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背影民国脸》中讲述曾国藩、李鸿章、鲁迅、苏雪林等人鲜为人知的一面诸荣会从细节处重审人物命运

作者: 王军辉 日期:2012.03.26 点击数:30
新商报

【作者】 王军辉

【报纸名称】新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3.26

【版次】第38版(文娱新闻·专题)

【入库时间】20121020

【全文】

一个演员要演活一个角色,必须得走进角色的内心,感受他的心理、体验他的行事逻辑,如此演绎出来,才会让人信服。同样,一个作者要想写活一个人物,也得有这种设身处地的联想力,如此这般,才能写出这个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最近,一本叫《晚清背影民国脸》的书从众多历史散文书中脱颖而出,其作者诸荣会对历史有着细腻敏锐的感受力,他善于从细节处去揣摩历史人物,比如,他从曾国藩几次自杀的经历中,发现曾国藩光鲜背后极为纠结的一面。他从一个人做事多就会犯错多的常理中,看到李鸿章“勇于任事败于事”的悲剧……在这本书中,诸荣会写到了林则徐、叶名琛、曾国藩、李鸿章、洪秀全、张之洞、梁启超等晚清历史人物的个人命运,同时又把这些人的命运串成一条线,让读者看到中国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他们从理所当然的“死扛”,到无可奈何的“妥协”,再到自作聪明的“耍赖”;最后实在耍不下去了,才不得不正视和图强,即从“洋务”到“改良”到“革命”。由此可见那一代人身处乱世的无奈与苍凉。除了写这些晚清背影,诸荣会也写到众多民国“面孔”,其中有大家熟知的胡适、鲁迅、郁达夫、徐志摩,也有鲜为人知的杨荫榆、凌叔华、苏雪林、高长虹、柳亚子。通过他们的“面孔”,可见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面貌。

记者日前电话连线身处南京的诸荣会,听他聊聊这些历史人物。

a

曾国藩的一生

是纠结的一生

记者:在“晚清背影”这部分,您写到了曾国藩。有关曾国藩,《清史稿·曾国藩传》说:“曾国藩事功本於学问,善以礼运。公诚之心,尤足格众。其治军行政,务求蹈实。凡规画天下事,久无验,世皆称之,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以过,何其盛欤!”后世的人也多看到他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标榜性一面。但是,您在文章中说他的一生是纠结的一生。为什么这么说?

诸荣会: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大体意思是我比较喜欢从细节处去揣摩人物。事实也是这样。曾国藩的纠结,我确实是从一个历史细节感受到的,历史上记载,曾国藩被太平军打败之后,曾几次跳江自杀。想象一下,什么样的人会选择自杀?一定是个内心纠结以至绝望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曾国藩为什么纠结,我写了三个方面:“秀才造反”的宿命、“书生带兵”的悲剧、“中西制衡”的悖论。

就拿“书生带兵”来说,曾国藩在与人说起九弟曾国荃时,对其“杀人如麻,挥金如土”多有不满,但同时他又写信给曾国荃说:“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此话看起来是对曾国荃说的,何尝不是他自己心志的一种表露。因此,我们不能不看到,曾国藩等湘军首领,作为一群带兵的书生,他们有时嗜血滥杀,有时又正襟危坐地记日记、作检讨。这就是“书生带兵”的纠结。

曾国藩的一生是纠结的一生:本想一心做学问,却不得不带兵出生入死;总想着能超然物外,却差一点晚节不保。他看世事的确通透,照理说应该活得很轻松,而事实上他的人生却很沉重、很纠结。

b

李鸿章

是“勇于任事败于事”

记者:很多时候,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对李鸿章的评价也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对于李鸿章的“晚节不保”,您的分析是“勇于任事败于事”,为什么这么看?

诸荣会:在我们曾经的认知中,李鸿章可谓是历史上一个身败名裂的人物,他让人诟病的地方,一个是镇压农民起义,另一个就是签订了《辛丑条约》《中俄密约》《马关条约》,尤其是后面一条,最受诟病。他为什么落到如此地步?我认为他是“勇于任事败于事”。

《清史稿》中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以“勇于任事”四个字最为精当。《清史稿》这样评价他,也是很有意味的:“任事”为何要“勇于”?无非一是因为这“事”本身很难办,二是因为没人肯去办;但再难的事总得有人去办啊!李鸿章去了,办了。他的确有“任事”的勇气,但也因此而下了“地狱”,背上了千古骂名。但是,我们能仅仅因为李鸿章最终下了“地狱”,也连同着将他这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也一同否定吗?一个人少犯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因为不做事就不会犯错误,只要做事难免会犯错。

有一个历史细节,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诸国,6月出访德国时受到有“铁血宰相”之称的德国宰相俾斯麦的热情接见,会谈中李鸿章向俾斯麦直言不讳地问了一句:“为大臣者,要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朝廷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难行厥志,怎么办?”俾斯麦直言相告,“首在得君,得君既专,什么事不能做呢?”但是俾斯麦又说,“如果不是真正的君,而是一小人或妇人,那就很难说了。”李鸿章听了俾斯麦此言深深地点了点头,半天无言。

c

鲁迅骂过的东西

今天还大量存在

记者:近年来,有关鲁迅的书和报道特别多,比如陈丹青的《笑谈大先生》、赵瑜的《小闲事》,还有一些杂志的报道如《被遮蔽和高悬的鲁迅》,您个人怎么看鲁迅,包括这些解读?

诸荣会:尽管今天对于鲁迅有许多异样的声音,但是我还是首先表明,鲁迅是我个人最为敬佩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里说句题外话,不久前我还在一个饭局上与一位对鲁迅大放厥词的老兄展开了一场争论,几乎将那饭局弄得不欢而散。

我之所以敬佩鲁迅,主要是因为他目光的犀利,他不但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看得透,而且他看得远,他站在当年就似乎看到了我们今天的许多东西。套用一句话,为什么我们今天还需要鲁迅,因为他骂过的许多东西还大量存在。我甚至写过一篇小杂文,题目就叫做《杂文时代》,我似乎觉得每天早晨起来,只要一进入这个社会,到处都是可以写杂文的素材。关于鲁迅,我还想说第二点,这就是我们也不必太迷信他,将他奉为完人,奉为神,那也不对。出于这一点,我是赞成今天出一些全面研究和介绍鲁迅的书籍的。本书中的那篇《鲁迅为官为钱打官司》,也属此类文章。

d

不要总把胡适和鲁迅

对立起来看

记者:总有人把胡适和鲁迅对立起来看,您个人的看法如何?

诸荣会: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总把两个人对立起来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以前我们所受的教育常常是非此即彼,或非黑即白,判断一个人也是非好即坏,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不好不坏,这才符合真实的人性。

鲁迅我们都很熟悉,是一位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而胡适是一位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大知识分子,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作家、诗人。我们一般人都只知道他与鲁迅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事实上在许多方面他们有着相同的地方:如他们的家庭出身极其相似;他们的求学经历也极其相似;他们最初的婚姻,都是母亲包办,且都接受了等等,其实他们的相同远不止这些,我们今天将他们两人进行一些客观的比较,或许能更清楚地认识到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做过的上下求索,而他们的这些求索,又可以为我们今天提供一些认识。

记者:每个时代人有每个时代的特质,您觉得处于清末民初的人的特质又是怎样?

诸荣会:从晚清到民国,无疑是一个急遽变化的时代。用李鸿章的话来说,是面临着“三千年未遇之变局”,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这一变局呢?我们今天来看那个时代各种人的表现,就会发现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站在政权维护和稳定的立场,一类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真正自新重生的立场。当然这两种立场有时又互相交织难以分开,所以我写到,那个时代是:一个病入膏肓而又面临重生的时代,一个依稀看到光明而又最为黑暗的时代,一个似乎大有希望但又最糟糕的时代……而那个时代的人们,大体上也都呈现出这样的特征,表现得有时愚昧无知有时又无知者无畏,既忍辱含垢又坚贞不屈。

作者名片:诸荣会,男,1964年生,江苏溧水人。现为江苏某出版社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早年发表过诗歌,近年来以写历史散文和人文随笔为主,作品发表于近百家报刊,并结集出版《风生白下》《风景旧曾谙》《生怕情多》《江南味道》《叶名琛传》《晚清背影民国脸》等十余部作品。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