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做事”不知“做人”的李鸿章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12.18 点击数:10
江淮晨报

【报纸名称】江淮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9.12.18

【版次】第C02版 (合肥客)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这并不是说李鸿章不会“做人”,而是他不如他的老师——曾国藩。1860年至1894年系清王朝内忧外患之际,曾国藩与李鸿章作为汉族地方势力代表先后攀爬到了他们官宦生涯的顶峰,成为清王朝权力体系里炙手可热的人物。曾国藩虽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但真正把洋务运动推向高潮的则是年纪小他十二岁的李鸿章。然而,李鸿章所获得的历史综合效益却远不如曾国藩。为什么?曾国藩会做人,李鸿章只会做事,或可回答这一问题。为解上海之围,李鸿章率领临时招募而来淮勇乘洋人商船偷渡来到十里洋场。在这里,耳濡目染,看到西方船坚炮利,遂开始改革兵制,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化之序幕。之后,他积极倡导洋务运动,从兴办军用工业到民用工业,使得中国近代工业、交通、矿产、教育等新兴产业的源头,都得追溯到他。功不可谓不高,做事不可不谓勤。但是,李鸿章与曾国藩比,却输在了“人格”上,也就是“做人”的功夫不到家。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成为了清廷最大的刽子手,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从“朱程理学”到“手刃同胞”,这种看似矛盾的人格裂痕却被强悍的“内圣外王”的“做人哲学”抹平了。太平军瓦解过,曾国藩受到了清廷重大褒奖,一路平步青云,官至二品。由此,后来者纷纷迷恋起曾国藩的做人哲学,把其家书、信札、辞章视为“中国官场学”的经典文献。毛泽东青年时期叹服“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对曾国藩为人之道更是发出“足为吾人之师资”之感怀。与曾国藩相比,李鸿章更是具备了现代人文色彩,他执着“变易”观倡行洋务,力推清廷改革,对维新派推行新政更是充满了同情,当百日维新之后他们倒在血泊之中时,唯有李鸿章一人挺身而出,直呈慈禧,为他们说话。显然,李鸿章越过了“政治正确”的底线。当西学以坚船利炮等物质文明侵入中国的时候,以儒家学说持身的曾国藩表现出了深深的不适感。他看不出这些西洋器物有什么“道”之美,只有无与伦比的“器”之粗暴。洋务运动虽然由他发起,他却无法从没有“道”之美的西洋器物上获得认同。相形之下,李鸿章却对西洋器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一语道出他对中国传统士人所热衷的“时文帖刮”的鄙夷,而对实用事物之热情。但是,百年过后,人们依然将曾国藩描述为“千古第一完人”,而李鸿章却难以盖棺定论。这不得不让我们暗自揣测“做人”还是比“做事”来得重要。□希文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