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昌非“虚假典型虚假典型””墓地或在大鹿岛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7.25 点击数:20
华西都市报

【副篇名】华西都市报探访丹东大鹿岛,“邓世昌墓”至今仍无官方认证

【报纸名称】华西都市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7.25

【版次】第0a16版:特别报道

【入库时间】20140810

【全文】

“致远”舰沉没位置图。制图/刘逸兴

1:1复制致远舰“重生”

丹东大鹿岛“邓世昌墓”。

复制致远。

[甲午启示录]

“海防”难敌“海权” 海洋观念之败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武力之战,也是两国的“文化力”之战。在决定一个国家“文化力”的因素中,海洋观念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中日分别作为大陆濒海国家和海岛国家,对海洋的认知和情感明显不同,处理涉海事务的态度和原则也大相径庭,核心是海权意识强弱悬殊。这种认知和情感、态度和原则,直接作用于两国的海军建设,也深刻影响到两国对甲午战争的战略指导。

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此相适应的农耕经济和军事安全问题,决定了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始终是面向大陆背向海洋。历朝统治者对海洋茫然无知,普通民众对海洋漠然以对,整个民族严重缺乏海洋意识。

而日本岛国的基本属性使它在近代接触西方文明以后,越来越愿意将日本定位为海洋国家。明治天皇登基不久,就宣示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到甲午战争前夕,在日本海军部和内阁,对海权问题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从两军作战的实际情况看,确实是海战决定胜负,海权就是主动权。 (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部长皮明勇)

致远舰

大 事 记

1886年建成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为巩固台湾海峡防务而从英国订造了“致远”、“靖远”两艘巡洋舰。1888年被纳入北洋水师编制。

1894年沉没

1894年9月17日黄海大东沟海战时,“致远”在遭受重创后,猛烈冲向日本军舰“吉野”,欲撞沉敌舰。但在日本军舰的围攻下不幸沉没。

技术参数

尺度 长76.2米

宽11.58米航速 18.5节排水量 2300吨鱼雷 14英寸发射管×4装甲 3-4英寸乘员 204-260人管带 邓世昌

公案寻解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是北洋海军将领中著名的民族英雄,但就是对这样一位将领,时下也有少数人提出质疑,认为邓世昌是后人搞“虚假宣传”的产物。面对质疑,中国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撰文予以回击。

海军副司令员丁一平撰文回击对邓世昌的质疑

撞击“吉野”非盲目之举

质疑1:邓世昌治军严苛、事故率高

有文章认为邓世昌对下属十分苛刻、严酷;还有人说邓世昌在北洋舰队中是事故率最高的一位管带,不配做“民族英雄”。

丁一平:应该承认,邓世昌不是完人,他有缺点。在封建旧军队中打骂士兵是普遍现象,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责。而北洋海军成军仅6年,驾驭的又是代表当时科技水平的新式战舰,在官兵素质尚不高的情况下,事故隐患在所难免。对此,不应以偏概全。

质疑2:驾舰撞击“吉野”战术有误

有人认为,“致远”舰速度不及“吉野”,“以慢撞快”非常盲目;还有人强调,在蒸汽铁甲战舰的时代,使用撞击战术很不科学。

丁一平: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其一:当时日舰正以优势兵力和火力形成对旗舰“定远”的围攻,形势非常危急,邓世昌此举可吸引敌舰、减轻旗舰压力;其二:“致远”舰舰首下方就有为实施撞击而设计的冲角,当时“吉野”在纵队队列之中不便机动,又正好处于“致远”舰首正横位置,“致远”是以截击态势冲向日舰,一旦撞上可收重创敌舰之功效。由此可见,撞击“吉野”并非盲目之举。

质疑3:邓究竟是“坠海”还是“跳海”

质疑者推断邓世昌是在舰沉之前为求生而跳海,其“英雄”称号名不副实。

丁一平:其实,要分析清楚这些问题并不困难:其一,“致远”舰幸存官兵都是随“致远”舰沉没落水的,如果邓世昌真想求生,那他完全有机会随众接受其后赶来的鱼雷艇救援;其二,包括洋员和日方目击者在内的亲历者多方证实,“致远”在中弹发生大爆炸后迅速沉没,当时“致远”舰官兵纷纷坠海,在舰桥上指挥的邓世昌为什么会例外呢?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北洋海军官兵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批优秀的军人,他们在甲午海战中视死如归、英勇杀敌的壮举和宁死不屈、自杀殉国的崇高民族气节,都是不可更改的历史事实。 综合《参考消息》等

记者探访

日本人打捞致远舰,潜水员“七窍流血”而死;中国潜水员从指挥舱里背出“邓大人”;官方三次打捞致远舰未果……在黄海海战爆发海域的大鹿岛,有关邓世昌和致远舰有着愈久弥坚的传说和故事,只不过有些是事实,有些是大鹿岛村人自己心里认定的“事实”。

特别是关于邓世昌墓,丹东的文物部门一直未对其进行认定,但在大鹿岛村民看来,里面葬的就是邓世昌。

A

当年激战

北洋13将士遗骸 葬在大鹿岛

1894年9月17日。这一天甲午海战爆发丹东东港大鹿岛海域,海战中,在“撞沉吉野”的喊声里,致远舰不幸沉没。邓世昌及全舰官兵250余人壮烈殉国,这一天正是他45岁生日。东港旧称为“东沟”,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也被史书称为“大东沟海战”。

具体的海战地点,位于大鹿岛2-20海里的海面上。

当年,中日双方20多艘战舰交战,6艘日舰遭到重创,而北洋水师中的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沉没。除经远已确定沉没在距离大鹿岛20多海里的黑岛海域外,其余三舰均沉没在大鹿岛海域。

大鹿岛距离陆地大约有40分钟的船程,记者登岛时天气晴朗,目视极远。

站在大鹿岛海边的邓世昌塑像前,65岁的于开臣老先生指着前方海面对记者说:“你看,那里就是甲午战场。”于开臣曾在大鹿岛村委会工作过,算是岛上的文化人,非常注意搜集岛上老人有关那场海战的描述。

“开战当天,整个大鹿岛都弥漫在硝烟之中,炮声震得大鹿岛都在抖。”于开臣说,当时消息闭塞大家并不知道是和日本打起来了,炮声一响大家都躲到屋里去了。

岛上的人在炮声中度过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岛上准备出海的人被眼前的景象吓着了。

“当时港口里有漂来不少穿着北洋水师军装的官兵遗体,村里人商议后,将这些遗骸一 一收敛葬在大鹿岛。于开臣说,最终经过点验,一共13具遗体。这就是如今的岛上的“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

B

野蛮打捞

日本人将致远舰炸毁两层

在岛上的“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旁,是修葺一新的“邓世昌墓”,在墓碑后面的照壁上写着“甲午英烈永垂不朽”。

对于这座“邓世昌墓”的来历,要从日本侵华战争讲起。

于开臣说,1937年—1938年日本曾两次打捞大鹿岛沉船,以期获得铜铁等原料。

1938年4月,日本派出“安德丸”和“神甫丸”两艘打捞船来到大鹿岛,随舰而行有一名日本潜水员,还从庄河请来一名叫王绪年的潜水员。同时,日本还从岛上雇佣了时年23岁的李桂斌到船上给氧气管加压打气。

此事的当事人李桂斌早已去世多年。据他生前回忆,日本人打捞的方式非常野蛮。潜水员下水时带着炸药,在船上安装好后,在水面引爆,然后再把炸成碎片的船体打捞上来。

据称,当时打捞上来的钢材在大鹿岛的港口上堆积如山。李桂斌曾回忆说,当时日本人足足把致远舰炸掉了两层,但船体并未遭受太大破坏。

据李桂斌生前回忆说,在这次打捞中,不仅打捞出枪炮等物品,还看到王绪年把致远舰的铭牌捞上来了,铜制的,椭圆形,直径有一尺多,上边铸刻“致远”二字。这个铭牌最终的下落,如今谁也不清楚。

日本那次打捞的结束,源于一场意外。于开臣说,一次打捞过程中,日本潜水员下水后,再也没上来,被捞上来后发现“七窍流血”而死。此后,只剩王绪年一人潜水作业,但由于进度太慢,最终日本人带着已经打捞上来的铜铁离开了大鹿岛。

于开臣说,自甲午战后,在潮落的时候,从岛上就能看到致远舰露出海面的桅杆,但在日本人的野蛮打捞后,桅杆不见了。

C

村民讲述

致远舰舱内背出“邓大人”?

日本人走后,王绪年留在了大鹿岛。于开臣说,当时王绪年惦记着船上留下的银子等财宝。

“有一次王绪年下潜,在一个密闭的舱内发现一尊金佛,带着金佛要离开时他发现里面还有一尊穿着官服的骨架坐在椅子上,随手扯了一下,一块骨头便掉了下来。”于开臣说,“受到惊吓的王绪年立即离开舱室,返回岸上,但一到岸上,王绪年就病了。”

当时有传闻说,生病昏睡的王绪年还曾说胡话,居然是邓世昌的广东口音。再加之前日本潜水员的离奇死亡的事情,当时村里老人认定,这一定是触犯了邓大人的神灵。

几天后,王绪年病好,在村民李桂斌和于永灵的协助下,他带着油毡纸再次下水,把舱内的遗骸连同官服包好后一起收敛到岸上,安葬在大鹿岛东口的一处山腰下,并在墓前立起一块木牌,上书:邓世昌大人之墓。

于开臣说,当时在场的人看到那身官服还保存得比较完好,“从官服的官衔来看,大家认定是管带官服,因此当时大家就认定这具遗骸就是邓大人的。”

1988年,东港市政府决定重修“邓世昌墓”,就将墓地迁到现在的位置大鹿岛东口南山的北坡,与“甲午海战无名将士墓”为邻。

对于大鹿岛人坚持认为墓中之人是“邓世昌”的说法,陈悦说,根据包括邓世昌随从回忆、镇远舰洋员马吉芬回忆在内的各种历史档案,都能明确记载,邓世昌是军舰沉没时落水后,拒绝援救慷慨赴死的。也因此,丹东的文物部门一直未对邓世昌墓进行认定。

不过在大鹿岛村民看来,不管墓里是不是真的“邓大人”,“反正邓大人的民族精神已经融入我们鹿岛村每个人的心里。”于开臣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国平发自辽宁大连参考文献:《北洋海军珍藏图片集》、《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决战》等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