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自己把大清国拖到瓦解边缘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4.21 点击数:0
北京晨报

【报纸名称】北京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4.21

【版次】第C07版: 副刊·连载

【入库时间】20140520

【全文】

历史:《帝国的回忆》

作者:《泰晤士报》

出版:重庆出版社

大英帝国的多数国民对于这个古老国度里除了李鸿章以外的杰出人物,都会觉得如坠云里雾中,根本无从直接指名道姓。

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在外部世界真正开始关心起清国的时候,李鸿章几乎就代表了实质上的清国政府。从他于1870年调任直隶总督开始,直到中日交恶,李鸿章一直垄断着清国的对外关系。每当清国出现国际性难题,几乎都要委派他担任全权代表,出面和麻烦的“野蛮人”们周旋,以求觅得妥协求生之道。如果清国表现出任何从睡梦中惊醒的迹象,总有人会告诉我们,是李鸿章最终以某项创新之举,打开了进步与革新的新局面;而每当它一再故态复萌陷入昏睡状态,我们也都会肯定,在这昏睡的外表之下,依旧能感觉到李鸿章生机勃勃的影响力。

如果他没有遵循欧洲模式来操练陆军,没有以新式的铁甲舰来装备海防,没有催生电报系统,没有造出一条从大沽到天津长达三十多英里的铁路线,没有开创出国家贸易与船运公司,没有兴建兵工厂,没有开设学校,没有创立医院,甚至,如果他没有给《泰晤士报》写过一封谴责鸦片交易中存在着不公正的信,那么,清国现在会处于怎样的状态中呢?他在国外的公众舆论中建立了威信,即使清日之战刺穿了清国“潜力”的泡沫,也不足以刺穿身为清国改革伟人的李鸿章那同样空洞的声望。他在1896年的欧洲之旅,表现得更像是一位强有力的当权者出行,似乎那是一趟为了国民的利益、为了使祖国重获新生而苦心经营的凯旋之旅,而并非一个不足取信的官员在跑一趟赎罪忏悔的苦差。但是,在清国人的头脑中,那最多不过是一桩教人蒙羞的差事罢了。

等到集卑劣与尔虞我诈之道于一身的李鸿章返回京城时,他终于要承担起众人皆知的可耻角色。这个事实,打碎了人们长时间的错觉,也展现出一个他的真实形象。身为“走一步看一步”政策的化身,正是李鸿章自己把大清帝国拖到了毁灭和瓦解的边缘。

依据某些资料,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也有一说是1825年。当时,对于外部世界来说,清国还是一个被历史的神秘感紧紧包裹的、近乎神话一般的国家。而在北京的认知中,英国的存在也和其他“野蛮”势力一样,不过是天子的附属国之一而已。那时,英国在远东地区尚未建立起任何立足之地,香港也还不过是一块贫瘠的无名岩地而已。清国与西方唯一的商贸往来,便是通过东印度公司设在广东的工厂,然而,那些工厂的设立,也不过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满清官员的个人私欲罢了,因为其特权朝不保夕,朝廷也就带着几分蔑视默许了他们的贪婪。

李鸿章是长江边上的安徽省人氏。1842年,在经过填鸭似的备考之后,他第一次参加了乡试。就在那一年中,臻鼎查爵士顺长江而上到达了南京,在英舰“康华丽号”上与清帝国的代表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六)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