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蝴蝶夫人”的日本情结
作者:龚灿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蝴蝶夫人 长崎 英国商人 教会学校 日本情结 托马斯 幕府 伊藤博文 咖啡桌 外国人 
描述:蝶夫人》讲述的是19世纪末驻防日本长崎的美国军官平克顿与艺伎巧巧桑相恋结婚,育有一子,平克顿后因移防回到美国却另结新欢,巧巧桑母子在日本苦等。
《马关条约》:弱国外交
作者:齐健  年份:1994-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李鸿章 清政府 《马关条约》 弱国外交 科士达 伍廷芳 日本政府 伊藤博文 总理衙门 张荫桓 
描述:国前国务卿、被清政府聘为代表团顾问的科士达等,前往日本议和。 张、邵一行自上海启程,于1月29日到达日本长崎,旋即又于31日抵达广岛。次日,双方在广岛县厅互
清末五大臣的中国形象
作者:黄艾禾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考察团 西方列强 大臣 清末 中国香港 政府代表 伊藤博文 中国政府 政治制度 美国 
描述:一百年前,被西方列强打得一败涂地的中国,曾经派出过一个空前规格的政府代表团,赴西方考察政治,诚心取经,一路受到西方各国高规格接待。这在晚清中国的国际形象普遍不好的情况下,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
明治天皇:傀儡还是英雄?
作者:黄广明  年份:2013-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明治天皇 日本人 政治结构 明治时代 通俗文学 道德 影视作品 西乡 权力 伊藤博文 
描述:个形象与事实并不相符,明治天皇本身对政治并不感兴趣,是他身边的伊藤博文一直教育他要关心国内外政治,他才作出了改变。
论日本伊藤博文被刺事
作者:鹤窠旧隐  年份:1910-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日本伊藤博文被刺事
日本出版《日本首相列传》
作者:魏人  年份:1986-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制度建立 山县有朋 日本 首相 编辑出版 伊藤博文 列传 通讯社 内阁 时事 
描述:为了纪念日本内阁制度建立一百周年,日本时事通讯社编辑出版了《日本首相列传》。全书共二十二卷,包括了明治以来的历届首相,由细川隆元监修,现已陆续出版了伊藤博文传、山县有朋传、大隈重信传、币原喜重郎传、桂太郎传、西园寺公望传、山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
作者:高荣伟  年份:2014-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安重根 伊藤博文 刺杀 朝鲜半岛 火车站 哈尔滨 
描述:1909年10月26日上午,哈尔滨火车站的一声枪响,成就了一代义士安重根的赫赫威名。安重根的名字从此享誉朝鲜半岛南北。
铁血刺杀伊藤博文,壮举赢得代代赞誉 安重根,朝韩两国为他骄傲
作者:马菲  年份:2013-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伊藤博文 重根 哈尔滨火车站 朝鲜半岛 中日甲午战争 韩国人 日本人 朝韩 纪念馆 民族英雄 
描述:"100多年前,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在这里刺杀了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和吞并朝鲜半岛计划的主要策划者伊藤博文,青史留名。"8月17日下午,导游在哈尔滨火车站前对游客作介绍时讲了这番话。雨后天晴,哈尔滨的空气分外清新,人们的思绪随着导游的清脆话语奔向远方……
严复、伊藤博文“同学”说考订
作者:马自毅  年份:2006-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严复 伊藤博文 同学 
描述:性,不能简单认定为伪,何况传闻的出现时间远早于此函。依据传播学原理判断,“同学说”的始作俑者可能就是严复本人。
日本的首相只是“班长”
作者:马挺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首相 吉田茂 伊藤博文 政治家 日本人 班长 内阁制度 日本政治 内阁总理大臣 议会政治 
描述:本的政治风土的。不谈战前,只看战后,日本很快复苏,经济高速发展,以至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的事实,就是反证。而首相勤换,是因其在日本政治中,往往只是起到一个“班长”的作用。 日本的政治构成暧昧,没有一个明确的命令系统。这既是日本人暖昧民族性的反映,又与内阁、议会政治的形成历史紧密相关。 1885(明治十八)年,实行伊藤博文模仿德国设计的内阁制时,原打算是要给内阁的“首班”——首相或宰相——以相当大的权力的——不但可以上情下达,而且要“统督”各部大臣。但是到了1889(明治二十二)年,明治宪法颁布时,却改为“各国务大臣直接负‘辅弼’天皇之责”。于同年底公布的“内阁官制”规定:“内阁总理大臣作为各大臣之首班,奏宣机务、承受圣旨并保持行政各部之统一”…… 这意味着群臣由天皇任命,各自对天皇负责,而首相没有了对其他大臣的“统督”权,只不过是内阁同事中的首席,作为“班长”负责“领导班子”的“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