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外交得失录》之七同文馆之争

作者: 暂无 日期:2011.12.30 点击数:60
北京晨报

【报纸名称】北京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12.30

【版次】第C06版: 每日连载

【入库时间】20120310

【全文】

一位孤独而无奈的先行者,外国人眼中的“东方俾斯麦”。

《李鸿章外交得失录》

作者:田川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就在李鸿章在南方紧急进行洋务实践的同时,1862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培养中国翻译人才。同文馆的出现,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科举制度,争议随之出现。

1867年,恭亲王奕上奏同文馆准备添设天文算学馆,并延聘洋人教习讲授。这一奏折却遭到了朝野中很多大臣的不满,其中以大学士、理学泰斗倭仁为代表。倭仁讽刺洋务派道:“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说洋务派根本就是在卖国。

张鸣:但是问题是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没有变,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整个国家的经营结构没有变,它还是那一套务实的东西,它还是认为你靠奇技淫巧这东西不行。而倭仁呢,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理学家,倭仁是一个真诚的反对派,他是遵从的“左派”。他不像后来的人,后来的人中投机分子就比较多了,他真诚地认为你这样是不行,再者他学生很多,朝野中结构如此,所以声音很大。

翁飞:倭仁说救国“在人心不在权谋”,在人心之变,而不是靠什么器械,他与恭亲王、文祥二人吵得一塌糊涂。李鸿章,我认为他是在做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他没有说多少话,但他已经把广方言馆办起来了,然后就办了翻译馆。

他当时并不认为这个西方世界比他更先进,他觉得我的东西很好,我并不需要学你很多东西,我只要把你的枪炮学好就可以了,所以洋务运动它是从这个角度开始的。就是说他觉得技艺这个东西都是细枝末节,学会就可以了,别人有我也有了就可以了。但他没有认识到,当时中国跟西方世界最关键的一个差异在什么地方,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它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而西方它的核心在哪在工业化,洋务运动是工业化的一个过程,但是他没有把它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也就是说从战略眼光讲,他没有把它放在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觉得学一点就可以了,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张鸣:当时实际主政者是奕和文祥,他们是满族人,这是满族官僚中最后一批人了。而慈禧太后呢,实际上她也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她做女人的观念也是传统的那一套,没受过教育,没上过学,她至少不是理学家,她脑子里没有这么一些个陈腐的观念,哪个东西好用,就用哪个。

慈禧深知学习西方的重要性,但她更要利用保守派牵制洋务派。慈禧一方面同意设立算学馆,另一方面委任倭仁在同文馆内开设一个单独的汉学馆,和稀泥。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倭仁竟不领情,理学大师根本不想和洋务派为伍,他骑马赴馆途中故意坠鞍落马,称病不去上任。

翁飞:我们后来洋务派的纲领不是中体西用嘛!在中体和西体发生大的争议的时候,李鸿章是个实干家,我觉得李鸿章虽然也局部介入,但实际上他很聪明,我认为他比北京中枢集团的这些开明官僚更要明智一点。

李鸿章深知传统的儒家社会变革之难,尽量三缄其口。早在创办江南制造局时,李鸿章便顾及朝中非议,给自己的翻译机构起名为“广方言馆”,用“方言”代替“外语”,避免语汇上的争议。

尽管李鸿章嘴上不说,但他给广方言馆亲笔题写的楹联却富有深意:“声教遍东西,六寓同文宣雅化;诵弦宜春秋,四方专对裕通才。”学馆中堂上的楹联写着:“九丘能读是良史;一物不知非通儒。”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