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科技教育研究
作者:徐宜国  年份:2010-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洋务运动时期 科技教育 比较 反思 启示 
描述:的当代中国科技教育以启示,正是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所在。论文首先介绍了洋务运动时期科技教育产生和兴起的历史背景,“西学东渐”的近代西方外来文化因素和内忧外患的晚清时局是催生洋务科技教育的外部条件。而中国古代科技教育的优秀传统、传统教育的弊端和新式知识阶层的诞生,为洋务科技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文化、舆论等社会基础,构成了催生洋务科技教育的内部因素。论文接着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环境对洋务科技教育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中西异质文化的矛盾逐渐形成的“中体西用”指导思想,把洋务科技教育束缚在“器物”层面,未能达到制度和精神的层次。作为洋务事业内容之一的洋务科技教育,表现出鲜明时代的特征以及对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产生的影响。论文以实践科技教育的新式学堂、留学教育、教会学校、新式书院和企业等史实,介绍了洋务科技教育的具体开展情况,并从科技实物、译书出版、外国教师和传播媒体等方面介绍了科技教育的资源,从而揭示出洋务科技教育的历史概貌。论文从科技教育指导思想、科技教育主体、科技教育内容和科技教育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把洋务科技教育与处同一历史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科技教育进行了比较,着重于两者之间差异。有惊人相似的历史背景、大体相同的过程和内容的洋务科技教育和明治维新科技教育,最终结果不同,值得深思。最后,论文对洋务科技教育给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从洋务科技教育的思想、科学的内在价值、办学规模和质量以及文化等方面进行反思,进而得出对在当代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的科技教育的启示。
晚清新政与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
作者:徐伟红  年份:2006-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新政 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湖南教育 
描述:流的桥梁,其最大的成果并不是生产出了坚船利炮,而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播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极大的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湖南近代教育正是在此时开始萌芽,并为戊戌新政期间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戊戌新政期间,当时湖南无论是主政的官员陈宝箴、江标、黄遵宪、徐仁铸等,还是本籍的士绅欧阳中鹄、熊希龄、谭嗣同、唐才常等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并产生出动力,使得湖南新政蓬勃发展,湖南近代教育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当时“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调整施政方针,正是由于中央大规模的改书院为学堂的政令发布,以及新式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使湖南近代教育取得很大的发展,从而为民国初年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研究晚清新政和湖南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可以看出,政治经济社会的改革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改革的性质以及改革中的各种社会力量的斗争也会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
不平等条约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影响
作者:张雪昆  年份:1997-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不平等条约 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 
描述:不平等条约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影响
晚清维新派的明治维新观
作者:张锋  年份:2014-10-28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晚清维新派的明治维新观
明治维新后的和食与日本文化
作者:张红贤  年份:2007-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和食 明治维新 西洋料理 日本文化 
描述:张打开国门,吸收西方文化。 首先废除了禁止吃肉的禁令。像横滨等港口城市出现了很多西洋料理店,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政府也开始在外交往来中以西餐招待宾客。普通民众也是积极的吸收外来文化。这也可以说,奠定了今天日本饮食文化的基础。所以今天的日本料理具有了国际性的特点。众所周知,日本人一日三餐多种多样,中华料理,韩国料理等自由选择。而且,方便快捷而价格便宜的料理很受年轻人的青睐。纯正的日本料理价格高,有时就成了有钱人的专利。这样一来,传统的日本料理逐渐被遗忘,可以说对一般百姓来讲就成了奢侈品(金钱和时间)。因此,这个问题开始引起各方的注意。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从明治维新后的史料入手,结合今天的饮食现状探讨了日本饮食文化优点与目前存在的问题。
论晚清洋务派的科学观
作者:张紫涵  年份:2008-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洋务运动 洋务派 科学整体结构 科学观 
描述:了晚清洋务派科学观产生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洋务派的科学观的发展经历了林则徐、魏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启蒙、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逐步引进西方技术和应用科学知识以及洋务运动后期在大量引进西方军事技术的同时,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和民用技术,并零星介绍了西方的科学哲学,学习西方科学开始进入到“形而上学”的三个阶段,洋务派的科学观的发展有一个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并且一直在所谓的“中体西用”的框架内进行。论文分析了洋务派的科学观的重大意义。从纵向看,洋务运动时期产生的科学思想,成为了日后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巨大动力;从横向看,其科学观念融合在其举办的洋务事业实体中,对当时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变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文立足洋务派科学观的不足,从科学整体结构...
洋务实业教育述论
作者:张旭辉  年份:2008-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洋务运动 洋务派 实业教育 
描述:面阐述了洋务派实业教育实践:倡办实业教育机构、派遣游学、翻译西方近代科技书籍、对实业人才的重视;最后对洋务实业教育的特点、局限性和历史定位进行了客观评价。结论认为洋务实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既定目标,完成了使命,总体上看是成功的,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并对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洋务派是当时社会中的精英群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研究:以科学社团的历史演变为视角
作者:张新峰  年份:2011-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洋务运动 科学体制化 科学社团 中国科学社 中央研究院 
描述:高潮逐步壮大,建立了大量的科学社团,并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的交流,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在科学体制化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学术交流、进行科学研究,引进奖励机制方面都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民间社团的局限,中国科学社在科学体制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体制化程度比较低。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中央研究院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完善了中国科学体制,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就此完成。萌发于清末的科学社团,经过民国初年的发展壮大,不断推动着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进程。从松散的、民间科学社团到综合的官办科学机构的转变过程中,中国科学社等科学社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洋务运动与我国新式美术教育的生成
作者:张惠娜  年份:2013-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洋务运动 洋务教育 新式美术教育 图画 新式学堂 
描述:乏创造力、思想僵化、对现代技术知之甚少。洋务派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见识了西方先进技艺的威力。为挽救国家危亡,洋务派适时的提出“兴新学,废科举”、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改革传统教育的措施。绘图、测绘、图画手工等美术教育内容在洋务教育改革过程中被纳入到学堂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单一、僵化、空虚的弊端,扩展了学子的知识空间。伴随美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师徒传授的传统美术教育方式向班级授课制的新式美术教育转型。纵观整个洋务教育的发展过程,洋务教育思想为新式美术教育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洋务派积极派遣国人出国考察留学、关心国外教育信息为新式美术教育产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资料;洋务运动所引发的“废科举、兴学堂”运动迫使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改变了美术边缘学科的地位,美术教育被纳入到官方教育体系中。随着洋务教育的深入,“美术课程”、“美术学科”、“美术教育者”等新式美术教育体系逐渐完善。
刘锡鸿研究
作者:张宇权  年份:2001-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刘锡鸿 郭嵩焘 儒家思想 洋务运动 《英轺日记》 
描述:从儒家思想中寻找救时匡正的武器,提出各种传统的治国主张,本能地与一切离经叛道行为进行着斗争;出使后,他的思想发生了一定变化,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形成了先进与保守的思想混合体;回国后,由于刘锡鸿思想的保守本质,对中国官民现状的悲观主义认识,以及政治上的斗争,促使其成为国内反对修建铁路的先锋。刘锡鸿思想和行为上的守旧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他没有意识到这种守旧非但不能实现其“卫道”目标(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反而会加速清王朝统治的崩溃;非但不能达到其富国强兵的目的,反而会阻碍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然而,刘锡鸿思想也有警示和启迪意义,如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态度、对养民的重视、对振兴吏治的提倡等等,都值得今人总结和思考,本文亦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