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家族当铺快撑不住了 距今有120年历史,近日被列为市文保单位,目前处境堪忧

作者: 李磊,马启兵 日期:2011.03.25 点击数:10
合肥晚报

【作者】 李磊 马启兵

【报纸名称】合肥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3.25

【版次】第A16版(特别报道)

【入库时间】20110620

【全文】

○隐居闹市中的李家当铺屋里堆满垃圾,木头拱裸露在外

○当铺破损严重(资料图片)

○俯瞰李家当铺

○墙内的柱子正在腐烂

知道吗,在红星路177号省外贸宿舍大院内,隐藏着三间清代李鸿章家族开设的当铺遗址,是距今有120年历史的清代建筑。3月21日,当铺遗址幸运地成为合肥市第四批“市文物保护单位”。记者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获悉,当铺年久失修,摇摇欲坠。

李家当铺隐藏闹市区

走进红星路与金寨路交叉口东侧红星路177号外贸大院里,很多人会看到在盖满了居民楼的院子内,挤着三间破败不堪的小平房,仔细一看你会发现,这三间平房的建筑样式为青砖黑瓦的古建筑。如果不是旁边人的提醒,相信很多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都不会相信,这里就是曾被称作“江淮第一当铺”的李鸿章家族开办的当铺。而与这三间旧屋一楼之隔的,就是市中心繁华的红星路。

记者发现,这三间破败不堪的平房内还住有三户居民。三间当铺中间一间房屋的住户薛大妈今年已经74岁了,她在这里住了46年,见证了这爿当铺曾经的辉煌:“原本这里还有一个大拱门,漂亮得很呢!刚住进来的时候,这爿当铺连绵到南边大院的那一头,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被拆得只剩下这么些了。”薛大妈指着这三间破平房告诉记者。

看着这爿古旧的建筑,薛大妈说其实当铺遗址一开始还留下了不少有文物保护价值的东西,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东西渐渐地没有了。走进薛大妈家幽暗的外厅,她打开自家里屋的那对已经被漆成绿色的木质大门,大门上各有两扇书本大的推拉木窗,门下的一条磨得光溜圆滑的青石条门槛证明了它的历史。“门上的小窗就是当年开当铺时,用来递送抵押物和钱财用的,原本当铺遗址的每间房子都有,现只剩下这最后一对了,原本门的颜色是朱红色的,今年过年的时候,被儿子刷上了一层绿色的漆。”薛大妈不停拨弄着这对大门上的木质推拉小窗,有些惋惜地说。

据薛大妈说,原先当铺中还有一口古井,八十年代当铺盖楼时,古井遗址上盖起了居民楼,就是目前看到的靠近红星路的那栋红色五层小楼。

年久失修建筑摇摇欲坠

记者顺着这爿建筑走了一圈,发现此处建筑已经残破不堪,三间屋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拆损。最西边的那间损坏最严重的老屋,透过破损屋顶看去,露在外面的椽子、横梁已经长满了虫眼,直径二三十厘米的木柱因风吹雨淋已经裂开了一道道裂缝,房顶上的一些木雕结构已经破成了木片,而用石灰糊成的墙均发生了扭曲变形。

而其余的两间由于拆除不是太严重,已经得到了一些修缮。但这些后期的修缮却让这两间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风貌。记者看到,这爿除了最西边损毁最严重的那间外观还保持着青砖外墙外,其余的两间青砖外墙上都已经糊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泥。薛大妈说,一下雨,这些青色砖头缝里就流出白色的石灰浆,有时候还会漏雨,但由于这爿老旧建筑修缮难度比较大,已经很久没人修理。住户们没办法,只好用一层水泥把外墙糊上,要不然住在里面真有点怕得慌,真怕哪天这屋子突然塌了。临采访结束时,薛大妈特地嘱咐记者,你们能不能反映一下,这爿建筑是李鸿章家族留下的为数不多的遗址,如果有关部门对于这爿当铺遗址再不予以妥善保护,恐怕离坍塌不远了。

资金短缺修缮遥遥无期

据了解,去年3月2日,由于年久失修及连日阴雨,巢湖烔炀镇的李鸿章家当铺发生了屋顶坍塌事件。对于合肥红星路上这爿象征了合肥金融业发展如今却已摇摇欲坠的李鸿章家族当铺遗址,合肥市的文物工作者们也积极为其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方努力,今年3月21日,合肥市公布的第四批18家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李鸿章家族当铺榜上有名。

但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称,虽然目前当铺已经晋升“市保”,但由于资金问题,文管部门却无力对其进行修缮。至于何时进行修缮保护,这名工作人员称暂时还不知道,据知,这爿李鸿章家当铺遗址在“十二五”期间未列入合肥市的文物修缮计划。

■相关链接

李家“新当铺”

据史料《合肥春秋》记载今省外贸局院内东南角约60米的一条巷叫“当铺巷”。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李鸿章在合肥城南的小马场巷与官盐巷之间(今合肥老八中西侧)开设了一家规模庞大的“同兴号”,合肥人习惯称其为“新当铺”。

当年,“新当铺”是合肥规模最大的当铺,环巢县、无为、庐江等周边地区的“代质”、“滚当”小当铺,都将贵重有价值的收当,送到“新当铺”来转当。

据文物专家推测,该栋当铺应该是7开间,如今保留下来的只有3开间。古屋坐西朝东,有宽敞的檐廊,走廊斗拱的雕刻细腻精巧,建筑价值弥足珍贵。

□本报记者 李磊/文 马启兵/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