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论黄遵宪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反思
作者:魏明枢  年份:2005-01-01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让黄遵宪长期处于激愤的情绪之中,对战争的整个过程作了认真而严肃的回顾和深入的反思,对战争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入的总结,并激励他进行国内的社会政治变革。被调回国内任职之后,他的情绪一直很悲愤,救国激情一直很高涨,
甲午战争前的中国政治
作者:魏建猷  年份:1939-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甲午战争前的中国政治
“普天忠愤”铸诗魂:论甲午战争爱国诗潮
作者:魏中林 宁夏江  年份:2006-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甲午战争 爱国诗潮 救亡图存 普天忠愤 
描述:潮流。甲午战争爱国诗歌具有明显的“诗史”特征,尽管在艺术锤炼上还略有遗憾,却尽到了文学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
作者:高鸿志著  年份:2008-04-01 期刊类型 :图书
描述: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
英国与中日甲午战争
作者:高鸿志  年份:1994-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英国政府 日本侵华 中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李鸿章 长江流域 日本政府 俄国 辽东半岛 在华权益 
描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英国始终推行纵容日本侵华的政策。本文对英国这一政策在中日甲午战争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着重指出英国推行这一政策,目的在于利用日本遏制沙俄在华扩张势力,维护并扩大英国在华权益,《马关条约》的主要受益者是日本,其次就是英国。
看百年前西方媒体眼中的甲午海战
作者:高远  年份:2014-08-3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看百年前西方媒体眼中的甲午海战
北洋海军覆灭的原因
作者:高轶鹏  年份:2008-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甲午战争 北洋舰队 软实力 
描述:的原因做深层次的分析。经过研究,本文决定将集中地从北洋海军的“软实力”方面入手,分析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从军事软实力视角审视,北洋舰队存在着传统政治经济体制、建军思路、组建过程、指挥体制与组织体制等弊端直接导致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悲剧性结局。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经验总结。
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的腐败
作者:高虹  年份:1995-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甲午战争 根本原因 北洋海军 李鸿章 《申报》 翁同和 光绪皇帝 清王朝 地方督抚 丁汝昌 
描述:政界的、军队的、体制的、等等。 一、政界的腐败 清朝的腐败集中表现在清中央的腐败,而清中央的腐败又集中反应在慈禧太后身上。1895年10月10日正值慈禧太后60大寿。60年是一个甲子年,慈禧非常重视这个寿辰。因此,她很早就为这一寿辰作了准备。慈禧这一年最关心的就是她的寿辰。早在1892年,她就委派礼亲王世铎等总办万寿庆典。1893年,又专门设立庆典处。为在颐和园受贺,拟从西华门到颐和园的道路上设立60段点景。慈禧的60庆典,成为清廷的头等大事。甲午战争爆发后,有人上奏停办点景工程,但是她的60庆典其规模仍然可观。在大连、旅顺战事十分紧急的情况下,紫禁城里歌舞升平,为太后祝寿“听戏三天,诸事延搁”军机大臣翁同和记道:“实坐不能安也。”翁
甲午战争前中日教育发展之比较
作者:高学军  年份:2010-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同文同种 甲午战争 中日近代教育 
描述:展的不同轨迹,来剖析其背后历史因素。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蓄谋已久
作者:高士华  年份:2014-08-27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蓄谋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