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历史不仅是揭秘和猎奇 李鸿章故居展览馆副馆长吴胜讲述策展安徽名人的故事

作者: 余琛 日期:2011.06.20 点击数:30
合肥晚报

【作者】 余琛

【报纸名称】合肥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6.20

【版次】第A11版(智游中国江淮风韵)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马启兵 摄

安徽省是影响中国古代、近代以至现代的重要省份,历史名人众多,群星璀璨,出现过许多有全国性影响的重要人物。如何原汁原味去展现安徽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进而凸显安徽人的优秀传统和独特精神?合肥市李鸿章故居副馆长吴胜在“智游中国·江淮风韵”论坛上与听众以策展的做法为例,探讨安徽历史悠长,历史人物众多,该如何去表达和宣传?

历史人物策展要有乡土气息

吴胜是合肥李鸿章故居的策展人之一,在用展览方式展示安徽历史人物时,采用什么样设计思路很关键。“智游中国·江淮风韵”论坛上,吴胜介绍,陈列展览是对历史的最直接最生动的解读方式,安徽馆藏的珍贵文物及地方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主要是通过展览这一主要途径让省内外广大游客所了解和接受。

“因此,策展时既要有时代感和乡土气息,又要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引导大家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似乎早已被定性的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通过艺术的形式,令广大观众获得一种全新解读的审美体验。”

当年筹办李府展览时有顾忌

“李鸿章一生在近代中国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生平》于1999年筹办时,在全国是一个创举,当时国内还没有哪一个地区把这样一位历史上的争议性人物用如此真实客观的手法表现出来。”吴胜说,当年,合肥在李鸿章故居筹办李鸿章生平展时,还是有所顾忌的。

直到两年之后,全国故居联谊会召开会议,与会的多是毛泽东、刘少奇、鲁迅等著名人物的纪念馆和故居,只有李鸿章故居是个例外。“主持会议的国家文物局长都觉得很好奇,一定要让李鸿章故居的会议代表站出来,看看到底是何许人也。”吴胜回忆当时作为会议代表的趣闻,在场的听众得以了解李府背后的故事。

作为当时的策展人,吴胜心里也犹豫过。“最初,我制作李鸿章展览时,同样也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至少在对近代史的认知是。但是,阅读之后才知道李鸿章并非我们想象中的一样,至少在洋务、近代化方面都做出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开创性的工作,创造出近代中国至少四十个以上第一,包括轮船航运、保险、铁路、近代煤矿、西医学堂等等都是李鸿章所引入。”

漫画展现李鸿章修铁路遇阻力

现在,我国已经到了高铁时代,而恰好在130年前,大清帝国内部曾经就铁路要不要建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讨论。“在反映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章节,我就请画家画了一幅漫画,以李鸿章的老部下、洋务急先锋刘铭传为赞同修建铁路的正方,以顽固派刘锡鸿为反方,而态度暧昧的刘坤一则骑在了一堵墙上,这样三方态度一目了然,所有参观过的游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胜说,巧妙的呈现方式,让文化传播和宣传很容易让人接受。

“还是以铁路为例,李鸿章举办的每一项洋务措施,其实在当时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对,在修建唐胥铁路这一段仅有十公里长的铁路时,守旧势力激烈反对,说火车会震动皇陵,据说还把施工的唐廷枢抓起来,破坏风水,结果火车第一次运行时被迫是用马拉的。”无法用图片、照片来表现那段历史,李府就通过讲解来补充,吴胜说,选择典型事例来说明问题往往事半功倍。

包公善于提议案并有解决方法

最近,吴胜开始筹备包公展览。包公展合肥做过多次,谈论上,吴胜对这次全新的策展思路与听众分享。

“包拯是位刚正不阿,执法如山,断案如神甚至就是一尊被塑造成的神,但是真实的历史并不完全尽如人意。包拯一生中没有杀过哪怕是一位权贵,陈世美更是位被冤枉的清代清官,与包拯风马牛不相及。”

令人没想到的是,吴胜为策展查阅大量史料,包拯还是位财政专家。“他在担任庐州知府时遇上旱灾,粮价猛涨,属下建议限价。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但不限价还派专人到产粮区告知庐州粮价高,邀请粮商在限定时间内贩粮来。结果,各地粮商蜂拥而至,很快粮价便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是利用市场之手来解决问题的成功案例。”

你认为包拯如果在今天,什么职务适合他?“我认为最适合做人大代表或是政协委员。”吴胜的设想让在场观众笑了起来,他说,包公善于提议案并且能够提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而且百发百中,件件落实,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展现历史不是创造历史

通过展览或者其他方式,向后人展示历史人物的时候,应该尽量展示历史本身,而不是一味地按照人们对历史人物固有的印象去塑造历史人物的形象。

以策划包公展览为例,吴胜说,通过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例,阐释包拯无可争辩地成为清官代表的缘由,可以拉近广大游客与包拯的距离。“现代的游客在了解历史真相后反而会更容易接受,而不是像包公。”

“对历史人物的展览,应该是对展览内容表达形式的再创作,但绝不是对历史本身的再创造。”而这背后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做一个历史人物的策展时,从浩如烟海的相关历史文献中搜集资料,往往要看数百万字的各类专著和资料和各种文物,才能从中找出并理解器物、传主或事件的主流研究思想,融合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解读体系。”

展示历史绝非猎奇和揭秘如此简单。“要形成一种解读体系,须要调动和使用展览的各种语言和表达形式去重新组织史料与文物,背后包含着策展人对展主和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各地名人“翻案风”后果很严重

近来,全国不少地方对当地的历史名人,一律说好话,有些说法甚至与公认的历史相距甚远。对不少地方出现的“翻案风”,吴胜说此举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当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一律说好话,不讲坏话,这是种地方保护主义的体现,由于发展旅游业的经济利益驱动,怕不说好话影响本地形象,吸引不了外地客商。这种做法隐隐包含地方自傲的成分,明明历史上早已铁板钉钉的结论,往往采用春秋笔法或者弱化乃至曲解,这绝非历史唯物主义的手法。”

“翻案风”带来的后果,吴胜以名人旅游景点来解释,“现在游客的素质不断提高,如果一味曲意维护,根本无法自圆其说,这样忽悠游客,游客看了不买账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人物简介

吴胜,1970年出生,安徽合肥人,博物馆策展人,现为李鸿章故居副馆长,合肥市政协委员。1999年参与筹办李鸿章故居对外开放,《李鸿章故居复原陈列》荣获1999年度全国文物十大精品陈列提名奖,填补了安徽省空白,《李鸿章系列展》荣获2010年安徽省博物馆六大精品陈列。此外,他还参与设计安徽凤阳《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展览、天堂寨刘邓大军前敌指挥部旧址《千里跃进大别山》展览等。

□本报记者余琛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