系。此一时期福泽接触到的有关中国的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欧美诸国过滤后的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欧美中心的立场,强调各自国家利益的正当性,否认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掠夺利权等事件的非正义性。受这些西方中心论观点的影响,福泽此时的中国观是一种中华帝国面临风雨飘摇,正摇摇欲坠的时局论观点。由于福泽不加辨析地站在欧美中心的立场,因此他不能理解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奋起反抗英法诸国的入侵,保家卫国的正义性,并误认太平天国运动为单纯的攘夷运动。在第四章中,本文分析了福泽向幕府提交的《建议书》等文本中表达的有关其内政、外交的思想。福泽将日本国内的攘夷派与中国的太平天国等同视之,并建议幕府当局参照清政府的处理方式,甘冒向英法等国借兵使国家主权受损的风险,也要镇压反幕府势力。这反映了此时福泽对幕府的认识,恰如其对清政府的认识一般,充满了随时面临灭亡的危机感。此外在这一时期他对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的接受尤其值得注目。由于丁韪良的宗教情操,以及翻译过程中中国入的帮助,使得《万国公法》一书倾向于用自然法的理解来解释国际法的精神。这种解释方法与朱子学思想之间具有同构性,因此比较容易为东亚儒学圈的人们理解。而《万国公法》在日本的初期接受过程也恰如中国,福泽此时也是这样理解国际法的。本文第五章重点考察福泽名著《劝学篇》中其启蒙思想与朱子学之间的同构关系,以及分析此一阶段强调国际正义、国际道德的福泽国际观与中国观等。福泽在《劝学篇》中阐发的启蒙思想,大致可以用“自由”、“平等”两个关键词说明,而且这种理念贯穿个人、国家之间,简洁质朴又充满浪漫的理想主义,是明治启蒙思想的最佳代表。这一时期福泽使用这种带有浓厚朱子学理念框架的思想,积极发表了自己对日本内政外交的看法。第六章中,重点分析福泽另一代表作《文明论概略》中体现的世界观、亚洲观,以及他阐发的中日文化比较论等内容。福泽思想此时正从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启蒙主义,向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国家主义转变过程中。因此他的文明论当中,既有对自由、平等、科学等普世价值的肯定,也包含将这些本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矮化成以日本—国之独立为目的的手段这一巨大矛盾。福泽的中国文化一元论与日本文化二元论的中日文化比较论,确实对日本国民树立学习西洋文明的信心起到巨大鼓舞作用,也成为时至今日日本人对中国认识的思维范式,影响深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个观点也是福泽为自己的理论而建构的观点,并非真实。在第七章中,本文分析了福泽对发生于1874年近代中日两国的首次军事对抗,即日本借口琉球渔民遇害出兵侵略台湾这一事件的看法。此事件以日本政府悍然出兵侵略台湾为始,以清政府赔款敷衍了局。对此,福泽谕吉与日本国内激昂的民族主义情绪相反,用冷冰冰的口吻计算有关战争的经济损益,得出日本出兵台湾得不偿失的结论。据此他主张应该利用对外冲突事件解决日本国内经济发展、教育等问题,并主张日本外交的重点在西洋诸国,与“亚洲无关”。此一时期福泽中国观表现为冷淡的无视,但其背后却是对日本经济孱弱下贸然挑起对外危机的忧虑。此外在这一事件中,福泽也逐渐坚定了以对外危机为手段解决日本国内问题的思维定势,这种现实主义的马基雅弗利主义的方法,逐渐成为其后福泽中国观的主要特征。第八章中,本文主要考察在日本国内自由民权运动勃发后官民对立加剧之时,福泽中国观的变化与其国内政治观点间的关系。此一时期福泽出版了《通俗国权论》、《通俗民权论》、《民情一新》、《时事小言》等书,放弃启蒙时期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转而主张国权优于民权,并有意夸大日本的对外危机,主张通过挑起对外战争鼓舞国民士气达到“官民调和”。他否定“万国公法”中的国际正义,提出崇尚武力对外侵略的“东洋政略”,逐渐转变为兼具亚洲主义的国家主义者。恰在此时朝鲜开化派人士开始接近福泽,在指导朝鲜开化派的过程中,福泽以日本文明发展的自信,开始主张日本作为“东洋盟主”的东亚战略,完全变为亚洲主义者。本文第九章主要考察至1882年朝鲜壬午军乱时期福泽的中国观。壬午军乱前福泽认为日本是亚洲诸国文明的代表,应该向海外驻军以武力统帅亚洲国家,这种自信背后有对中国的轻视。因此事变发生之始,福泽与民权派等思想家、政治家不同,发表了态度强硬的文章。但壬午军乱中清政府敏捷灵活的应对使得福泽对中国的看法发生根本性转变,一改对中国老大帝国的认识,认为中国甚至是军事强大的文明国家。因此福泽开始将中国视为日本的竞争对手,开始加紧对朝鲜的影响与渗透。本文第十章主要考察朝鲜壬午军乱至甲申政变过程前后,在中日韩三国国际关系变化下福泽中国观的变化、动摇等内容。壬午后福泽开始实施自己的“朝鲜经略”,他影响并指导朝鲜的开化派人士,派出自己的学生指导朝鲜政局,并联合民权派激进势力为朝鲜开化派发动的甲申政变提供武器等,积极活动。朝鲜的甲申政变在清政府驻军的干预下,以“三日天下”黯然收场,这也宣告福泽的朝鲜经略以失败告终。失望之余福泽发表《脱亚论》,主张日本应该脱离亚洲,并用西方列强的暴力方法对付中国与朝鲜。仅从“脱亚论”来看,此时的福泽又从亚洲主义者变为帝国主义者。甲申政变后至甲午战争大约十年间的福泽中国观,在对华外交协调论和对抗论之间反复摇摆变化,本文第十一章主要分析其此一时期中国观的背景与特征。甲申后福泽发表了《脱亚论》,但他并没有真正放弃亚洲主义。1885年英国强占巨文岛事件发生后,面对可能的英俄冲突,中日关系出现暂时的和平协调时期。此时福泽也开始主张对华协调,强调日中贸易往来,以及学习中文等事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1886年北洋水师访日期间发生的“长崎事件”刺激了福泽对中国的敏感神经,促使他重拾亚洲主义,向日本政府呼吁在朝鲜设立国防上的“防御线”,将朝鲜划入日本势力范围。他的主张其后以首相山县有朋在国会的演讲为标志,成为日本政府的国家战略。本文第十二章考察分析甲午战前福泽中国观与此时日本国内政治之间的关系。1889年日本颁布明治宪法并于次年召开国会,标志着近代日本天皇制国家体制基本确立。但同时自由民权运动也获得与政府斗争的合法空间,其与藩阀专制政府的矛盾冲突开始升级,官民冲突渐有不可收拾之势。对此危机,福泽增强自己“朝鲜政略”发言的力度,否定中国主张的“朝鲜属国论”.建议政府在朝鲜挑起事端,欲借外交冲突缓和国内困局。福泽此时的“朝鲜政略”彻底丧失甲申前一丝尚存的指导朝鲜步入文明国家的国际同情,完全沦为权谋数术的“以术谋国”。此时在他心目中,中国也转变为其主张的“东洋政略”的绊脚石。尤其在日朝防谷令事件交涉过程中,他多次敦促日本政府应借此挑起事端,甚至表示不惜对华一战的蛮勇。在第十三章中,本文主要考察福泽谕吉在甲午开战前后的对华言论和观点。甲午当年的1894年,发生金玉均在上海被暗杀的事件。与金玉均交往密切的福泽对中朝两国处理暗杀事件感到愤怒,开始主张对华决战。甲午开战后福泽每日登报馆发表社论,他鼓吹战争、倡议募捐、教唆日本兵掠夺杀戮至北京等,完全陷入战争狂欢;他掩盖旅顺屠杀、美化台湾占领战争、谈判期间主张高额赔款与大幅割地以使中国完全丧失报复能力等,从字面上看几近灭绝人性。他将甲午之战定义为代表文明的日本与代表野蛮的中国间的“文明与野蛮”之战,掩盖日本的不义,为日本寻找战争的“合法性”借口。甲午之战,既是福泽一生持论的文明论思想在现实中的实现,同时也宣告明治启蒙思想的终结,从此天皇制国家体制根基稳固,日本走向法西斯主义的疯狂不归之路。结束语。福泽谕吉的中国观源自其少年时接受的儒学教育,在他逐渐成长过程中通过对现实中国的了解而积累,并在中日两国关系变化中不断调整变化。由于他对中国儒学经典、历史文化等的了解,他的中国观较之其他同时代日本人更为深刻,并带有文明史观的特征。他的中国观对近代日本整体的对华认识,以及明治日本的外交政策等影响深远。
宋庆述论
作者:孔凡涛  年份:2008-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宋庆 镇压 防务建设 甲午战争 
描述:分。首先,论述了在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爆发后,宋庆被清政府招募前往前线镇压农民军。宋庆从此步入仕途。在他早期的军事活动中,他率军在镇压捻军起义、陕甘农民起义中功劳卓著,得到清政府的赏识和重用。其次,论述在甲午战争前后宋庆在国难当头之际受命率军开赴辽东边境,在辽东进行防御建设,如部署防军、进行训练、扩充军队等。日军侵入中国境内后,宋庆以年迈身躯又率领清军在前线一边部署防线,一边率军发动几次对日军的反击战,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战后,他又率军在辽东一带接收日军占领区,并进行布防。最后,论述了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宋庆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在京津一带率军抵抗八国联军的侵略。同时,当义和团的活动损害了清政府的利益时,宋庆率军又对其镇压。最后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宋庆个人展开个性评价。本文在充分运用历史文献史料的基...
甲午战争期间的《新闻报》舆论
作者:姚颖冲  年份:2006-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期间 《新闻报》舆论 
描述: 学界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从新闻舆论角度剖析甲午战争的论著则为数甚少。报刊作为社会舆论的先锋和载体,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民众的心理和需求,同时,报刊舆论又在不同程度上引导社会和民众的关注焦点,因此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新闻报》作为甲午战争期间沪上重要的新闻报刊,发行量大,影响面广,保存完整,无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却尚未在历史研究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至今尚无一篇系统利用《新闻报》资料研究甲午战争的专论文章发表。本文通过梳理和探究《新闻报》对甲午战争的报道与评论,力图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报刊舆论、民众心理乃至社会思潮,以求进一步认识整个甲午战争的历史。 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以时间为序分别对甲午战争的战前、战中与战后三个发展阶段的《新闻报》舆论进行梳理与评说。 绪论主要阐明这一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重点,并重点概述《新闻报》的基本情况。 第一章主要依据《新闻报》1894年1月至7月的时评史料,对这一阶段的《新闻报》舆论进行梳理与评说,涉及到战前的《新闻报》对方兴未艾的洋务运动的关注、关注面主要涉及现代矿冶业、现代商业、现代水陆交通和通讯业;涉及到《新闻报》十分重视国家安全,《新闻报》在强调加强国内安全、边疆防务的同时,更将笔触伸向国际格局,力图对当时影响中国的国际形势作一判断,彰显其大报风范;涉及到《新闻报》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步将注意力转向朝鲜,《新闻报》时刻关注朝鲜局势,以中朝藩贡关系为重,揭露日本图谋,坚决要求抗击侵略,保护藩属国朝鲜。虽然《新闻报》此时一直强调抵抗日本侵略,但是这种要求对日作战的呼声是建立在片面的日本观和自我观的基础之上,时评中普遍存在一种“轻视日本”的盲目、虚骄心理。最后概括出《新闻报》在这一阶段中的倾向性态度。 第二章主要依据1894年7月至1895年3月《新闻报》的时评,对这一阶段的《新闻报》舆论进行梳理和评说,涉及到《新闻报》关于战、守、和的议论,认为《新闻报》总体说来基调是主战,在主战的基调中,亦夹杂着大量希望和谈顺利、和局能成、徐图振作的声音;涉及到《新闻报》在战争进行过程中积极献
甲午战争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
作者:夏明涛  年份:2006-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 思想文化 社会心理 社会价值观 社会思潮 
描述:觉醒,国人把战争的奇耻大辱转化为发展近代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变迁,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拟从社会心理、社会价值和社会思潮三个层面,试图对甲午战争与思想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作一番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探讨了甲午战争与社会心理的嬗变,主要是从甲午战后国人心理的变化、民族危机意识的普遍形成以及乙未割台后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详尽论述了甲午战后社会心理的嬗变;分析了甲午战争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甲午战后近代价值观念的形成,从而考察了甲午战后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阐述了甲午战后进化论的传播、近代民主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和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传入的状况,进而对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思潮的传播做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了解甲午战后思想文化变迁的变化历程,可以有助于了解甲午战后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的动人画面,感受到东方睡狮开始真正的觉醒,认识到国人为推动中国近代化所做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明治日本的军事经济的研究:以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十年为中心
作者:唐英林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征兵告谕” 军产复合体 政商 铁道军事运输 北洋舰队 条约改正 
描述:为中心的私营企业、军队和政府结合形成的军需产业复合体。从狭义上来讲,军需产业包括了维持军队和对外开战时所必需的服装、燃料、食品、武器装备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对于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的原因,有必要从军需产业的各个领域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重点考察明治中期日本的军事经济规模及其与各产业界的关联,明确军需产业对明治日本军事实力的影响。同时简单分析清朝洋务运动中的军需产业及其规模,对中日两国的军需产业进行简单的比较,从军需产业层面分析出甲午战败的必然性。为此,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在序章部分,主要提出了本文考察的对象、研究的价值、先行研究及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中日两国在工业革命之后先后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都进行了改良和改革运动。但是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甲午战争中日本一举打败清朝,...
1895-1900年间日本对华政策演变研究
作者:唐奇芳  年份:2006-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 义和团事件 日本对华政策 
描述:绕朝鲜问题的博弈中,日本处于与中国对等的地位、甚至占有相对的主动权。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属于主动前瞻模式。在第二阶段中,日本在东亚侵略扩张活动中所遇到的主要矛盾变成和其他同样在中国进行侵略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三国干涉还辽及其以后,日本在与西方列强围绕中国问题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它的对华政策与其说是按预定的计划来发展的,毋宁说是对形势发展的回应,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变成了被动反应模式。日本利用镇压义和团时间的出兵机会,获得了与西方列强在争夺中国中的“对等地位”,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又变回主动前瞻模式,明确地提出了对华政策的纲领。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之间,日本对华政策发生上述演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第一,根本的原因在于日本国力的增强;第二,东亚国际关系形势的发展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第三,日本政府具有充分利用机会的策略技巧。日本与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上的矛盾的主要在于日本对华独占性侵略扩张目标与西方列强争夺中国这一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这个矛盾是日本对华政策制定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之间,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就是日本政府探索在西方列强争夺甚至瓜分中国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对华独占性侵略扩张目标的过程。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期间日本对华政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的分析,寻找日本如何处理上述矛盾、推动对华侵略扩张的轨迹,并力图探究其背后的动因。本文在整体的研究方法上采取政治学方法和历史学方法的结合。政治学方法主要是指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分析日本对华政策的发展及其动因,历史学方法主要指利用第一手史料,对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的日本对华政策发展进行连续性的整理。在分析日本对华政策的制定时,本文还引入了一些博弈论和管理学的概念。如果本文能够稍微具有启发和创新意义,可能出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从政策制定模式的角度来考察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期间的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本文力图对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事件期间的日本对华政策演变过程进行一个连贯性的总结和阐述。第二,强调义和团事件在日本对华政策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日本政府在义和团事件中明确提出对华政策的纲领,这在甲午战争后是第一次,可以看作日本在帝国主义阶段对华政策初步确定的标志。第三,重估戊戌变法在日本对华政策上的影响。与戊戌政变直接相联系的日本对华政策思想中“脱亚主义”和“亚洲主义”两条路线的合流,是日俄战争后逐渐成为日本对华侵略政策指导思想的“大亚细亚主义”的开端之一,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