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大型多室墓葬亦庄出土李鸿章中举文章延庆县面世

作者: 暂无 日期:2004.03.31 点击数:30
北京日报

【报纸名称】北京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4.03.31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本报讯这几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通州、大兴文物管理所组成的亦庄考古队又发现一座大型东汉时期的多室墓葬。墓葬规格在北京地区罕见,随葬品种类也是典型东汉时期的组合。$$这座墓葬坐北朝南,长约740厘米、宽约570厘米,距地表约370厘米。是由墓道、甬道、主室、侧室、后室组成的多室墓。墓道设在墓室南侧居中,中间为主室。主室两侧各有一侧室,主室后部并排设置有两个后室,各室之间有甬道相连。墓葬由于早期被盗毁,顶部坍塌,清理时仅存墓室四壁。$$出土随葬品有铜刀、陶井、陶灶、陶鸡、陶猪、陶俑、陶兽、五铢铜钱等。铜刀总长约79厘米,刀柄长12厘米。刀刃锋利,刀柄处隐约可见布纹痕迹,整体制作精致,此刀应为墓主人生前佩用、喜爱之物。陶器有陶楼、陶水井。井台上摆放打水的陶质柳斗,井口两侧立有井架,井架上置滑轮,便于打水,井架顶部置有屋顶,可挡雨、防尘,保持水井水质卫生,体现出主人一幅悠闲的田园生活。陶俑,五官端正、戴冠、衣长袍、束腰带、双手合于胸前。陶鸡一对,体态健壮、活泼、栩栩如生。公鸡高冠、长尾,霸气十足;母鸡温顺、悠闲。陶灶,灶面上设有三个火眼,上置陶锅,显示墓主人生前衣食无忧。陶兽,呈卧趴状,头部有一双龙角,嘴部似虎状。形状怪异,体态雄壮。泥质陶案,虽已残碎却存有许多遥远的秘密,它作为随葬品,是生活中用具,也代表了东汉时期的一种六博供盘。$$据市文研所介绍,从出土的铜钱、铜刀及丰富的随葬品推断,墓主人生前应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和文化品位。据此推测马驹桥地区汉、唐时期,应是东南部商贸、交通重镇。(刘风亮韩鸿业)$$本报讯李鸿章科举文章在延庆发现!昨天,笔者从延庆档案局了解到,供清代学子科举考试参考用的16本《精选巧搭大观》的优秀作文选被档案局工作人员发现。经考证,李鸿章的《使民以时子曰》、宋光第的《必有我师善者》、张鹤龄的《何谓也子言乎》等文均在范文之列。$$据了解,16本《精选巧搭大观》每本长13厘米、宽7.5厘米、厚0.8厘米,除其中一本被损坏外,其余的15本书籍虽然书页泛黄,但仍算保存完整。书中共收录6000多篇范文,达300多万字,均为工整的蝇头小楷撰写,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李鸿章的《使民以时子曰》出现在第一册第92篇。文中写道:“使民必择农隙立教首重幼时也夫不以农隙使民道国者妨其时也彼有弟子者不当及时而教哉且以使之不可失也君道以父道一准乎时而已矣……”$$延庆档案局介绍,这些出版于光绪乙未年孟夏的《精选巧搭大观》,相当于当今的“优秀作文选”,可能是选自早期学子参加进士考试时所做的优秀作文,后来者则将这些相对优秀的八股文作为范本参考学习。该局一工作人员说:“从文章摆放的位置来看,当时编撰者并没有以作者的名气为标准,而更看重文章的质量。”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