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外交得失录》之三十被罚俸一年

作者: 暂无 日期:2012.01.21 点击数:10
北京晨报

【报纸名称】北京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1.21

【版次】第A23版: 每日连载

【入库时间】20120310

【全文】

作者:田川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1896年10月2日,李鸿章经日本横滨返回天津,完成了其环游世界的行程。西行所闻所见,对李鸿章震撼巨大,地球那边的突飞猛进让他瞠目结舌。他已经意识到,中国仅仅完成经济和军事的近代化是不够的,政治制度不改变,中国就永远是中世纪的国家。

翁飞:我想,在他西行的时候,他应该还带有一种中华文明的优越感,但后来就不一样了。从纽约到旧金山沿途,美国横贯中西的西部大铁路,让李鸿章看到了西方物质文明的厉害。这条铁路是用我们华工的血泪建成的,可以说每一公尺铁路下就有一位华工的生命。李鸿章去的时候,华工在铁路两边夹道欢迎,因为李鸿章在处理“排华事件”的时候替华工说了很多话。包括南美的华工,北美的华工,看到他非常亲热。他确实引起了他们的重视。早在1878年,第一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就向李鸿章提出过政治体制改革的建议,李鸿章以“无人敢主持”为由拒绝了。当他从欧美回国后发现,今天有人敢主持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李冬君:我想他能够去支持这场运动,至少这里面的东西他是认同的、认可的,他也觉得中国应该在某些方面向国外学习,或者是在某些方面要改变自己。但是能做到什么程度,他自己可能也没有太大的信心,因为他做什么事都是在勉强自己,能撑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他会尽力而为。康党能给中国带来哪怕一丝希望,他也要去支持一下,能做到一点算一点。我想可能是这样。如果实在不成也没办法,因为你自己的立场和位子在那儿,没别的办法。可惜康党太嫩、太急,没有重视李鸿章,否则戊戌变法可能会不一样。回国以后,74岁的李鸿章还在等待着“东山再起”,一展宏图的机会。

翁飞:这种感觉在他回来以后变得更为强烈。他回来以后把各国的国书全一股脑儿交给朝廷,老佛爷说你回去休息吧,放假。大概是回来以后的第四天,李鸿章兴冲冲地骑着马,带着家人跑到圆明园废墟,他想看一看,凭吊一下。结果被一个御史参了一本,因为进皇家园林必须要有圣旨。你虽然是一品大员、中堂,但北京的中堂太多了。老佛爷立刻就翻脸了,做出处罚:罚俸一年,这一年工资你别拿了。李鸿章长吁短叹,在国外是元首级的待遇,回到家,去一个废园子里逛了逛,因为没有按照程序,就罚了一年的工资。实际上,老佛爷是拿这个说事,给他一个下马威:在外面你再牛,你回来仍然是我的仆人。李鸿章那种苍凉的心情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时间对李鸿章过于吝啬了,“从头再来”已不可能。历史丢给他的,是无法再修复的记忆和悔恨。1898年戊戌政变宣告了维新变法的失败,光绪失去了权力。

张鸣:实际上在甲午之战以后,朝野都认识到非变不可了。戊戌变法后,慈禧最担心洋人扶植光绪来除掉她,她开始变得极端仇外,轻信小人。此时,有识之士或三缄其口,或找机会纷纷离开京城。不久,慈禧找来李鸿章,想敲打他一下。

张鸣:李鸿章是拥护改革的,关键是康党不用他,因为他签《马关条约》了,名声不好。当时西太后去敲打他,说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说:“我就是康党,中国不变法没救了,如果主动变法的人都是康党,那我就是康党。”西太后不说话了,后来就把他派到广东去当总督了,因为西太后明白,李鸿章还是朝廷有用的人才,帮了很多忙。西太后这个人还是念情分的,如果李鸿章当时留在北京就完了,刚毅那帮愤青非把他杀了不可。(完)明起连载《关关雎鸠》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