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春帆楼上正东风

作者: 暂无 日期:2011.04.27 点击数:20
今日临海

【报纸名称】今日临海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4.27

【版次】第03版:读书

【入库时间】20130610

【全文】

口蔡海波

1856年的夏天,弃笔从戎的李鸿章路过明光镇,投宿于旅店之中,回想自咸丰三年随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回乡平乱以来,奔波四方,几经苦战,家人离散,上司猜忌,风霜扑面,前程似茧,不觉感慨,提笔写下了《丙辰夏明光镇旅店题壁》二首。

“我是无家失群雁,谁能有屋稳栖乌”,四年从军之路,李鸿章孤身一人,漂泊江湖,战事不利,功名无望,难免有“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伤怀之句。当年科场得意之时,二十多岁的李鸿章曾经有过“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宏图大志,如今的时局困顿,怎么能消磨他高于百尺楼的风发意气?“愁谈短铗成何事,力挽狂澜定有人”,在失意之时,李鸿章仍然坚信自己未来能成为这个老大帝国的擎天玉柱,挽大厦之将倾。

在安徽已经混不下去了的李鸿章,经哥哥李翰章的牵线搭桥,投奔到昔日恩师湘军大帅曾国藩的帐下,当起了幕僚。“半生失计从军易,四海为家行路难”,李鸿章起初在湘军大营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和恩师之间也曾有过矛盾,甚至一度离开,而后归来。但一道《参翁同书片》改变了李鸿章的命运,“臣职份所在,例应纠参,不敢以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这样犀利的句子不但使得皇帝将翁同书革职查办,后者客死他乡(当然翁氏一族也和李家结下了梁子);也使得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才干有了进一步认识,发出了“少荃天资于公牍最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的赞赏,日后对其益加重用。

机会随即而来,1862年,按照曾国藩的指示,李鸿章回到安徽组建淮军,成为了一方统帅,为其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保上海、定江苏、平捻军、息教案、办洋务、学外交,李鸿章凭借自己卓越的见识和不凡的才干成为了捍卫晚清江山的第一重臣,“力挽狂澜定有人”,他当仁不让。

自诩“糊裱匠”的李鸿章做着别人不愿做也不敢做的事情,顶着瑟瑟秋风修补着窗间自语的破纸,纵然步履艰辛,他也努力使深陷泥潭的国家多一点中兴的希望。

然而历史的波涛一次比一次汹涌,无情拍打着河山破败的晚清大厦,甲午战败给予了帝国致命的一击,也将李鸿章从云端拉回了苦海。还没来得及沉淀北洋水师全军覆败的伤心之痛,李鸿章又奉旨前往日本和他的老对手伊藤博文进行谈判,一路颠簸,登岸之时,满腹苦楚化作了无奈诗句:“舟人哪知伤心处,遥指前程是马关”。马关,这两个字不仅让李鸿章愤恨一生,也让几代中国人扼腕痛惜至今。在日本称《马关条约》为《春帆楼和约》,因为1895年4月17日中日草约正式签订的地点就在春帆楼。当时日方提出的停战条件极为苛刻且毫不退让,李鸿章竭尽所能却收效甚微。这个时候一颗子弹改变了谈判,在春帆楼外一名日本男子行刺了李鸿章,手枪发出的子弹没有要人性命却永久留在了他的左眼之下。日本当局“大感震惊”,未表“清白”,宣布“无条件停战”。但谈判还要继续,李鸿章向朝廷发出“伤处疼,弹难出”六字电报后继续和日方周旋,春帆楼里“鸿章辩久,伊藤愈坚”,朝廷发来的指示无非“著李鸿章酌量办理”等敷衍之语,不得已,李鸿章请示朝廷,签下了丧权辱国之约。签约之后,身心俱伤的李鸿章立即返回中国,并发誓日后不踏上日本领土半步。1896年,73岁的李鸿章出访欧美诸国时途经日本转船,为了践诺明志,冒着葬身大海的风险,他搭乘舢板,跳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

甲午之后,李鸿章失去了朝廷第一重臣的地位,一度避居贤良寺,看尽人世炎凉,后来外放两广总督,远离了京城的纷扰,以为可以过上“阿爷他日卸戎装,围坐灯前问字忙”的闲适生活,进而终老此生。谁知义和团事起,朝廷正式向11国宣战,结果被联军攻破京津,两宫出逃。慌忙无措间,朝廷又想起了远在南方的李鸿章,再度授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连续电催其北上收拾残局。李鸿章也知此去北京是步马关后尘,抵达上海之后,迟迟不愿北行,但北方局势日坏,朝廷不断催促。“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性格使得李鸿章再次入京主持谈判,签下了辱国空前的《辛丑各国和约》,赔款4亿5千万两。

签约后的两个月,78岁的李鸿章油尽灯枯,再也不能去当“卖国贼”了,更无力去完成“力挽狂澜定有人”的宏图了,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留下“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的叮嘱,撒手人寰。

少年簪花在头,青年书剑飘零,中年虎步龙行,晚年凄风苦雨,李鸿章一生跌宕起伏,没有“了却君王天下事”,更是惹来千古骂名,但他活得真实精彩,做了很多别人不敢做的事,走了很多别人未能走的路,流了很多别人不愿流的血与泪。

斯人远去,孤雁何在;春帆楼上,几度东风。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