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李鸿章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作者:张强  年份:2011-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李鸿章 经济伦理思想 官督商办 国利 民利 
描述:年在清政府为官期间的洋务运动实践,应该说,他的经济伦理思想是理论学习和洋务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他复杂的思想内在和现实的时代背景。具体而言,主要在国富与国强关系辩证、国利民利的辩证关系和对外通商的经济伦理反思这几个方面。李鸿章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历史刻痕,即就是为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苟延残喘寻找救治良方,他的具体活动也非常清楚,大致有三个方面:政治管理、经济治理和军事准备,这三个方面体现为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国家富裕与强大。为了实现这个政治目的,李鸿章认为,通过自上而下的商业观念的转变,以洋务运动为主要经济手段,通过改善经济状况为训练新军和政权稳定提供支撑。他认识到自强和求富之间的关系,就是国富与国强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李鸿章看来,要实现国富与国强,必须是先自强以求富,才能寓强于富,他们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论基础在于言利求富的功利论。李鸿章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因为一切利益只有在国家利益这个层面上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民利就是为国利而存在的,国利在李鸿章的意识中并未体现其对民利的保护。就国利和民利的实现途径而言,李鸿章认为就是大力发展军工业与相关产业链,不断积累财富和力量,以达到对封建政权的保护和一定程度上对列强的抵抗。自鸦片战争失败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为洋商的顺利向华倾销打开了通道,这个时候,一部分开明的具有商业经济意识的知识分子发现在军事战争之下,掩藏着资本主义列强通过经济侵华的狼子野心,由于西方经济技术及其管理经营的发达,侵华产品在价格、质量、科技含量、成本和种类上比华商在自然经济形态下手工作坊所生产的商品有着非常明显的竞争力。李鸿章等人提倡兴办洋务就是为了给中国的商品业注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因素,以便在竞争中不至于被动挨打,为抵制西方商品倾销做技术上和理念上的准备。其实,这也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理念在经济中的实际应用。相对于清朝政府内部的保守派而言,李鸿章算得上是一个改革派,可是与真正借鉴西方政治经济体制成功经验为改革理论之根本的改革派相比,李鸿章却又是一个十足的保守派。如果说重官利轻民利是其社会角色造成的必然结果的话,那么他坚持中体西用则体现其保守之本色,他经济伦理思想的这些特征构成了他充满争议的理论研究话题。李鸿章及其洋务运动之评价,和其经济伦理思想之评价是不同的,作为一种经济伦理思想,李鸿章的那些思想的提出和实践本身既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具有一定的思想认识局限和个人文化传统之影响,以及当时在某种特定历史境遇下他所做的缺乏严肃性但却后果严重的行为。就李鸿章经济伦理思想的积极性而言,李鸿章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加速中国近代化进程和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消极方面表现为国利大于私利的义利观指导下的官督商办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以及对民族资本的搜刮,不利于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加剧了半殖民地的深化。
晚清李鸿章外交策略述论
作者:张凌宇  年份:2004-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一、晚清外交的国际、国内环境 大清帝国从乾隆后期开始,国势日趋衰落。而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在日益崛起。 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升的势头相反,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华民族包括统治阶级都蒙受了奇耻大辱,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化,综合国力日渐衰微。 李鸿章独揽当时中国军、政、外交大权达30年之久,参与并主持了几乎所有的清朝重大外事交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李鸿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外交思想及策略,归纳起来主要有“外须和戎”、“实力外交”以及“以夷制夷”等几个方面。 二、“外须和戎”的策略 “和戎”实际上就是维持和局。李鸿章的“和戎”观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有关:第一,中国当时的国力状况及其与西方列强对比的过分悬殊。第二,致力于为中国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第三,当时远东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清政府“借师助剿”政策是促成李鸿章“外须和戎”策略的外部因素。第四,“和戎”外交策略是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提出、制订到实施都贯彻和体现着儒家的思想。 “和戎”列强,实现和平,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通过变法以求自强自立,这本无可厚非。然而,问题在于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这一目
中法战争期间清廷内的主战与主和之争
作者:张亮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法战争 主战派 主和派 李鸿章 
描述:南问题。随着军事冲突的不断升级,左右为难的清朝最高统治者被迫做了两手准备:一面调兵遣将,抗击法国的侵略;一面展开和谈,力图早日结束这场战争。中法战争期间,主战派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向朝廷献计献策,不断提出各种御敌方略。第二,利用黑旗军抗法,借力打力,以“匪”制夷。第三,抨击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积极争取社会舆论支持。第四,迎战法国侵略者,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与此同时,主和派也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对内,他们抵制主战派的抗法行动;对外,他们代表清政府同法方展开和谈。可以说,“战”“和”两派在中法战争期间的各种行动是针锋相对的。平心而论,清廷内部的主战与主和之争,不是一场“爱国”与“卖国”之争,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救国方略之争。坚定的抗战政策本来可以阻止法军的侵略;如果坚持和平原则,至少也能保住福建水师和马尾船厂,但是“战”“和”两派的互相拆台却毁了这二者。本文试图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基础上,对“战”“和”分歧的产生、“战”“和”两派的对立、“战”“和”之争的结果等问题,做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论证。
薛福成的政治理念—以代议政治的萌芽为探讨
作者:廖佩君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薛福成 代议政治 曾国藩 李鸿章 幕府 西学中源 民本思想 乡举里选 外交使节 
描述:,同時在歷經各種事件處理的磨練下,加強了處事的能力與為官之道的培養,成就薛福成在日後不管是出任地方官或出使外國皆有稱職的表現。佐幕的歷練讓薛福成有了更開闊與先進的改革思維,進而在出使四國之際,將其對西方國家的觀察見解表現在文章中,試圖為中國找尋一條合理可行的富強之道。薛福成認為國家富強的要素,來自於設置一個能夠通達民意的議會機構。因此,他藉由西學中源與民本思想這些中國傳統的思想,結合西方學術文化的論述,來說明中國施行代議政治的可行性。他強調代議政治的功能可以通上下之情、輔助中國君主政治的施政。在設置議會的主張上,他試圖利用中國傳統政治中鄉舉里選的方式,來選舉出符合民意的代議成員。此外,他認為主政者必須追求經濟的發展與推展教育政策,使得人民得以在經濟無虞、素質提升的情況下,達到代議政治目的。
李鸿章与中国近代铁路建设
作者:康艳华  年份:2008-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李鸿章与中国近代铁路建设
朝日《江华岛条约》签订与清政府“劝告”质疑
作者:常乐  年份:2006-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宗藩体制 《江华岛条约》 朝鲜政府 李鸿章 劝告 质疑 
描述: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发动一场战争来开拓海外市场和转嫁国内危机,侵略近邻朝鲜必须面对中朝间传统的宗藩关系,而这恰恰是日本“长远目标”的最大阻挠,担心重演历史上的“壬辰抗倭”,可以说这也是两种制度在近代东亚三国间一次大碰撞。1876年2月26目朝日两国签订的《江华岛条约》,使得日本终于迈出了侵略朝鲜关键的第一步,对近代东亚国际关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那么,长久以来一直尊奉中国为“上国”的朝鲜,面对所签署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又在清朝那里得到了怎样的态度呢?支持?反对?亦或其他?中国清政府及李鸿章从中究竟饰演了一个什么角色,是否真如历史一直以来流行的观点认为的那样,他们对朝鲜进行了“劝告”?从前后事实的重新审视,我们可以看出,“劝告”之说实有纰误之处。清政府从中朝间传统宗藩关系出发,恪...
明治初期日本对华外交研究:以日清琉球问题交涉为中心
作者:山城智史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明治政府 井上馨 琉球问题 李鸿章 伊犁问题 
描述: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也包含着“扩张领土”的战略意图,琉球地处远离中央的边境地区,同时与中国保持着朝贡册封关系,在东亚近代化潮流中,其归属成为中日外交上的重要问题。经历了从琉球国到琉球藩、冲绳县的变迁,明治政府最终吞并了琉球。明治政府吸收和采纳了近代西方的国际关系准则,这与依靠传统国际秩序,力争保护朝贡国的清政府之间在体制上的差别形成鲜明对照,并在从琉球到冲绳县的变迁中体现出来。在东亚国际秩序动荡重组的漩涡中,明治政府不顾清政府反对,执意施行“处分琉球”,在短短的十年内彻底地改变了琉球的命运。本文以历史学实证研究为中心,结合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多角度地检证明治政府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19世纪70年代约十年内,明治政府与清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交涉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本文由序章、正文四章和终章构成。主要论述明治政府围绕琉球问题与清政府展开的交涉,同时对清政府与俄国之间开展的有关伊犁边界问题给琉球问题的处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阐释。本文在积极借鉴中日两国学术界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挖掘资料,对明治政府的对清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首次提出井上馨有效地利用清俄伊犁边界问题,旨在维护明治政府在处理琉球问题上的有利地位。明治政府为了顺利推进日清间的“分岛改约交涉”,对国际背景加以充分利用,通过抓住清政府的弱点,明治政府步步为营地奉行“扩张领土”的既定政策,最终将琉球并入日本。明治政府修订与西方国家以往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也是当时最为紧要的外交课题之一,遂决定首先在《中日修好条规》到期之前进行修订,试图将上述两项政策结合起来,以期推动与欧美各国的改约进程。然而,无论是分岛方案还是条约修订案都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而未能如愿。为此,明治政府则转而主要着眼于清俄间的伊犁边界问题,并将日本和俄国在暗地里合作的姿态和讯息有意地传递给清政府。同时命日本驻俄公使全面调查清俄之间的交涉态势,秘密收集各方面情报。井上馨在弄清楚清俄交涉的态势后,对正在北京谈判的宍户公使、天津及上海的日本公使及时做出指示,寻求本国在琉球问题上的利益最大化。综上所述,明治政府通过吞并琉球,在实施扩张领土政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无疑,明治政府与清政府之间针对琉球问题的外交交涉,以及明治政府推动中日之间改约的努力,也包含着明治政府在向近代国家过渡的过程中,通过与西方国家修改“不平等条约”而构筑对等关系的外交意图。
李鸿章的国际法思想及运用
作者:宫兰兰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李鸿章 经世致用 国际法 国家主权 
描述:他国家的关系,而西方已经开始把国际法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其次,挖掘李鸿章国际法思想产生的根源:儒家传统经世致用思想,促使李鸿章形成了在对外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寻求自强之道的现实主义外交,这成为他积极学习和运用国际法原动力。李鸿章的国际法思想可以概括为:主权原则、遵守条约原则、均势原则。再次,阐述李鸿章运用其国际法的思想解决的实际问题,如:裁撤常胜军,处理滇案,保护华工人权,中法关系,中日关系等。结论是李鸿章国际法思想的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对中国近代国家关系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清末民初公债思想研究
作者:宋长旭  年份:2011-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近代公债思想 内债 外债 清末民初 李鸿章 梁启超 孙中山 
描述:格的中央控制和出入有常的思想,也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经济发展。1840年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量入为出”逐渐被“量出为入”的财政管理思想所取代。我国近代意义上的公债思想,正是政府在传统筹资手段用尽均无法满足财政支出刚性需求之后出现的。清末民初的外债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国际经济漩涡后,帝国主义列强在拥有广泛特权的情况下对中国实施的一种政治侵略和经济榨取的手段,但同时也为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清末民初的内债是在社会变迁的复杂环境下,历届政府为维护统治,挽救国家危亡,在举借外债和增税不足的情况下,意图以动员本国民间财力实现稳定统治,发展经济的尝试。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由六章组成,意图详细描述清末民初的公债思想,总结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为当前公债利用提供有益建议。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对已有的国内外关于农村民间借贷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归纳、介绍,并提出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无论是清末民初,还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公债都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弄清中国公债思想的发展演变,提出精华思想是很有必要的,具有很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国内外对于这一时段外债的研究成果丰硕,而内债研究相对薄弱一些,并且这些研究大都是从经济史的角度出发,或者对专门人物进行相关研究,缺乏系统习性。通过考察相关文献,对本文研究对象(即清末民初公债)进行了界定,之后提出了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第二章,较为全面的论述了公债与经济、政治、财政的关系,然后详细分析了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转变以及中国公债产生的背景,最后清末民初的内外债发行概况进行了梳理,以便与下文对公债想的进一步探讨。中国公债思想是伴随着财政管理思想的转变及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第三部分,第三章到第五章,首先对于是否利用公债来发展经济,御辱强国,社会各界各时代的杰出代表都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逐步形成了共识,在内忧外患、国困民穷的情况下,必须科学的利用公债,才是救亡图存之道,到孙中山时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口号,达到了公债利用新的高度。之后对公债的发行管理和使用偿还思想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进行评析。纵观历代有识之士的公债思想,基本对于内外债的举借方法、原则、用途及偿还都有很多积极地论述,是针对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深入思考之后提出的,有很大可行性,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第四部分,论文的第六章,文章的总结部分,在全面回顾总结了近代中国公债思想的发展演变之后,总结出规律,得出能够为当今社会公债运行及外资利用有意义的建议。
甲午战前十年李鸿章对日观及其外交研究
作者:孙鸣凤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李鸿章 对日观 外交 
描述:和结语三部分内容。 在绪论中,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梳理,说明本文的研究缘起。 第一章主要梳理和论述1885年之前李鸿章对日观,作为此后李鸿章对日观发展变化的前提和基础,为后文研究提供一个铺垫。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增多,李鸿章的对日认识也不断丰富和深入,大致而言,1885年之前李鸿章对日观包含有联日、防日两个方面,且以防日为主。 第二章以1885年天津谈判为考察对象,从谈判开始前的情报收集、谈判过程中的联日秘约实践、谈判结束后对伊藤初步印象三个方面,说明此次谈判是李鸿章对日观的重要转折点,由极为警惕日本威胁、将日本作为主要防御目标,转为谋求秘约联日,认为日本为远患、非近忧,对日本的警惕性逐渐丧失。 第三章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私人交谊、李鸿章的对日交涉两个方面,展开对乙酉至甲午年间李鸿章对日观的论述。首先,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往来信函为线索,揭示李氏对日观中的感情部分,接着,还原李鸿章这一时期的对日外交实践,即成功挫败日本修约的不良企图、和平解决长崎事件以及顺利化解朝日防谷令赔偿纠纷,并着重分析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私人交谊,即本文所谓伊藤博文因素,对李氏对日观及外交实践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探讨朝鲜半岛国际形势对李鸿章对日观的影响。1885-1894年间,朝鲜半岛局势更加复杂:两次朝俄密约风波和巨文岛事件接连发生,使得俄国因素凸显;日本则调整了其对朝鲜策略,在政治上以退为进,在经济上加大对朝鲜的经济渗透与掠夺。在此背景之下,李鸿章形成了对朝鲜局势的错误判断,错将俄国锁定为朝鲜的最大隐患,而放松了对日本的应有警惕,使日本在朝鲜增强经济政治渗透、在本土扩充军备的可能性增大。 在结语中,概要分析甲午战前十年间李鸿章对日观的认知环境和影响因素,梳理李鸿章对日观的具体内容和发展演变,说明李鸿章对日观的局限和不足,导致其外交实践和国防决策的失误,以致有甲午惨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