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邓世昌衣冠冢

作者: 暂无 日期:2007.05.10 点击数:70
人民政协报

【报纸名称】人民政协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7.05.10

【版次】第6版(春秋周刊)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2007-05-10b201_Embed3.jpg

在广州市天河区的天河公园内,有我国当年在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衣冠冢,每年的清明节,很多中小学生都会来到这里扫墓。这里已成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不过,如果不是热心人的抢救,邓世昌衣冠冢早就湮没了。

大约在1983年的一天,龙洞小学老师郭纪勇来到沙河公社找我(那时我是沙河公社文化站的负责人),对我说:“据说邓世昌的墓就在沙河天平架农械厂那里。”我精神一振:“是甲午海战那个民族英雄邓世昌吗?”他说:“是的。”我有点奇怪:“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我有一次和海珠区一位老师邓敏扬同坐一部车,路过农械厂,他说,邓世昌的墓就在里面。经了解,原来邓敏扬就是邓世昌的重侄孙。”我又说:“农械厂除了厂房,不就是一片平地吗?”郭纪勇说:“这里从前都是山头,有很多坟墓,大跃进大炼钢铁时都平毁了,邓世昌墓很可能就埋在地下。”我又问:“我们一点线索都不知道,怎么找呀?”郭纪勇说:“得找邓敏扬,他以前来拜过山,就是平了以后,他也来过,在附近烧香遥祭。”我问:“那什么时候去找呢?”他说:“现在我要上课,没空,等暑假吧,到那时约好邓敏扬,再约市文管会的同志。”

暑假终于到了,一天,郭纪勇又来办公室找我,说:“我和邓老师、文管会都约好了,他们准备这个星期天来,文管会答应出钱试掘。”

这个星期天,天气很好。早上8点多钟,我们来沙河天平架石鼓岭农械厂前的一块空地。在农械厂同志的协助下,原来堆放在空地上的杂物已经搬干净了。这时,邓敏扬和市文管会的谢天送、陈文兴等同志已经到了,还请了个熟悉当地情况的土工。邓敏扬掏出当年葬山的图纸,定了方位,便开始掘了起来。忽然,一把锄头锄到了硬物,挖开一看,原来是一块连州青墓碑,继续挖下去,字出来了,墓碑上镌刻着一些端庄俊逸的字体:“祖考建昌、妣黎……”邓敏扬一看十分高兴:“这是邓世昌大哥邓建昌与夫人合墓,旁边还有。”在邓敏扬的指点下,在邓建昌墓左侧,果然又掘得邓达昌与夫人合墓,在右侧又掘得他的庶嫂墓。邓敏扬又拿出图纸对了一下,说:“邓世昌的墓就在庶嫂墓右边,当时邓世昌牺牲在黄海,无法找到遗体,这儿是葬衣冠的。”继续深挖又挖得一个灰沙墓,邓敏扬高兴地说:“这就是叔公的墓了。”可是再挖下去,却发现墓碑已荡然无存。众人有点疑惑,纷纷问邓敏扬,邓敏扬又拿出图纸对了几次,说:“没错,肯定是这穴。这墓因为写着皇清诰封,曾被人多次盗墓,以前我们来拜山时,发现墓碑已经断裂,这墓碑很可能在推平山头时丢失了。”市文管会的同志说:“既然墓碑丢失了,再挖下去看看有没有下葬物吧。”再挖下去,只挖到一层浮土,他们断定:下葬物肯定被盗墓者盗走或者抛弃掉了。市文管会的专家失望地走了。过了几天,郭纪勇带来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市文管会的同志说:这墓虽然已经确定是邓世昌的墓,但既找不到墓碑,又找不到下葬物,他们不管了。”我当时心头一震:虽然找不到墓碑,也找不到下葬物,但这千真万确是邓世昌的衣冠冢呀!邓世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怎能让他的衣冠冢毁于一旦,如果现在毁了,以后就连纪念英雄的一土也没有了。这对英雄是不公平的,对子孙后代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于是我对郭纪勇说:“他们不管我们管,反正是个衣冠冢,葬衣服的,从前的衣服被人偷走了,我们叫邓敏扬再拿邓世昌穿过的衣服葬下就是。”于是邓敏扬便专程到上海,找到邓世昌的嫡孙女邓素娥,从邓世昌穿过的衣袍上剪下一块布,又从邓世昌几兄弟小时一起种的一棵频婆树上折下一枝,连同邓世昌的瓷画像一起重新下葬了。邓敏扬找到原来葬山的资料,在沙河文物爱好者黄添发的帮助下,按原来碑文重新打了一块墓碑,上刻:“皇清诰封中军副将世昌邓壮节公之墓”,于1993年底至1994年初这段时间重修了邓世昌衣冠冢。由于这几穴墓都深埋在地下,试掘时又只挖开了邓世昌衣冠冢的泥,因而重修后的衣冠冢像一眼井,去扫墓时要跳上跳下,十分不便。驻沙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的干部师生义务劳动了一天,替邓世昌衣冠冢清走了墓前数十立方的泥土。1984年清明节,附近学生和部队来扫墓就方便多了。市文管会见邓氏后人重修了衣冠冢,便把邓世昌衣冠冢内定为保护文物。(1989年1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天河区。天河区一成立,文化局对邓世昌衣冠冢便十分重视,副局长冯子祥多次到衣冠冢现场察看,并撰文介绍,后来又为邓世昌衣冠冢的保护迁建工作大声疾呼,四方奔走。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沙河建设日新月异,衣冠冢四周楼宇林立,民族英雄邓世昌衣冠冢处于其中,犹如龙游浅水,虎落平阳,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压抑感和辛酸感。我是天河区政协委员,在1987年写了一份题为:“建议把邓世昌衣冠冢迁到风景优美的白云山”的提案,区政协委员黄科词也有同感,也在附议人栏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天河区政协副主席、广州市政协委员罗人杰也向市政协提交了有关邓世昌迁墓的提案。后来,邓世昌的出生地、成长地海珠区政协、番禺县政协、衣冠冢所在地天河区政协也联名向市政府提出了有关邓世昌迁墓的建议。接着,广州市委《每日快报》刊登了一则讯息《邓世昌迁墓好事难成》,又惊动了某位领导。有关领导一开始都很支持这个提议,但一接触到地皮、款项,就纷纷打退堂鼓了。

由于天河区庞文洪副区长的关心,这件事不久被广州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知道了。他们一起到了邓世昌的墓地进行实地考察后得出了一个共识:狭小的墓地和闻名中外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反差实在太大了,邓世昌衣冠冢非迁不可。他们又与邓世昌的重侄孙邓敏扬联名写信给广州市长黎子流和副市长陈开枝,终于得到同意迁墓的批示。迁墓的费用共用了60多万元,沙河镇出了30万元,天河区和市政府共出了30多万元。由天河区政协麦秉锵、严容应等同志协调市文化局、市园林局等有关部门承建。

现在邓世昌的衣冠冢已经以其雄伟壮丽的面貌出现在风景秀丽的天河公园气鲵岗上。整个墓地范围有650平方米。衣冠冢位于后面正中央,墓碑上刻着:“皇清诰封世昌邓壮节公之墓”,下款是“邓氏众房子孙立石”。冢前左侧是光绪皇帝的御赐碑文,右侧是迁墓碑记。衣冠冢的左上角是邓世昌的两位兄长邓建昌夫妇、邓达昌夫妇及其庶嫂的墓。前面屹立着广州著名雕塑大师尹积昌设计的3米立像,邓世昌右手握望远镜,左手按着配剑,目光炯炯,威风凛凛。像座高2米,正面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的“民族英雄邓世昌”7字,背后刻着邓世昌生平事略。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