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信仰并存的福寿庵庵里还罕见地供奉着李鸿章神位

作者: 陈雪峰 日期:2012.04.30 点击数:10
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 陈雪峰

【报纸名称】汕头特区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4.30

【版次】06版:文化花会·连载

【入库时间】20120720

【全文】

多种信仰并存的福寿庵

李鸿章牌位

福寿庵位于闽粤交界的边陲通道,群山环抱,绿水环绕,古往今来,军事地图上都有它的位置。这座外表普通的庵,和一般潮汕地区的庵寺大不一样,它深入渗透了本地三山国王信仰和中国传统民间道教信仰。更令人惊奇的是,福寿庵长期供奉清末大臣李鸿章、李翰章的牌位,这在全国简直是独一无二的。

多种神像并存

福寿庵外表看起来普通,整座庵深约二十步,宽约十六步。庵的门口是石匾额,上书“福寿庵”三字。福寿庵门前有对联:“福祉神灵千秋显,寿星紫气万年长。”福寿庵门口两侧墙上,分别有立体浮雕画,上绘人物、亭台,庵分门殿、后堂,中间是一四方天井。庵中墙上石块绘有麒麟之类怪兽,看起来年代久远。

值得注意的是,福寿庵掺杂多种信仰。笔者所见神像有:玄天上帝、三山国王、慈悲娘娘、三世佛、弥勒佛、观世音菩萨等。其中,玄天上帝、三山国王和三世佛出现于显眼位置,算是庵中比较重要的神。后座两侧,还分设十八罗汉和十殿阎王像。庵中,笔者还见到五谷神、送子婆婆甚至唐僧之类的神像,还有很多神像叫不出名称。

由上述神像看来,福寿庵集佛教、民间道教信仰和本地三山国王信仰于一体。虽然潮汕地区佛道和民间信仰往往互相渗透,寺庙往往供奉各种神灵,但福寿庵集如此众多神像于一庵,可谓极为罕见。

笔者在福寿庵中,发现有《福寿庵记》,为近年所设立,记载了福寿庵的历史: 明末清初,有渔村人陈氏始在此地建一小庵,供奉玄天上帝等神像。由于陈氏求得每年新丁大增等一系列事迹,使得庵的名气传播,连邻村人也来庵求神拜佛。庵的香火大旺二十多年。以至地方乡绅亲自造门,和陈氏商量,将庵处祀为社神。由于人多庙狭,兴建大庵势在必行。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0),由乡绅向社内及海外侨胞募款兴建渔村庵,当时,庵堂结构简单,庵内只供奉大佛、玄天上帝、南海观音及三山国王。

乾隆五十一年(1786),一位从闽过粤的游僧路过此地,见庵堂结构简单,供奉的神明少,向乡绅建议,把庵的位置移上,将庵改为王宫式,并赐匾“福寿庵”。

乾隆五十六年(1701),岁次辛亥年,江魁士、王周矩、张熙泰暨全社十多个姓氏乡亲民众及海外侨胞筹集巨资重建渔村庵——即福寿庵。庵内配备所有神佛、七十二尊神像。当时还配有大洪钟,装饰辉煌,殿左设有一厅二房的香公宿舍。(笔者在庙中发现有乾隆五十六年的《渔村福寿庵碑记》,可与上述记载相佐证。)

民国三十二年(1943),神佛像镀金全被盗贼洗劫,事后由乡绅向社内热心者及海外侨胞募捐,重塑金身,殿宇仍然庄严,香烟终日缭绕。

从以上福寿庵的相关记载来看,福寿庵的多种信仰,存在演变轨迹如下:第一,明末清初,当时主要供奉玄天上帝,但也加入一些佛教信仰,邻村人来庵求神拜佛透露了上述信息,由于玄天上帝属于道教系统,福寿庵的佛道互渗,很早就出现了。第二,康熙年间,福寿庵加入了三山国王信仰,三山国王信仰属于潮汕本地特有的信仰,起源于揭西县。第三,乾隆年间,福寿庵的诸神崇拜达到大为完备阶段,庵内配备所有神佛、七十二尊神像。

为何福寿庵会出现多种信仰并存?笔者以为,渔村地属闽粤边界,也是客家人、潮汕人、闽南人交互的地方。至今,不少渔村人会讲客家话、潮汕话和闽南话多种方言。由于多种文化互相融合,各种信仰也往往互相渗透。福寿庵多种神像的出现,正是不同文化交融、不同信仰互相渗透的体现。

供奉李鸿章神位

最令人惊奇的是,福寿庵还有一个秘密,甚至连很多渔村人都不知,这里还供奉着李鸿章的神位,就在福寿庵正堂一侧的小屋中。屋中设有牌位,自右至左依次写着:清督抚李翰章大人恩公禄位、皇清左丞相李鸿章大人禄位、皇清饶邑太爷王松长生禄位。

由“皇清饶邑太爷王松”,可猜王松系清代饶平知县。李鸿章是清末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统帅。李瀚章是李鸿章兄长,查有关资料:

李瀚章(1821-1899年),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安徽合肥磨店乡(今属肥东县)人。其父李文安,曾官至刑部郎中。文安有六子,瀚章居长,鸿章居次,以下依次为鹤章、蕴章、凤章、昭庆。

李瀚章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以拔贡朝考出曾国藩门下,初为湖南知县。及曾国藩建湘军之初,即奏调李瀚章至江西南昌综理粮秣。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奔父丧回籍,李瀚章相继回合肥守制。后一年,曾国藩奉旨复出督师,仍召李瀚章回南昌总核粮台报销。李瀚章遂偕其母、弟辈移家于南昌,后官至两广总督。

长期以来,李瀚章、李鸿章被认为是晚清反面人物,特别是李鸿章,被认为是千古罪人,供奉李瀚章、李鸿章牌位,属很大胆举动。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