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战争概览(2572)
  战争简介(0)
  战争背景(1990)
  军事对比(582)
  战争历程(0)
  第一阶段(0)
  第二阶段(0)
  第三阶段(0)
  重要战役(179)
  平壤之战(8)
  黄海海战(57)
  旅顺口之战(54)
  威海卫之战(24)
  辽东之战(36)
  甲午人物(3940)
  邓世昌(309)
  李鸿章(2922)
  明治天皇(122)
  伊藤博文(384)
  左宝贵(64)
  丁汝昌(109)
  刘步蟾(30)
  历史研究(1806)
  图书专著(66)
  期刊论文(629)
  会议论文(61)
  学位论文(83)
  报纸文献(967)
  史料集锦(61)
  珍贵图片(7)
  影像资料(54)
  报纸文献(0)
北洋水师内部观察
作者:魏一平  年份:2014-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了长寿籍的翰林院编修汪叙畴来做司仪,因为汪的名字中“畴”字又恰巧含有一个“寿”字,慈禧为李莲英的这份贴心大为欢喜。
北洋海军覆灭的原因:从软实力视角剖析
作者:高轶鹏  年份:2008-01-01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北洋海军覆灭的原因:从软实力视角剖析
论太平天国对洋务运动的激发
作者:高路  年份:1992-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镇压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清政府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军 近代中国 洋务活动 中国近代化 西方传教士 西方列强 
描述:文化的交流中,太平天国开始是处于先进于清政府的地位。但是为什么太平天国没有成为近代中国洋务活动的主持者?终极原因是在于农民无法克服小生产者的弱点,不能建立长期的巩固的政权。太平天国因悲壮的失败而中止了在近代化道路上的跋涉,从而也使中国近代化开始的一个偶然机会丧失了。简又文先生曾说:“倘太平不亡,仁玕政策得行,则中国科学物质之建设,亦即所谓‘现代化’必提早一百年。”此语不无道理。虽然如此,但太平天国却激发了清政府进行
方楷生平要略
作者:高红成  年份:2002-01-01 期刊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方楷 生平活动 洋务运动 数学史 
描述:“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而“一切西学皆从算学出”。自然,方楷这样懂算学的人才必然受到重视。同时方楷的生平活动亦为研究洋务运动提供史料,应受到注意。
浅析中日接受外来文化的心理差异——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为例
作者:高祎  年份:2007-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外来文化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心理 差异 
描述:对待外来文化总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摄取欲。
洋务运动时期教育改革及现实意义
作者:高玲玲  年份:2013-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洋务运动 教育改革 历史意义 启示 
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随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势力不断扩张,清朝统治者的意识到统治的危机,以奕诉为首发起了著名的洋务运动,其中教育制度的变革,创办新式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洋务运动时期改革教育内容的入手,分析其历史影响,总结对当前教学工作的启示。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语教育规划得失谈
作者:高晓芳 李开拓  年份:2009-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洋务运动 外语教育 外语教育规划 
描述:洋务运动的主旨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疗病起弱","御敌自强",巩固统治的目的.外语人才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关键.我国现代意义的外语教育也因此开始.文章从外语学校的建立与语种选择、课程设置等方面考察洋务运动时期的外语教育规划,讨论其得失并寻求历史启示.
商业板块中的“洋务运动”
作者:高晓琴  年份:2001-12-01 期刊类型 :报纸
描述:商业板块中的“洋务运动”
晚清宪政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高旺  年份:2001-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晚清改革 明治维新 政治发展 因素分析 
描述:本文以晚清宪政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为中心 ,分析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认为政治领导集团的状况、中央集权的程度、发展的动力与阻力、传统政体的类型以及国内民族矛盾的状况等是影响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析“洋务运动的失败”
作者:高文慧  年份:2012-01-01 期刊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洋务运动 洋务派 外国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变动 失败 自然经济 自救运动 京师同文馆 竹枝词 
描述:"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上海县竹枝词》洋务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面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清王朝统治基础遭到动摇背景下的一次自救运动,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之一。洋务派顺应了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