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杂碎全家福”(图):名人与天津美食(三)

作者: 暂无 日期:2010.08.22 点击数:0
每日新报

【报纸名称】每日新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0.08.22

【版次】第22版(副刊·生活广记)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清末,大名鼎鼎的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天津执政20多年,专办洋务,兼控海防,他的行辕就在三岔河口南运河北岸,与之一水之隔便是天津餐饮业的胜地——侯家后。李鸿章入乡随俗,日常饭菜的口味也逐渐被同化了许多。

传说有一天李大人宴请外国使节,却忘记了提前通知家厨,厨房连点新鲜的肉丝菜毛也没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下可急坏了厨师。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堂堂总督府还能没有点存余?厨师转念想到了平时储食用的冰桶,桶里有零碎的海货,什么鱼翅、鲍鱼、海参、干贝、鱿鱼、鱼肚、鱼骨等,每样都有一点。掌勺的灵机一动按天津菜烧■的方法烹制出了一道尚且来不及命名的海鲜菜品。

热菜上桌,只见淡淡的酱油嫩红色很雅致,汁明芡亮,宾主下筷一尝,各种海鲜滋味相融,醇鲜味厚。洋人大喜,忙问李鸿章菜名是什么。他们哪里知道,李鸿章也是头一次吃,还正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呢,李大人于是含糊其辞地说:“杂烩。”吃得满嘴生香的洋人啧啧称绝,他们记下了这“李鸿章杂烩”并很快传名海外,后来成为国外中餐馆必备的佳肴。天津名士陆辛农在《食事杂诗辑》中道:“笑他浅识说荒唐,上国名厨食有方;盛馔竟询传‘杂碎’,食单高写李鸿章。”

大约是民国初年,有文人墨客聚宴时品尝此菜时觉得“杂烩”或“烧海杂拌”的菜名实在辱没李大人和津菜的名声,于是改名为“全家福”了。以后的这道菜中还加入了鸡脯肉、虾仁、鱼唇、蹄筋、火腿、鲜蘑、冬笋、腐竹等,烧■更为精到,一直流传至今。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