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舟大水浅无力回天

作者: 暂无 日期:2012.09.05 点击数:30
鹤壁日报

【报纸名称】鹤壁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9.05

【版次】第05版(文摘)

【入库时间】20121205

【全文】

李鸿章

李鸿章(左)与德国前首相俾斯麦。

李鸿章夫人赵小莲和女儿李菊耦的合影,赵小莲穿的是一品常礼服。

李菊耦与子女(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父亲与姑姑)。

1881年6月,李鸿章乘车视察开平矿务局筑成的中国第一条铁路。

1896年6月,进行环球考察的李鸿章前往德国科隆大教堂,受到当地朝野的热烈欢迎。

李鸿章全家福。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被视为中国开放第一人,兴办洋务运动,一生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支独立的洋炮部队;第一家大型综合军工企业;第一次设立工兵制度;第一个译书机构;第一次官费派留学生;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第一条自建铁路;第一次设立电报局;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支近代远洋海军;第一部海军军制;第一面中国国旗;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第一个海军基地……

同时,他又被称为卖国贼,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对于李鸿章的功过是非,一直是众说纷纭。毛泽东评价他“水浅而舟大”,梁启超在为他撰写的传记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则形象地称自己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里,不能挽大厦于将倾”。

安徽合肥东的磨店乡,100多年前是个了不得的地方,无人不知这是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的老家——“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就分别影射着李鸿章与翁同龢的籍贯与人品。

李鸿章21岁中举人;24岁殿试二甲,朝考一等,成绩名列前茅,年纪轻轻就进了翰林院。曾国藩因此写信给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令弟少荃(李鸿章字),自乙丙(指道光二十五六年)之际,仆即知其才可大用。丁未馆选后,仆以少荃及筠仙(郭嵩焘字)、帅逸斋(帅远燡字)、陈作梅(陈鼐)四人皆伟器,私目为丁未四君子。”

曾国藩相中并热心扶持的人里,郭嵩焘后来成了中国第一任驻英大使;李鸿章则历任北洋大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被梁启超尊为近代史的“当时中国第一人”。

暗中同情变法的老臣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翻开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第一段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天下只有庸常之辈既没有骂名也没有美名,如果有人能让全天下人恨他,那他一定是盖世奸雄;如果有人能让全天下人爱他,那他可算是盖世豪杰。但是,全天下人那么多,其中庸常之辈占了绝大多数,非常之人不到百分之一,用庸常之辈的标准来评价非常之人,靠谱吗?所以誉满天下的,未必就不是滥好人;谤满天下的,也未必不是真伟人。老话说:盖棺论定。可我发现有的人盖棺了几十年、几百年,却还没有定论……且不管此人是大奸雄还是大豪杰,但他的位置与行事,不是庸常之眼可以借烛光窥探,也不是庸常之舌可以信口乱雌黄的。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才有资格读我写的李鸿章。

梁启超跟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其私交亦泛泛不深”,所以来自梁的褒奖是颇难得的。

其实,在内心深处,李鸿章是支持维新变法的,但他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官僚,懂得在斡旋的同时首先自保。他听到荣禄跟慈禧关于法办维新派的对话,马上私下传话给康有为,暗示他们有所准备。

康有为等人提出的很多举措,如废八股、建新式学堂等,都是李鸿章以前在奏折中提过却没能办成的,所以他对康颇有惺惺相惜之意。戊戌六君子被杀,慈禧对维新派进行彻底清算,很多人揭发李鸿章实际上是“康党”。慈禧就拿着别人揭发他的信敲打他:有人说你是康党。

李鸿章答:“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慈禧听后默然不语。李鸿章很明白:戊戌变法一方面是政纲的斗争,另一方面是光绪的“帝党”和慈禧的“后党”之间的夺权斗争。这一点上李鸿章特别圆滑,他说“不与闻废立之事”,即表态:我从来不参加“帝党”。慈禧也因此放了他一马。

天津教案扶上青云

李鸿章之父李文安快40岁才中了进士,与曾国藩“同年”。初为京官的他们有着共同的联系与参照,无形中成为一个整体。

李文安是刑部司法官,在“同年”中始终跟曾国藩走得近。当时的曾国藩不过是一员普通京官,李文安却早早安排两个儿子李瀚章与李鸿章拜他为师,学“经世之学”。

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在天子脚下摇了6年笔杆子的李鸿章被拖回老家组建了淮军。

1870年天津教案,一边是外国人打死了天津知县,捣毁衙署;一边是中国人焚烧教堂领馆,打死了20多个洋人。七国扬言要把天津化为焦土,外国军舰集结大沽口,威胁北京。慌乱的清廷把最强悍的淮军调到天津,顺手把李鸿章推上了外交前线。

在此之前,他的恩师曾国藩已在处理此事。曾的处理方案是百姓、洋人各打50大板。结果两边都不领情,愈闹愈凶。李鸿章快刀斩乱麻对洋人给予一定赔偿,条件是军舰立即退兵。杀掉主要“打教”的20人,充军发配25人。

清廷一看李鸿章会带兵打仗又会跟洋人周旋,奏折写得也好,就把他留在了天津。很快,李鸿章就接到接替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的任命,后兼钦差大臣(即北洋大臣)。

御用火车太监拖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项“第一”与李鸿章直接相关:第一支完全由洋枪装备的部队;第一支独立的洋炮部队;第一家大型综合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第一个译书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第一个语言和工程技术学校:广方言馆;第一次公派留学生:1872年留美幼童;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近代平等条约:1874年《中秘条约》;第一个电报局:1880年设立于天津的中国电报总局;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第一支近代远洋海军:北洋海军;第一部海军军制;第一面中国近代国旗;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第一个海军基地……

是他推着中国走上了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步,但这些“第一”阻力重重。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边境短暂地平静了几年,到了十九世纪70年代,沿海再度吃紧。在晚清,最早提出兴办铁路的大员是李鸿章,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加强海防。在1874年清廷组织海防大讨论时,李鸿章第一个全面提出了他的洋务自强战略,其中格外强调了铁路的军事意义:“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当不至于误事……”而朝廷内反对派的理由则是:“开铁路,山川之灵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

李鸿章的聪明与狡猾,就在于他懂得阳奉阴违的艺术。1880年,李授意唐廷枢上奏要求修筑运煤铁路,为免朝臣非议,还特意声明:这条铁道不设火车机头,以驴马拖载,才好歹得到了恩准。

李鸿章当然不会满足于马拉驴载的车皮在铁路上缓缓滑行,他一直伺机争取更进一步。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时,由英国工程师设计、中国工人制造的“龙号”蒸汽机车头,成为中国第一条铁路上的第一台机车头。但通车没多久,机头被下令禁止使用,运煤的车皮再次被驴马拖载所代替。

6年后,当铁路大讨论再次提到清廷的日程之上,李鸿章耍了个小心眼,设法送慈禧一个小礼物,让西太后亲眼见识一下火车的魅力。

于是,1888年,古老的皇宫西苑出现了一条1500米的微型铁路,与之配套的还有一台小火车头和6节小车厢。这个曾用太监、骡马拖拽,可以快速行进的“玩具”,成了皇亲国戚在深宫后院的游览花车,大开眼界的慈禧转而明确支持铁路修建,长达10余年的铁路大论战,最终洋务派取得了胜利。

甲午战争一败涂地

李鸿章曾自比“破屋裱糊匠”,清廷风雨飘摇,他能做的不过是东修西补。

作为西洋枪炮的崇拜者,李鸿章一直致力于中国军事力量的振兴,为北洋海军建设耗尽了后半生。从1875年到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的十几年中,中国在数千公里的海防线上装备了25艘舰艇,其中从国外定购的有14艘,包括两艘巨型铁甲舰和7艘装甲巡洋舰,“定远”、“镇远”两艘铁甲战舰为东方第一巨舰。

但这支海军命运多舛,先是“丁戌奇荒”,后慈禧“万寿庆典”,这支舰队的有限经费多次被挪用。据姜鸣在《龙旗飘扬的舰队》中考证:颐和园工程共挪用海军经费750万两,等于吞掉半支海军舰队。

甲午战争,几乎还没开打就注定了败局。“清流”翁同龢跟李鸿章是多年的冤家对头,在海军的经费问题上对李多有牵制,最要命的一次是1891年,翁作为户部尚书(相当于现财政部长),居然让清廷停发海军两年的购船经费。所以李鸿章在战争爆发时怒对翁同龢:“你还有什么话说!”

国内“主战”、“主和”两股政治势力相持不下,影响到作战的指挥与策略。开战以后,丁汝昌奉李鸿章之命,“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以防护北洋海口、牵制日本海军行动。国内主战派则认为他“偷生纵敌”,要求清廷惩办丁汝昌。

类似例子在甲午战争中俯拾皆是,可以说,中国人一边在与日本开战,一边自己在窝里掐架。

甲午战败,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代表国耻的《马关条约》一签,“卖国贼”这顶帽子就死死地扣在了他的头上。

马关谈判期间,李鸿章遭日本浪人行刺,弹中左颊,血流不止,这次颜面尽失的马关之行深深刺激了他,他发誓“终身不履日地”。

《中俄密约》的骗局

在李鸿章签署的丧权辱国的条约里,有一份代表清廷跟俄国签订的《中俄密约》,当时极为保密。清廷的目的无非是想与俄国建立防御同盟,但沙俄开出条件:你得让我在东北修建铁路。铁路一旦修到了海参崴,无疑大增俄在远东的实力。

《中俄密约》的真正内容,在签订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是个谜,舆论沸沸扬扬,清廷则因为这份说不清的密约承受了巨大压力……其真实情况直到清王朝和沙皇俄国政府都被推翻后,两国政府从前朝档案里发现了《密约》原件,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1979年,北京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伯爵回忆录,维特是当年李鸿章的谈判对手,也是签订密约的主要当事人之一。随着这些知情人在世时不便发表的真相的公布,人们才知道原来当年李鸿章被骗了。

照维特回忆录里的描述,沙皇俄国提交给李鸿章签署的密约是被暗中调了包的,中国方面完全被蒙在鼓里:

……他(主持签字仪式的外交大臣洛巴诺夫)看了看表,那时是12时一刻。他轻敲了几下,招呼侍役,然后转向会场道:“时间已经过正午了,我们去吃午餐吧,然后我们再在协定上签字。”

我们于是都去进午餐。只有两个秘书在我们进午餐的时候又将文件誊录了一遍,并作了必要的改正。午餐前已经传阅过的两份文件,被悄悄地用两份新的抄本换掉了。在这两份新的抄本上,正式由一方李鸿章、另一方洛巴诺夫和我签了字。

维特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谈判对手:“以李鸿章的智力和常识来判断,他算这些人中很卓越的一个”。他承认,“是我们违反协定造成今日远东的局面。这是一件背信和昏聩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事”。

李鸿章万没想到自己的谈判对手是这样一群背信弃义的虎狼之辈,欧美之行回到天津时,他还以为做了一件好事。他对来访的黄遵宪不无得意地说:“(此约可保)20年无事,总可得也!”

临事方知一死难

79岁高龄的李鸿章,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内外交煎,累月发烧吐血,卧床不起。在他临咽气之前数小时,俄国公使还不放过他,来病榻前纠缠,逼其画押把整个东北作为俄国的“保护地”。李鸿章抵死不签。

俄使走后,李鸿章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即刻向儿子李经述口述遗折,呼吁自强,在遗折中,李提出了“举行新政”的政治观点:

伏念臣受知最早,荣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哀痛,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勰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

正如毛泽东评价李鸿章的那一句:“舟大而水浅也”。他是个强人,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是末路,大舟被小水所误,是个人在时代中的悲剧。

在临终病榻上,李鸿章曾口占一绝: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最终笔锋一转,把对个人悲剧的伤痛转向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叮嘱后继者——“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作为晚清老臣,无论李鸿章受到怎样的臧否,他都确实尽力把自己的这一棒传递了出去,一代一代中国人,就是秉着这股自强的心劲,各执信仰,各走一程。(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3 0
相关文章