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05.03.04 点击数:10
济宁日报

【报纸名称】济宁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5.03.04

【版次】第A5版(新 农 村)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杨洪芳

在中国晚清史上,李鸿章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然而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分歧颇多,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他也有凡人的性格,有着凡人的生活。

李鸿章的学问、文章颇受曾国藩影响,他对曾国藩启口必称“

老师”,恭敬如神圣。但李鸿章的日常生活很散漫,刚进曾国藩幕府时,很不习惯规矩。曾国藩每顿饭都必须等到幕僚们到齐后才用餐,缺一个人也不动筷子。李鸿章对这种生活很不适应。一天早晨,他假称头痛,没有按时起床。曾国藩接二连三派人催他,一定要等他来了才吃饭。李鸿章只得慌忙披上衣裳,匆匆来到用膳地点。曾国藩一言不发,吃完饭则板着脸孔对李鸿章说:“少荃(李鸿章的字),你既然到了我的幕府,我有话告诉你,我这里讲究一个‘诚’字。”说罢,拂袖而去。吴永在《庚子西狩丛谈》一书记载了李鸿章关于此事的一段话:“我老师实在厉害。从前我在他大营中从他办事,他每天一早起来,六点钟就吃早饭,我贪睡总赶不上……迨日久勉强惯了,习以为常,也渐觉不甚吃苦,所以我后来自己办事,亦能起早,才知道受益不尽,这都是我老师造就的。”

李鸿章在幕友中以和蔼可亲著称,但他有时也很鲁莽,盛气凌人。据清人刘体智《异辞录》记载,一次曾国藩宴请湘军头目,其中有个叫彭刚直的人,在谈话中讥评皖籍人士,因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一听此话当然据理相争,反唇相讥,两人竟大打出手,“刚直遂用老拳,文忠(李鸿章)亦施毒手,二公互殴,相扭扑地”,在众人的劝解和拉扯下,二人才勉强罢手。另外,李鸿章特别爱骂人,对下属不讲客气,对亲近的人更是如此。有的人还从遭受李鸿章辱骂的多少轻重来估计自己的前途和去留。据汪康年《汪穰卿笔记》载:李鸿章督粤时,有一个武将与布政使不和,有人劝那武将说,要当中军,与藩司不和可不行。那武将却满不在乎,自鸣得意地说,那有什么关系呢,前天中堂(李鸿章)已经骂我滚了。其意是,凭李鸿章的习惯,他也快晋升了。武人心直口快,把这个奥秘说了出来,一时传为笑柄。

李鸿章虽代表晚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但他也有民族自尊心。他认为外国人都是市侩,是为利而来中国,惟利是图,就不应该高看他们。清政府的总理衙门相当于外交部,凡是外国使节到来,总有一番酒果招待,即使是一日数至,也是照样供给。仅这一项开支,每年就得花掉数千两银子。谢康在《闲话李鸿章》中说:李鸿章对此很是看不惯,规定外宾初至才供酒果,再至则无。各国使节闻此脸色骤变,也是没奈何。

教科书上的李鸿章,是以历史罪人的身份演绎着外国侵华史的,因而学生都简单地认为他是“坏人”,实则不全面。我们讲历史和品评历史人物,应以事实和史实为依据,切莫片面化。另外,以“好人、坏人”的标准去判定人的功过,是历史之大忌,更是对历史的亵渎。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